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孙晓峰内容摘要:
( 1840——1894) 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发动战争,主要方式是商品输出。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结束( 1894——1918年) 这一时期侵华的方式, 在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后来又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过渡。 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 1918——1945年) 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是强占中国。 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 ,后由 日本独占。 (二)列强侵华方式变化 (三)对侵华战争的认识 ( 1)从原因来看: 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其根本目的是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经济利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决定的。 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 2)从目的来看: ①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 ②甲午中日战争则是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 ④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则是日本法西斯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 ( 3)从发动者来看: 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 ( 4)从规模来看: 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 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达到了侵华的最高峰。 ( 5)从结果和影响看: 除 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失败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结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 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 四、专题感悟 中国近代反侵略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 帝国主义之所以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什么。 中国人民屡败屡战表明中华民族具有何种精神和传统。 在侵略与反抗历程中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 帝国主义之所以不能灭亡中国是因为 中国人民的抗争; 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封建制度的落后 是中国战败会的 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抗击外来侵略 、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落后就要挨打” ,中华民族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 增强综合国力才能立于民族之林。 有的学者将 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 50年的 “亚细亚孤儿”,其惨境始于 A.《 南京条约 》 B.《 瑷珲条约 》 C.《 马关条约 》 D.《 辛丑条约 》 五、沙场练兵,能力提。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孙晓峰
相关推荐
思 路 一、设置情境 提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共同探索 三、引导比较,推导公式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复习 新课 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复习题 多媒体显示 课件 巩固 练习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 公式 有一定的积累并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图形拼组用
上岗作业。 CHENZG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 2三同时的规定: •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HENZG 二、 《 安全生产法 》 主要内容 •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 ① 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方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在合作交流、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既复习旧知,又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概念的引入及讲解 8分钟 1( 1) .观看人体雕像的图片提出问题 ( 2) 出示另两个问题 ( 1) 设未知数 ( 2) 列出方程 合作学习 , 探索新知 : 方程不同 程 一元二次方程 ,讨论它的解法 ,
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 学 设 计 思 路 本节课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法来完成本课时的任务。 小组活动法:把全班分成四人小组,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匀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 六年级 学校:通化二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