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解读必修二内容摘要:

(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3)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 2.遗传的分离定律( C) ( 1)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高茎 矮茎 ↓ 高茎 ↓ 自交 高茎 矮茎 3 : 1 ( 2)对分离现象解释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 4)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 B) ( 1)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 4)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点 40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 P69~P70) 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B) (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 (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A) ( 1)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构成。 由于在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 DNA不位于染色体上,所以说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 ( 2)基因使 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功能单位,每个 DNA有成千上百个基因,基因位于 DNA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并随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 考点 41 伴性遗传 ( P33~P37) 1.伴性遗传及其特点( B) ( 1)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 2)分类: ①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病个体的基因型: XaXa XaY)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与交叉遗传(女 → 男 → 女) :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 ②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病个体的基因型: XAXA XAXa XAY)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D佝偻病 ③伴 Y染色体遗传病: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 2. 4 生物的变异 考点 42 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 P83) 1.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 A) ( 1)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 2)基因重组的种类 ①自由组合型:这种基因重组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学基础是在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交换型:这种基因重组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学基础是在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导致同一条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新组合 考点 43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 P80~P8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