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内容摘要:
不能扩张病变严重的动脉,故并不改善缺血心肌的供氧量,甚至反而加重缺氧,所以目前临床对此类药物的应用有 争议。 制剂:① 双嘧达莫( dipyridamole): 2025mg tid po。 ② 吗多明( molsidomine,脉导敏) 1 2mg, 23次 /日。 副作用:头痛、面红、胃肠道不 适等。 ( Antiplate agent) 作用:抑制血小板活性、聚集、释放, 减少或防止血栓形成。 制剂:⑴ 阿斯匹林 Aspirin。 一般小剂量: 50100mg Qd po 严重 UAP(或心梗、 PTCA后) 120300mg/d po。 ⑵ 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 噻氯匹定 QdBid po。 氯吡格雷 75mg Qd po。 副作用 :出血倾向,胃肠粘膜刺激等。 药 常用“活血化瘀”法和“芳香温通”法。 如复方丹参滴丸等。 ⑴ 低分子右旋糖酐: 作用:改善微循环灌注,可用于心绞 痛频繁发作 250500ml/d ivdrip 1430 天为一疗程。 ⑵ 高压氧治疗:增加全身的氧供,可 使顽固性心绞痛得到改善。 ⑶ 体外反搏治疗:可增加冠状 A的血供。 (三)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方法:冠状 A造影后,针对相应病变,应用 带球囊的心导管经周围 A送到冠状 A, 在导引钢丝的指引下进入狭窄部位; 向球囊内加压注入稀释的造影剂使之 扩张,解除狭窄。 术后半年内约 2530%者再狭窄。 降低再狭窄方法 ① 冠状 A内支架术 ② 冠状 A激光成形术 ③ 冠状 A内旋切或旋磨术等。 目前由于技术的发展,临床已广泛 应用,指征较宽。 禁忌证: ⑴ 偏心性狭窄,冠脉僵直,钙化 性狭窄,完全闭塞, 多支广泛 弥漫性病变; ⑵ 狭窄程度 50%。 ⑶ 左冠状 A主干狭窄。 病变在主干 分叉附近时。 ⑷ 冠状 A远端病变,手术不易成功。 ⑸ 心衰、感染、出血等。 (四)外科手术治疗 主动脉 — 冠状 A旁路移植手术 (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取自身的大隐 V作为旁路移植材料。 手术适应证 ① 冠状 A主干病变。 ② 冠状 A3支病变。 ③ 稳定型心绞痛对内科治疗反应不佳者。 ④ 恶化性心绞痛。 ⑤ 变异型心绞痛有固定病变者。 ⑥ 急性冠状 A功能不全。 ⑦ 梗死后心绞痛。 同时心功能良好者。 (五)运动锻炼 适度运动锻炼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发展。 (六)不稳定型心绞的处理 原则上按 AM1处理:密切观察心电图 变化,控制症状,防止发生心肌梗死, 测心肌酶,除外 AM1。 ; 反复发作,含服硝酸异山梨酯 510mg Q2h。 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 拮抗剂 静脉滴注: ①硝酸甘油: 1mg+10% GS 50100ml,10 20μg/min, 逐渐加量至 100200μg/min 静滴。 ②硝酸异山梨酯: 10mg+10% GS 100ml,以 30100μg/min 静滴 A痉挛引起者,宜用钙通道阻滞取代 β 受体阻滞剂。 ,皮下或静脉内注射肝素,抗血 小板、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 ,行冠造,考虑介入或手术治疗。 第二节 心肌梗死 ( myocardial infarction) 一、概 念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 A病变的基础上,发 生冠状 A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 血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是 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临床特点:⑴ 持续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 ⑵ WBC↑,血清心肌酶增高。 ⑶ 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⑷ 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㈠ 基本病因 主要为:冠状 A粥样硬化。 少数为:冠状 A栓塞、炎症、 先天畸形、痉挛、 冠状 A阻塞等。 ㈡ 发病机制 由于上述冠状 A病变,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续缺血 1h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㈢ 诱因 ,粥样斑块破溃或血管持 续痉挛, 使冠状 A完全闭塞。 、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 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 使冠状 A灌流量 锐减。 ,情绪过分激动、 Bp剧升,致 左心室负荷明显 ↑,儿茶酚胺分泌 ↑,心 肌氧需血量猛增, 冠状 A供血明显不足。 三、病 理 ㈠ 冠状 A病变 冠状 A有弥漫广泛的粥 样硬化病变。 常见的血管闭塞处和相应的心肌梗 死部位依次为: 1. 左冠状 A前降支闭塞: 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侧壁、 前间隔和二尖瓣前乳头肌梗死。 A闭塞: 左心室膈面(右冠状 A占优势时)、 后间隔和右心室梗死,可累及窦房结 和房室结 A回旋支闭塞: 左心室高侧壁,膈面(左冠状动脉优 势时)和左心房梗死,可累及房室结。 A主干闭塞: 引起左心室广泛梗死。 ㈡ 心肌病变 A闭塞后: 2030min:相应的缺血心肌开始坏死。 12h之间:大部分心肌完全性坏死,呈凝 固性坏死。 12w后:心肌坏死组织开始吸收,并逐渐 纤维化。 68W:形成瘢痕愈合(陈旧性心梗)。 ⑴ 有 Q波心肌梗死: 为大块的心肌梗死累及心室壁的全层 或大部分( 1/2心室壁厚度),心电图 上出现 Q波,称为有 Q波心梗。 (过去称 为透壁性心梗)。 可波及 心包:出现心包炎症 心内膜:形成附壁血栓 ⑵ 无 Q波心肌梗死 心电图上不出现 Q波称为无 Q波心梗, 它包括小范围心肌梗死呈灶性分布者 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者。 心内膜下心梗:为缺血坏死仅累及心 室壁的内层,不到心室壁厚度的一半, 称为心内膜下心梗。 ⑶ 心脏破裂,心室壁瘤 在心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坏 死心室壁向外膨绌,可产生心脏破 裂(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 乳头肌断裂)或逐渐形成心室壁瘤。 四、病理生理 主要为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的一 些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严程度和 持续时间取决于梗死的部位,程度和 范围。 ↓,顺应性 ↓,心肌收 缩不协调。 使 Bp↓,心率 ↑或有心律 失常(心电功能紊乱) :出现心室壁厚度改变,心 腔扩大和心衰。 可发生心 源性休克。 主要改变为是右心衰的血流动力 学变化,右心房压力 ↑LVEDP,心 排血量 ↓, Bp↓。 五、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㈠ 先兆( presage) 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 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 以初发型心绞痛或恶化型心绞痛最为突出。 ㈡ 症状 symytom 1. 疼痛(胸痛) pain (chest pain) 多于清晨发生,多无明显诱因。 典型者: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常在 安静时发生,程度重,时间长( 30min) 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 片多不能缓解,常伴有出汗、恐惧、烦躁 不安或频死感。 不典型者:⑴ 无疼痛,为少数患者, 多见糖尿病 ⑵ 疼痛部位:上腹部等 ⑶ 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 下颌、颈部、背部上 方、牙周痛。 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⑴ 发热:发病后 2448h出现,体温 38℃ 左右,持续约一周。 ⑵ 心动过速、 WBC↑、血沉增快等。 可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下壁心 梗时多见。 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多见( 75%95%)。 多发生在起病 12W内,而以 24h内 最多见。 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 等症状 ⑴ 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尤其是室性 期前收缩;可有室速,室颤 — 常见 于前壁;如出现频发室早、成对或 短阵室速,多源性或 RonT(易损 期)时,常为室颤先兆。 ⑵ AVB:各种类型均可出现,严 重为 Ⅲ 176。 AVB— 常见于下壁心梗; ⑶ 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 房速、房颤等):多见于合并心衰 者。 hypotonsion and shock ⑴ 心梗时常伴有低血压 原因:疼痛时, 24小时禁食水,利尿剂 及扩血管药物的应用,使心排血 量 ↓,相对有效循环血量 ↓,致 低血压状态。 ⑵ 休克:多在起病后 1h至 1w内发生 (约有 20%患者) 原因:主要为心源性,为心肌广泛( 40%) 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其 次为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 有些尚有血容量不足参与。 表现:疼痛缓解而 SBP仍 80mmHg,尿量 20ml/h,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
相关推荐
心肌梗死 新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模式 1+1 模式 第二丧“ 1” 是指下列 5项丨癿 1项:①心肌缺血症状。 ② 新出现病理性 Q波。 ③ 新出现癿 ST段抬高戒压低戒新发 LBBB。 ④ 影像学示心肌活力並失戒新癿区域性室壁运劢异常。 ⑤ 造影戒解剖发现冠状劢脉内血栓形成 1+1诊断模式癿出现:主要是敏感性呾特异性径高癿心肌坏死生化标志物梱测方法癿问世。 肌钙蛋白( I/T)
技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 《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 : 寄宿制学校或 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条件设施设置及建设要求(试行) 》
影响因素有心率 、 律 , 前负荷 , 后负荷 , 心肌收缩力。 LVSWI: ( 左室心搏作功指数 ) 反映左心室的心肌收缩力 RVSWI: ( 右室心搏作功指数 ) 反映右心室的心肌收缩力 BSA: ( 体表面积 ) CCOSVO2 SVO2: 正常值: 6877%。 反映机体血液供应和调节情况。 是评估机体氧供 /氧需平衡 , 有无左向右分流 ,
FDG心肌PET 显像 ,测定心肌各节段的葡萄糖代谢即可鉴别其存活性 核医学 心肌显像 99mTc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SPECT) 用于冠心病诊断,提供预后判断 血液灌注障碍或瘢痕状态时形成相应部位放射性缺损区判断心肌缺血或坏死 静态 SPECT放射性缺损区:坏死心肌 静态正常,运动或药物(腺苷)负荷 SPECT放射性缺损区:心肌缺血(用于诊断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