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解题方法内容摘要:
3+ NaNO3, AgNO3质量未发生变化。 m(NaHCO3)= m(AgNO3)=- = 17g (二)气体体积差量 9. 标准状况下 , H2和 O2的混合气体 a L, 引爆后冷却到原来状况 , 气体体积减少至 b L, 则在原混合气体中 H2的体积可能为 ( AD ) LbaA )2(31. LbaB )2(31. LbaC )(31. LbaD )(32. 2H2 + O2 ==== 2H2O △ V (a- b)L 2 1 0 3 Lba )(32 Lba )(31 最后,讨论氢气完全反应和氧气完全反应两种情况。 10.已知 H2S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2H2S + O2( 不足) ==== 2S↓ + 2H2O 2H2S + 3O2( 足) ==== 2SO2 + 2H2O 120℃ 时, H2S与 O2混合气体全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况,体积减少 30%,求原混合气体中 H2S的体积分数。 2H2S+ O2=====2S↓+ 2H2O △ V 2 1 0 2 1 2H2S+ 3O2=====2SO2+ 2H2O △ V 2 3 2 2 1 得 无论发生哪个反应,损耗的体积都为 H2S体积的1 / 2。 混合气体中 H2S占 2 30%= 60% 11.在某容器中通入 a mol CO2气体,加入少量 Na2O2后,气体变为 b mol, 则被吸收的 CO2的物质的量为( ) A. 2b mol B. (a- b)mol C. 2(a- b)mol D. (2a- b)mol (三)物质的量差量 2Na2O2+2CO2==2Na2CO3+O2 △ n 0 2 0 1 1 n(CO2) (a- b)mol n(CO2)=2(a- b)mol 12.在 1个标准大气压、 200℃ 时,将氢氧混合气100 mol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测得混合气体为 73 mol。 求原混合气体中 H2和 O2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 2H2 + O2 == 2H2O △ n 2 1 2 1 n(H2) n(O2) 100 mol- 73mol 参加反应的气体物质的量: n(H2)= 54mol, n(O2)= 27mol 若 O2过量,则原有 H2 54mol, O2有。化学计算解题方法
相关推荐
; (2)实践教学。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教学过程 程 内 容 体 系 模块 任务 主要内容 学时 授课形式 第一 模块 理论教学 :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 :传热、蒸发、干燥 :吸收、蒸馏、萃取、干燥 70 课堂讲授 第二 模块 实验 18 实验室 实习。 10 实习基地 课程设计 利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 基本规 律去完成某一设计任务。 如精馏塔的设计 、 换热器的设计。 25 学校及
布置一些思考题(以及课堂抽查) 四、考核方式 实习 —— 30% 笔试 —— 70% 5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 杨芙清 .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 第 2版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年 12月 , 杨芙清 .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 第 2版 )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年 5月 6 参考书 1. 徐家福 , 王志坚 , 翟成祥 . 对象式程序设计语言 .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一张弓。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由 28道拱圈拼成。 全桥结构均匀。 公元 605年 横跨在 xiao河上 赵 州 桥 结构特征 修建年月 位置 名称 由 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 ,桥宽约 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 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公元 1189年到 1192年
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有其它(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发热、发光等。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一、实验 1和实验 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 3和实验 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
难为易。 如,可以先通过水的蒸发、酒精的挥发、食盐和糖在水中的消失等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以及高锰酸钾的溶解、氨的扩散、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变化等实验,使学生感受物质的可分性,认识微粒不断运动和微粒之间有问隔等微粒的共同性质,形成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点,然后再过渡到分子、原子、离子等具体微粒的教学上。 • 3.物质的化学变化与 “ 化学变化观 ” • 物质的化学变化既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