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内容摘要:
以上词语,并能理解较简单的句子。 在这一时期儿童之所以只能用片断的词语或电报句来说出自己的意思,而不能用完整、连贯的句子来表达,只是由于掌握的词语和语法规则的数量还很有限,并不是因为对所要表达的整个句子的语义理解有问题。 例如,为了表达 ‚ 我想要妈妈抱 ‛ 和 ‚ 希望姐姐陪我玩车车 ‛ 这两个完整的句子,在幼儿的不同年龄段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岁至 1岁半左右往往是说 ‚ 抱抱 ‛ ,或 ‚ 车车 ‛ —— 独词句阶段 ; 1岁半至 2岁左右往往是说 ‚ 妈妈抱 ‛ , ‚ 玩车车 ‛ —— 双词句阶段 ; 2岁至 2岁半左右往往是说 ‚ 我 妈妈抱 ‛ , ‚ 姐姐玩车车 ‛ —— 电报句阶段。 对于这样的独词句、双词句或电报句,若孤立地看,是有歧义甚至让人无法理解的,但在一定的交流背景下(即有一定的上下文语境),并伴随儿童的手势、体态、表情则儿童用这类不完整的语言和别人交流将不会有什么障碍。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0 ( 3)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基本内容 ④ 语言成熟期 ( 两岁半至 5岁 ):两岁半以后,由于儿童的实践活动(游玩、学习等)日益增加,和别人的交际范围逐渐扩大,言语能力随之得到迅速的发展,对本民族口头语言的掌握逐步熟练与完善。 在 80年代后期,我国心理学家曾对十个省市两千余名学前儿童掌握的总词汇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 3~ 4岁儿童常用词有 1730个, 4~ 5岁儿童的常用词有 2583个, 5~ 6岁儿童的常用词有3562个。 与此同时,儿童对本民族语言的语言规则的掌握及语言现象的了解也日益增加。 著名语言学家李宇明教授曾以 ‚ 疑问句系统 ‛ 这一语言的子系统为例,对我国 1至 5岁的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了深入研究(之所以选择 ‚ 疑问句 ‛ 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提问是个体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儿童通过理解问话和回答问题,可以迅速提高理解话语、重组知识经验、表达思想感情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疑问句在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李宇明教授的研究结论指出: ‚ 三岁以后儿童的问句体系进入完善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各种问句格式都逐渐出现,反问句和特指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大量涌现,句法组织渐趋流畅。 特别是到了四岁以后,原因问句大量使用,表明儿童的因果意识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较多的 ‘ 求解性 ’ 问句。 这说明儿童问句的功能已经发展成熟,今后的重要任务是问句语用的发展。 ‛ 李教授的研究虽然只涉及疑问句这一种语言子系统,但是如上所述,这一子系统在儿童语言与思维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代表性,所以对这一语言子系统的学习与掌握过程,应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儿童对整个本民族语言的学习与掌握过程。 换句话说, 根据李宇明教授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认为:儿童到 4岁以后,对本民族口头语言的各种句型的掌握都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 事实上,当今语言学界都承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 任何一位四、五岁的儿童都能无师自通地很好掌握包含数不清语法规则变化的本民族口头语言 ‛。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1 ( 4)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对语文教育跨越 式提供的理论支持 : ① 刚进入小学的儿童(约 6岁),对于母语学习来说,其语言基础并不薄弱而是具有相当强大的基础 —— 如上所述,我国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 5~ 6岁的学前儿童其口头词汇已经掌握3500个以上;李宇明教授关于儿童对 “ 疑问句子系统 ” 学习和掌握过程的深入研究,也表明我国儿童到 4岁以后对口头汉语的各种句型的掌握已趋于完善与成熟。 关于 5~ 6岁学前儿童对汉语口头 ‚ 词汇 ‛和 ‚ 句型 ‛ 掌握状况的这两个客观事实,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我们有可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客观基础。 仅就汉语的 ‚ 单词 ‛ 而言,其教学目标一般要求掌握音、形、义三个方面,由于学前儿童已经掌握 3500个以上的口头词汇,这就表明,他们对 3500个以上词汇的 ‚ 音 ‛ 和 ‚ 义 ‛ 均已掌握,只是对与词汇相关的汉字尚不能辨认与书写而已。 这就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中对字词教学的难度 —— 只要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并对课文加上拼音标注,学生自己就能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在一节课中,教师只需用不多的时间对汉字书写方法加以指导,然后让学生适当练习,并对课文重点、难点做必要的讲解,即可达到该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要求。 这样, 每节课都可以腾出大量时间让学生扩展阅读,从而为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2 ( 4)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对语文教育跨越 式提供的理论支持 : ② 儿童是在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中,即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 从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可以看到,任何民族儿童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中( 4- 5岁之前)无师自通地熟练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除了人类具有天生的言语中枢(如主管言语表达的 “ 布洛卡区 ” 和主管言语理解的 “ 沃尼克区 ” )这一遗传因素以外,还因为 儿童是在与人交际和沟通的过程中,即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学习语言是为了沟通和交流,所以学了立即就用。 哪怕掌握的词汇还不多,哪怕对本民族语言语法规则的了解还很少,也要大胆运用。 在 1岁至两岁半的 “ 言语发展期 ”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这一时期中,儿童哪怕用不完整句子(电报句)、或只是两个词语(双词句)、甚至单个词语(独词句)都要努力借助上下文语境,加上体态、手势、表情等来表达自己的完整意思,从而达到与别人交际和沟通的目的。 这里应强调指出两点: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3 ( 4)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对语文教育跨越 式提供的理论支持 : * 儿童完全是在 语言运用 过程中 ( 即在一定的 语言环境 中 ) 学习语言 , 哪怕刚学会几个单词 、 词组或不完整的句子 , 也要立即用来与别人交际与沟通。 也正因为如此 , 儿童才能在语言应用过程中迅速发现与纠正自己的发音与理解上的错误 , 迅速增长关于词汇 、 句型 、 语法规则和语用等方面的语言知识。 * 儿童即使在运用独词句 、 双词句或电报句的阶段 , 也并非是在练习使用某个单词 、 某个词组或某种句式 , 而是在力图借助这类单词 、 词组或不完整句子来表达一个句子的完整语义。 所谓句子的 ‚ 语义 ‛ 是指人们想通过句子表达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性质 、 状态及运动变化情况 , 也就是想通过句子来说明 ‚ 是什么 ‛ ( 事物的性质 ) 、 ‚ 怎么样 ‛ ( 事物的状态 ) 、 ‚ 谁做的 ‛ 、 ‚ 如何做 ‛ 、 ‚ 何时做 ‛ ( 事物的运动变化 ) 等等。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到 , 当儿童在说 ‚ 车车 ‛ ( 独词句 ) 、 ‚ 玩车车 ‛ ( 双词句 ) 或 ‚ 姐姐玩车车 ‛ 这类单词 、词组或不完整的句子时 , 在其心目中 ( 即在语言中枢中 ) 已有 ‚ 希望姐姐陪我玩车车 ‛ 的完整语义存在。 以上强调的两点,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是以 “ 语言运用为中心 ” 的,学习为了运用,学了就立即用,而且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用。 千万不要脱离开语境去孤立地记单词、背句型;千万不要用 “ 语法分析为中心 ” 的方法去教语言和学语言。 因为那样做是违背儿童语言学习规律的。 ‚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 ‛ 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而 ‚ 以语法分析为中心 ‛ 则是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途径与方法,二者绝不能混同。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4 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基于网络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创新探索试验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基于有指导的音乐实体关系抽取
、 《 发如雪 》 等十二首动听的歌,大家可以在专辑当中,嗅出 周董 潜藏的浪漫古典因子。 7 什么是音乐实体关系抽取。 在音乐实体识别的基础上,判断一个句子中任意两个实体是否属于我们预先定义好的某种关系。 例子: 08年 12月 , 蔡依林 3000万改签 华纳唱片。 8 为什么选择音乐领域。 通用域的难点 没有完善的关系类型体系 建立关系类型体系困难 关系类型太多
基于岗位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体系 课程体系 支撑 ( 1)课程体系设计 倒推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课程模块 模块功能 公共基础课 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 学科基础课 培养学科素质和能力 专业必修课 培养专业基础素质和能力 专业方向限选课 基于工作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能力 专业任选课 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专项和综合训练学生能力 第一课堂课程体系模块
基于hadoophbase的一淘搜索离线系统
Server Timestamp Sequence ID Topic Value Partition ID RowKey HQueue Writer HTable Put API Wrapper C O P R O C E S S O r ………… 2. Locate By Partition ID Sort By TS P A R T I T I O n Messag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