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业评价的实践与思考内容摘要:

同学讨论合作情况、与教师交流、合作情况。 方法: 可建立记录学生个人参与综合探究活动情况的记录卡,记录卡建立在开学初,记录下本学期学生所参与的每一次活动情况。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可包括:撰写历史小论文、编写历史小故事、举行历史故事演讲、历史小制作、举行历史辩论会、举办历史剧场、与地方史结合,调查当地的历史名胜古迹或遗址、举办历史艺术欣赏等。 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重在评价学 生的学习过程。 关于综合探究活动情况 内容: 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参与程度、收集资料情况、整理归纳探究成果情况、探究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合作情况、交流成果时语言表达是否顺畅且有新意等。 方法: 测试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测试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 因此,测试的题型和方式要多种多样,并可采用自主测验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命题,编制试卷,组织测试,评价总结,使历史测试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学习过 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知识能力纸笔测试 内容: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量化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 这种评价主要分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测试三部分。 方法: 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关于进步的程度 内容: 进步的表现不仅是知识能力测试成绩的提高,更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鼓励。 平 时 课堂表现 综合等第 综合探究活动 知识能力测试 进步的程度 期 末 附:素质报告单栏目 (说明:等第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综合等第以各分项所获的多数等第确定;知识能力测试可 采用百分制, 100— 90分为优秀; 8980分为良好;7960分为合格; 59分以下为待合格) “ 试题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因素,使历史学科德育功能得到更明显的体现”“试题中加强对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使考试具有促进学生渐次发展高层次能力的正确导向作用”“试题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设计出一些既考查客观史实又反映学生主观感受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的问题”“卷面形式要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符合‘左图右史’的学科学习特点”。 立意:突出情感目标的方向性。 取材: 反映情感目标的导向性。 设问: 体现情感目标的指向性。 答案: 凸显情感目标的多元性。 (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黔驴技穷 例如河南省课改实验区卷第 13题,试题以“女青年杨丽娟的父母面对女儿辍学追星时的不正确做法(材料一)”和“电视剧 《 恰同学少年 》 的热播 ,引起了强烈反响(材料二)”正反两则材料为背景,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