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想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教学课件内容摘要:

发展社会主义大工业  进行农业合作化  开展文化革命  改革国家机关 斯大林和苏联共产党在 20世纪 2030年代 第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 采取高速度发展工业的方针  采取工业化资金来源内部积累的方法 第二,实现农业集体化  从 19281933年,苏联开战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广大农村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但是,在农业集体化中有一些 重大失误和经验教训 : 1)规定的指标过高,速度过快,规模过大,在集体化前期主要是靠行政命令,违背了自愿原则; 2)在阶级路线上,虽然提出了 “ 依靠贫农、联合中农、由限制到消灭富农 ” 的阶级政策,但是在实践上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阶级关系,侵犯了中农,对富农没有执行列宁的非暴力原则,后遗症过多; 3)在集体农庄的形式上,以农业劳动组合为基本形式,否定农业公社,但过早取消共耕社则不适合当时苏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三,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模式 经济方面: 1)所有制机构,实行纯粹的公有制,包括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形式,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存在; 2)经济结构,实行产品经济,排斥商品和货币关系,试图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 3)经济运行机制,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并把指令性计划当成计划经济的唯一标志,排斥市场调节; 4)管理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国家直接管理企业。 政治方面: 1)在国家的本质属性上,强调专政和国家的镇压职能,忽视民主和法制; 2)在党和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党的领导,把党对国家的领导作用几乎变成党对国家直接发号施令,出现以党代政现象; 3)在权力结构上,各种权力比较多地集中在各级党委手里,特别是党中央手里。 总之,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就是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就发展战略来说,主要是高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种带有战时性质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当时确实起了应有的历史作用。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对斯大林应一分为三: 1)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模式、卫国战争上有功; 2)在农业集体化、党内斗争和国际共运中的一些问题上有错; 3)在肃反扩大化、个人迷信等方面有扭曲。 【 教学视频: 《 创新之二 —— 列宁 】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是社会很重要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思想的时期。 时间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60年代末。 这个时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40年代中期到后期,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第二阶段,整个 50年代,社会主义向世界继续推进,尤其是拉丁美洲,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社会主义体系。 第三阶段,整个 6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逆转,资本主义从动荡走向稳定与发展,社会主义从高潮走向低潮。  从 20世纪初到 50年代,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破浪式地向前发展。 世界上三大洲先后有 15个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20世纪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2)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 3)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维护了和世界和平 社会主义在东方大国的历史性胜利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三次大的斗争: 1)历时 14之久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和以后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所实行的“ 戊戌变法 ”。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连续不断地发动反对清王朝武装起义的基础上,终于通过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20多年的封建统治。  为什么在近代中国仿效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这是因为: 1)帝国主义不允许,它们不愿意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2)封建势力强大和顽抗,它们不甘心推出历史舞台,让资本主义取而代之; 3)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没有能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 是包括 民主主义革命 和 社会主义革命 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