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确保学校饮食饮水安全内容摘要:

、二次供水、桶装饮用水、直饮水。  集中式供水 :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至用户的供水方式。  自备水源 :使用井水或河水为水源,经简单净化消毒处理再供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 二次供水 :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储存和消毒,再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设施。  直饮水: 指利用过滤、吸附、氧化、消毒 等装置对需要改善水质的集中式供水 (或其他 水源水 )作进一步净化处理,通过 独立封闭 的 循环管道 输送,供 直接饮用 的水。 生活饮用水的相关法律法规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2020年 12月 1日施行 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1997年 1月 1日施行  《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 2020年10月 1日施行  《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 1998年 12月 1日实施 《 传染病防治法 》  第十六条第二款: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 健康证的意义 ) 《 传染病防治法 》  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 第二款: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 卫生许可证。 《 传染病防治法 》 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 监督检查职责:  第 (四 )项: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 供水单位 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 《 传染病防治法 》  第五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 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 封闭公共饮用水源 、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 传染病防治法 》 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可以并处 五万元 以下的罚款;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 吊销许可证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 (一 )项: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 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和卫生规范的。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第四条: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 卫生许可制度。  第六条: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  第九条 : 供水单位应当建立饮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 人员 ,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第十一条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并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 卫生知识培训 不得上岗工作。 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 :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第十二条第二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 使用无批准文件的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第十四条 : 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有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 各类蓄水设施要加强 卫生防护 ,定期 清洗和消毒。 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170511997规定:管理单位每年应对水池(箱)进行 一次 全面清洗、消毒;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第十四条第二款: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 卫生许可 后,方可从事清洗消毒工作。 清洗消毒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取得 体检合格证 后方可上岗。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  第十五条 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 ,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 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报告。  第二十条 供水单位卫生许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