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武装头脑以人文养护心灵内容摘要:

把儿子一家整生气,又跑了。 这不是‘飞机老太太’、‘大炮老太太’吗。 这样的老人不对,会克儿女。 儿女最怕老人克。 儿女孝不孝你别管,那是他们的问题。 当老人的只管尽自己的慈道,其他的一概不管。 ‛ 补慈有方 ( 刘心武 ) 什么是 “孝 ”。 凡进入老年的人几乎都能讲解个八九不离十,概而言之,就是儿孙晚辈应该对自己好,这好既要体现在物质赡养方面,更要体现在精神安慰方面。 那么,什么是 “慈 ”呢。 是不是凡进入老年的人,都能自觉地琢磨这个事儿呢。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产品是瞄准了老年人的,如种种 “补钙 ”的玩意儿,我就很买了一些,胡乱地吃了一通,究竟自己骨骼里的钙质增加了几许,实在还是一个疑问 ——这且不去管它。 市面上似乎还没有 “补慈 ”的产品,我指的是专门启发老年人与儿孙辈更和谐更愉快地相处的书籍。 补慈丸 ( 1) 只要儿孙晚辈总体对自己不错,就不要挑礼儿 ; ( 2) 在生活小节上,如发型、衣着、做派、爱好、习惯 …… 方面,对其绝不干预,偶然评论,也出语幽默,无改变对方之想; ( 3) 把训诫尽量改为忠告;( 4) 戒除吹胡子瞪眼,如果原来缺乏,现在立即学会慈眉善眼、蔼然可亲 —— 这对自己也是养生之道; ( 5) 不要强行将其纳入自己的怀旧举措中;  ( 6) 乐于响应 “ 你 们那时候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提问,努力向其提供生动的细节,但尽量让其自主引出感叹与评议;  ( 7) 不怕在其面前适度自嘲;  ( 8) 不必有问必答,但对最不喜欢的提问也不必生气,可以蔼然地告诉对方 现在不想说这个 ;  ( 9) 放下 架子 ,同其一起开怀畅笑;  ( 10)珍惜类似一起品尝瓜果那样的、琐屑的天伦乐趣 …… 不做负面思考的啰嗦长辈 (保坂隆 ) ‚ 父亲去世后母亲便一个人独自生活, K女士担心母亲,所以时常回娘家看看。 虽然做妈妈的也很欢迎女儿的造访,但是 K女士每次去见母亲,总会觉得心情也跟着变得糟糕 ‛。 ‚ K女士一头要工作赚钱,一头还要照顾家小,不顾劳累特地坐新干线来看母亲。 母亲既不慰劳女儿大老远赶来的辛苦,也不问问外孙的近况,而是一个劲儿地念叨那些邻里间的琐碎事。 ‛ ‘某太太,上个星期去温泉旅行了,真享受呀。 ’ ‘那妈妈也去参加温泉旅行吧。 ’ ‘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呀。 ’ ‘那么,等孩子们春假的时候一起去,好不好。 ’ ‘春假还早着呢,还是不去了,到那时也不知道我还活着没。 ’ 听到这里, K女士无奈地叹了口气。 ‘某太太的精神劲可真不错,可惜我 ……’ ‘ 妈妈您也别老窝在家,出去散个步吧,人也会精神点。 ’ ‘不行啊,最近膝盖疼着呢。 ’ ‚这样的丧气的对话兜兜转转,没完没了。 比起聊天对话,或许让母亲一个人说话更好点。 因为母亲讲话时完全不顾及女儿的感受,只是自己独自在那里一个劲儿地发牢骚而已。 ‛ ‚起初, K女士觉得母亲一个人寂寞,所以便耐着性子听那些牢骚,日子久了就渐渐也有点受不了。 母亲不光在释放压力,还把压力像传染病一样传给了别人。 K女士的母亲或许觉得让女儿听当妈妈的抱怨几句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也就没有留意她的感受。 ‛ ‚ 实际上也就是女儿才甘愿忍受,血缘关系是没法改变的,但换做是别人,还会愿意这么听着吗。 话语间满是负面情绪,可不是受欢迎的聊天对象。 ‛‚ 就算面对的是挚爱的亲人,发牢骚也要有个限度,不然就算是亲人也会受不了。 人自己往往察觉不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开口抱怨之前最好先冷静地想一想。 ‛‚ ‘不知道还能活多久’‘没什么可开心的事情’‘怎么就没有你那么好的命呢’‘就等着进棺材了’ …… 这些丧气话听着就让人厌烦了吧。 如果不想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招人嫌弃,就赶紧留心下自己的谈吐,别老说丧气话。 ‛ (二)老年人不人相处的智慧 (保坂隆 ) 好汉丌提当年勇。 在当地社团和市民中心集会介绍自己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提两句自己的辉煌经历,比如‚以前是某某公司的部长‛之类的话,让听的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不管是出于自我炫耀还是期待为人尊敬,都颇有点高人一等的意思,旁人听了自然没什么好感。 这种场合还不如简单说句 “ 三年前退休,现在悠闲一个人 ” ,这么说也能比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现状。 像这样平实地介绍自己可能会更受欢迎。 老是絮叨自己辉煌历史的人不太招人喜欢。 当事人可能会认为自己这么说不是因为炫耀,而只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罢了。 那么,何不试着让别人了解自己当下的生活,而不是停留在遥远的过去。 所以说,自我介绍的时候,不要特意提起自己过去的辉煌。 此外,最好不要随意打探对方的学历、职业经历以及家事等。 喜欢打探别人私事的人往往也喜欢谈论自己的私事,这么做会让旁人很为难。 期待将别人与自己对比,从中体会些许的优越感,这样的人怎么能招人喜欢呢。 况且,现在大家都只是退休的老年人,用丌着凭学历、职业来衡量个人价值,适当地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沉浸在自己的光辉岁月,一个劲儿地炫耀自己的过去,认为这样就算是对人敞开心扉了,因此要求别人也把私事全盘托出,不用说也知道这样做有多不合适 无非只是想把对方作为比较对象,凸显出自己的优势地位罢了。 如果这点心思早就被人看穿,只是自己浑然不觉,岂不是让人看笑话了。 如果除了在职时的事情便无话可谈了,那真是太悲哀了。 毕竟人是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过去的。 何不抛下过去,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始呢。 另外,如果当事人自己不主动提起,就绝对不要和其他人絮叨朋友过去的经历。 丌要开口闭口尽是孩子。 人一旦上了年纪,生活圈子往往容易变得狭窄起来,是不是常常满嘴都是孩子们长孩子们短的,还随身带着儿女和孙儿们的照片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 自己家的儿孙总是招人喜欢,关于儿孙的话题也总是百说不厌,这样自然是没什么错。 但是万事都有个度,一旦过了头,就会让周围听的人厌烦起来,唯恐避之不及。 因此,要注意不要尽夸奖自家的孩子,就算自家的儿孙们真的是相当优秀,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打听别人的家务事也是要忌讳的。 人的一生会经历坎坷磨难,或许对方从前离婚,连看一眼孩子和孙儿的机会都没有也说不一定,又或许不幸地失去了至亲。 当你满脸笑容地谈着自己的儿孙,对方陪着笑脸,心里忆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伤害呢。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聆听对方愿意与你分享的故事,其余的一概不问。 如果除了儿孙们就没什么话题好聊的,可以试着稍微开阔自己的眼界,无论是从电视节目上还是从书本中,努力寻找各种有趣的话题。 话题多姿多彩,见识广博的人自然会受人欢迎。 T先生在手绘信俱乐部结识了 G先生,因为两个人的孙子年龄相差无几,所以一碰上就孙子长孙子短地相聊甚欢。 实际上,也就是两个人各自炫耀自己的孙子,这可能也只有当事人没察觉到。 等到孙子大学入学的时候, G先生倒是什么也没提起。 后来才知道,原来 G先生的孙子考上的大学的排名远不如 T先生的孙子的大学。 T先生这才恍然大悟,转念一想又觉得 G先生自己实在太想不开了,毕竟都这把年纪了,还拿孙子比来比去,这是较个什么劲呀。 所以,退休以后除了谈论儿孙的事情,也应该要有其他的乐趣。 舍弃职场习惯,入乡随俗。 退休后没有上司、下属和竞争对手,可以从在职时的人际关系的牵绊中解放出来,过上无拘无束的晚年生活。 如今再也不必同他人竞争,能够根据自己的步调,悠闲自在地享受晚年的美好时光。 然而,不少从前的职场精英却依然身体力行、恪守着在职时的规矩。 无意中表露出高人一等的眼神,或者遵循职场的习惯负责结账,这样都不讨人喜欢。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无论从前在社会上的地位有多高,到了参加当地社团活动和兴趣俱乐部的时候,先加入的人就是前辈,而你不过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 比方说,在从前卖力工作的人看来,社团和俱乐部可能运作效率低下,即便如此,也要知道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办事风格。 和公司不同,社团和俱乐部它们有自己的规矩,没有必要争强好胜。 要懂得入乡随俗,出了公司就不需要再按照公司的规矩来做事。 另外,不少男性可能固守着这样的老观念: ‚ 男人做领导,女人当助手 ‛。 这种想法最好赶紧抛弃。 新人就要有新人的样儿,老老实实地按当地的规矩办事。 就算在职时身为经理,精通法律、计算机,也不要在一开始自作主张。 只在必要的时候才提出自己的看法,方案被采用以后,被要求协力帮助时再出手岂不是更好。 平日里炫耀自己的才能,自会招人嫌恶;等到对方要求的时候再出手发挥真正的价值,让人觉得你值得信赖、依靠。 能力只有在和需求相契合的时候,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老年人应该明白在不同的场合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和观念这一道理,不能按照将棋的游戏规则来玩国际象棋。 如果能将这个道理铭记在心,无论在当地社团还是兴趣俱乐部,便都能如鱼得水般过得快活。 分开付账,实行 AA制。 不论关系多亲密,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一直就是这么个理儿。 如果想要朋友间的友谊长长久久,彼此最好不要有金钱上的瓜葛。 虽说借给朋友的钱就没打算要回来,但心里总归期待别人还钱的吧。 所以说,朋友间最好还是丌要有金钱往来。 尽管这么说,没有零钱时垫付的情况总是会有的。 不得不和人借钱的时候,就算是一点小钱也要尽早还给别人,坚持这个原则雷打不动。 女性朋友聚会的时候,费用往往是 AA制均摊,就算是一元钱也算得清清楚楚。 但是男性朋友聚会时常常会有人嚷着 ‚ 我来买单 ‛ ,然后就开始争着抢着买单,这场面实在不太好看。 男性容易沿袭职场上的习惯,把付账请客当做是争取表现的机会。 但现如今大家都已经退休了,即使手头宽裕,也没有必要硬是请客付钱, AA制平摊花费才是明智之举。 另外,男女一起参加的活动,男性也不要随意替女性付账。 虽说这是出于绅士风度,想给人留下好印象,却容易招来别人不必要的误会。 本来出于好意,结果反而出钱不讨好。 宠物饲养注意多。 一个人的晚年,每天都过得自由悠闲、怡然自得,但总会有感到孤单的时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无论朋友再多,回家也只是形单影只。 这个时候,如果能养只宠物陪在身边排遣一个人的寂寞,那真是莫大的慰藉。 如今饲养宠物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日本,宠物的数量比孩子的数量还多。 宠物确实能慰藉人的心灵,但千万不要光顾着宠爱可爱的宠物而忽视了自己身边的人。 E女士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为了给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儿童募集慈善捐款,她参加了制作手工艺品的志愿社团。 志愿活动每月一次,采用轮流的方式,在各个会员的家中进行工艺品制作。 有一回,遇到宠物爱好者来家中赴约参加活动,着实让 E女士困扰了一番。 这位女士初次造访 E女士家,事先没打声招呼就把宠物一起带了过来,理由是‚宝贝一个人在家可怜兮兮的,所以就一起来了‛。 因为带过来的是条小型犬,看起来也很乖巧,应该不会惹什么麻烦,所以也就没人出声反对。 “ 不好意思,打扰大家了。 ” E女士正把点心端到了桌子上招待大家,就在这个时候,原本温顺的小狗突然吠起来,从主人的手上窜了出来。 E女士估摸着大概是小狗也想吃点心,于是对着小狗说:‚小汪是不是也馋了。 请你吃吧。 ‛说着放了一块点心过去。 这时,小狗的主人惊呼道:‚不行不行,怎么能吃这个呢。 人吃的点心里面盐分太多,小狗不能吃的。 ‛ E女士倒的确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但是狗主人的语气让人十分不快。 但想想和对方比自己年长,又是初次见面, E女士就咽下了这口气。 从开始手工制作起,小狗可能因为想要吃点心,一直躲在桌子下面汪汪叫个不停,扰的大家都没法集中精神做手工。 但是狗主人一点儿也没有体会到其他会员的情绪,反而一个劲地同小狗说: “ 对不起宝贝,只有我一个人吃,没有东西给你吃,对不起。 ” E女士和其他会员在一旁都快听不下去了,想着赶紧把小狗牵回家吧。 这是,狗主人又语出惊人:‚那就给你吃一小块吧,大家看着宝贝没得吃那么可怜,肯定心情也都不好吧。 ‛一边说着一边回头看看其他人,露出一副不忍心的表情,好像在问:‚大家也觉得宝贝这样很可怜吧。 ‛ 大家都看得默不作声, E女士心里就想:‚的确可怜,不懂礼貌的主人才会养出这样的宠物。 ‛ I先生也遇到了相类似的情况。 去朋友家做客吃饭的时候,朋友家的爱犬直接爬上桌子,从主人的碗里吃东西,看的 I先生再也没有了胃口。 喜欢宠物的人总是觉得那么可爱的小动物人见人爱,周围的朋友们一定也都是喜欢宠物的,认为世上的人不是喜欢猫就是喜欢狗的。 要是遇到不喜欢宠物的人,就认定 ‚ 连可爱的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