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内容摘要:
照相机 倒立放大的实 v﹥ 2f 投影仪 正大放大的虚 放大镜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二 . 实验后讨论: u=2f,u=f的成像情况。 u=2f时。 u=f 时。 ( 2) 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 , 物距跟像距相比 , 比较大 ,成缩小的像时 , 物距跟像距相比 , 比较大 ,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3) 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像距 物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不成任何像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实、虚 大、小 正、倒 u2f 40 实像 缩小 倒立 13 u2f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6 2fuf 18 实像 放大 倒立 26 2fuf 14 实像 放大 倒立 34 uf 8 虚像 放大 正立 uf 5 虚像 放大 正立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 一倍焦点不成任何像 ) , 二倍焦点分大小 ( 二倍焦点成倒立 、 等大的实像 ) , 虚像同侧正 , 实像异侧倒。 :物 ( 靠 ) 近 ( 凸透镜 )像远 ( 远离凸透镜 ) 像变大;一个物距对应一个像距。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练习: 一个焦距为 10厘米的凸透镜前有一物体 , 沿主光轴从离凸透镜 40厘米处逐渐移到 15厘米处。 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 ( ) A、 都成放大的像 B、 都成缩小的像 C、 先成缩小的像 , 后成放大的像 D、 先成放大的像 , 后成缩小的像 C 知识技能 自学检测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即时练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 以下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是否正确。 若是错误的,还要给出正确的说法。 ①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 ②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 ③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或缩。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冷战局面下的全球性竞争时间:二战结束后—二十世纪九十年
政治, (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提高 综合国力 , (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 国际合作 ,提高国际地位。 苏联解体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 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错误的路线政策 3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对苏联的“ 和平演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时间 内容 (经济、政治) 影响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领域: 全面危机 政治领域: 引发 思想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
终不渝地遵循 ” 纠正“文革”错误 1978年 5月 11日 《 光明日报 》 发表 《 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一文,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 论由此展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时间 : 地点 : 北京 内容: 思想上: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
冲刺08高考热点知识梳理
依靠科技,加强管理 个人: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 转变消费观念 3政治学: 国家:国家职能 党: 执政能力,三个代表 公民:权利义务 (三)暴风雪 切入点: 抗灾能力,灾后重建,自然灾害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抗击暴风雪为什么能够成功 经济学: A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多年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抗灾的成功奠定了经济基础 B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冰心的诗句: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离开 •才 •同“否” •丢下 •拉 •回头看 “ 君 ” 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 尊君 ” 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 家君 ” 是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陈元方和来客的对话。 整体感知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的行为 ——陈太丘、友人和元方。 请从文中找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