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对外贸易20xx年4月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3的纺织企业利润率只有 %。 预计今年中国 1/3的纺织企业可能濒临倒闭。 创造利润的 1/3企业也艰难。 欧美都尚未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因此经常会发起反倾销调查;欧美在技术壁垒上近期又有提高,并遭遇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 纺织品特限措施 20xx年底到期,自 20xx年 1月 1日起,我国纺织品出口不再受配额限制,中美、中欧双边纺织品谅解备忘录也将同时结束。 但发达国家已准备对我纺织品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 24 三、我国外贸形势恶化的原因及出路 (一)原因分析 中国外贸依存度较高,金融危机通过需求传导影响中国企业出口 我国外贸依存度高,尤其是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依存度较高,中国出口增速与美国经济增长有较强的相关性, 20xx年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的 %,据测算,美国经济若放慢 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就会下降 6个百分点。 美国次债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主要通过需求传导的财富效应影响中国企业出口。 25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对出口企业造成双重负担 次贷危机以来,美元的传统优势地位不断受到削弱, 20xx年 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到20xx年 3月,共升值了 %,人民币每升值1%,出口利润率就下降 5%左右。 仅此就增加了 1/3的出口成本。 20xx年 12月的对外贬值昙花一现, 20xx年预期稳中有升。 在人民币汇率的提升的同时,国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企业生产成本增大。 这两方面的原因对外贸企业造成了双重负担,影响企业的出口。 26 27 国家经济政策缺乏预见性 外贸顺差过大 货币流动性过剩 内外失衡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过高 28 20xx年和 20xx年两年时间里,为解决经济失衡,相关政策频繁出台,出口退税率调整 6次之多,下调或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累计超过 3000种; 加工贸易政策调整 5次,增补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类目录共计 3300多个 (十位税号 )商品。 20xx年版的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再增加 1816种商品; 20xx年末,在金融危机并未全面爆发的时候,国家提出 “ 防止经济转向过热和明显通胀将成为20xx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 ,货币政策将从 “ 稳中适度从紧 ” 转向 “ 从紧 ”。 这些都加重了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到来时的困境。 29 融资困难进一步恶化了出口企业的生存环境 中国制造业尤其中小制造业,基本没有可用的体制化金融工具。 次贷危机发生后, 国家政策层面上要求加强贷款控制,控制银根,银行 对国际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悲观,银行放贷量大大减少,放贷审核程序也变得严格, 造成出口企业借贷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企业融资形成恶性循环 ; 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缺乏出口企业的信用评级。 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信贷要求较为苛刻,而押汇或抵押等方式的贷款本身就使许多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因不满足条件而无法获得贷款; “ 羊群效应 ” 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几率很低。 30 “ 中国制造 ” 出现信任危机 自 1985年国内查处福建晋江假药案开始, 07年的毒狗粮、毒玩具事件, 08年的毒奶粉事件等等。 国外对整个 “ 中国制造 ” 的不信任正在逐渐累积。 国内消费者也开始回避一些领域的 “ 中国制造 ”。 因 “ 中国制造 ” 而遭殃的主要是中小企业,明年的日子将非常难过。 外需下降可以随着经济回暖而恢复,而 “ 中国制造 ”质量垮台的影响则是致命的,因为质量问题对产品的需求具有长久的杀伤力。 对产品质量信心的重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 中国制造 ” 非常价廉,国外的消费者也宁愿会买其他国家的产品。 并且 “ 中国制造 ” 相较与其他一些国家已不再拥有成本优势。 31 出口企业的 “ 短视困境 ” 目前出口贸易的困难主要在于多数出口企业长期集中在附加值少、利润空间小、竞争激烈的传统加工制造业。 而中国的储蓄和投资率都很高,产业升级显然滞后资源禀赋升级,进而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利润空间一缩再缩。 短视困境原因一:中国的 “ 人口红利 ” 造成了 “ 公地悲剧 ”。 原因二:过大的贫富差距让人们对财富的渴望极度膨胀,而且一些暴富的先例在三十年里屡见不鲜,这种示范效应更催生了企业家短期发家的心态,短期的利益熏心,让企业家放弃了从长计议的打算 原因三:外贸的自营出口权 20xx年才完全放开,这也造成了我国出口贸易历程短,企业家经验匮乏,很难形成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 32 行业协会职能缺失 行业协会职能的缺失也是出口贸易深陷困境的重要原因。 行业协会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既能准确获知企业的真实情况与困难,又能以组织形式全局考虑问题。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对外贸易20xx年4月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