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管理办法范例(合资企业总务管理-车辆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车辆管理办法范例(合资企业总务管理-车辆管理制度) 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二、车辆管理办法范例 第一条 为加强本公司车辆的保管及有效运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车辆系指公司的客、货车辆。 第三条 本公司的车辆由管理部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保养。 第四条 车辆应由专任司机驾驶,需由他人驾驶时,应善尽驾驶人责任。 专任司机应每周实施定期检查及保养,以维持机件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第五条 车辆的有关证件及保险资料统由管理部保管,并负责一切违规费的缴纳及维修。 第六条 各单位需要使用车辆时,应事先填妥“派车单”(附表 式二联,经单位主管核准后交管理部调派。 无“派车单”者,守卫得禁止出车。 第七条 “派车单”应详填用途及装载品名、数量,但可以用“出货清单”代替。 守卫人员应就单载品名、数量、规格与实际数相核对,若有不符,应即报请管理部处理。 第八条 车辆进出厂应将 “派车单”第一联交守卫签注时间,并得接受守卫查点车上装载物品,合于第十一条的非公用派车,并需加注里程数。 守卫于翌日将所有派车单转交管理部查核。 第九条 无“派车单”擅自出车,或不接受守卫人员查点载货者,应予惩处。 第十条 各单位派车交货、洽公时,应依下列规定办理:(一)车辆为运送公司商品及公务物品专用车辆。 (二)车辆不得运载任何与业务无关的职员或物品。 (三)车辆行前应特别注意安全检查。 (四)车辆行车途中应特别注意安全行驶及遵守交通规则,若有违规罚款,由驾驶员负担。 (五)车辆抵达厂商时,除妥善停置车辆外,应将“出货清单”交厂商点收,并将签认的单据妥为保管,于返厂时交有关单位处理。 取货时应详细清点数量、规格后,方得签收。 第十一条 司机根据 “派车单”的资料于每日填报“行车日报表”呈主管审核并核对实际里程。 旺昌资料城 精品管理资料世界 网址 :602429086第十二条 “行车纪录表”(附表 所载里程数应与车辆里程表相符,不符的数应由司机负责缴纳差数里程的汽油费。 第十三条 例假日或上班时间外车辆的使用应呈请管理部经理核准后始准调派。 第十四条 经呈准的非公用派车,应负担使用里程3公里的油资,由申请人于派车翌日连同行车执照、车钥匙一并缴交管理部,否则停止其以后的使用权。 第十五条 车辆驶回后应停放在公司指定场所,并将车门锁妥。 第十六条 本办法经呈总经理核准后公布实施,修改时亦同。车辆管理办法范例(合资企业总务管理-车辆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清场及检查记录 4. 8 主管人员审核签字 企业通用业频道 2020/7/6 61 批生产记录的主要内容 偏差及异常情况记录及调查处理 ( 包括返工记录 ) 各种化验单据及状态标志凭证 产品释放审查单 企业通用业频道 2020/7/6 62 批号管理 1 批号的定义 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个生产批,以一组数字作为识别标记,谓之“批号”。
lease”通常是指软件本身的版本。 61 纠正 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所采取的措施 注 1: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 ()一起实施。 注 2: 返工 ()或降级 ()可作为纠正的示例。 62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 1:一个不合格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 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 ,
热情和成就的连续过程 培训是个体为了圆满完成所给定的任务或工作而需要的对其有关的态度、知识、技能及行为模式进行系统发展的过程。 培训是短期的,并与既定的任务或技术和知识领域有关。 发展就是成长。 它是个人实现自我全部潜能的过程。 企业通用业频道 2020/7/6 60 第六节 培训和发展员工 • 学习的 5个原则 学习涵盖教育、培训、发展 原则: 方向:被培训者需要知道培训的目的和目标 绩效标准
测试表 招聘实用体系-喜洋洋公司-需求 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本测验共有 187 道题目, 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 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你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请你要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 应当记住的是:1 每一测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2 不可漏掉任何测题;3 尽量不选择"B"答案;4
第 页 27 流程图绘制(续) 流程图绘制基础 1) 有明确定义的开端和结束 2) 有输入必有输出 3) 在整个企业组织中“流动” 4) 不局限于单一的功能和部门 理解流程 编制流程图 完善流程图 流程 输入 输出 内部培训资料,机密文件 2020/7/6 第 页 28 流程图绘制(续) 1. 完成企业特殊目的的现有流程 1) 履行核心企业活动(为外部客户服务) 2)
商业方面的评价依据 • 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 • 改变环境影响的经济承受能力 • 改变对其他活动和过程的影响 • 相关方的关注 • 对组织的公众形象的影响 • 能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 • 因环境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 ISO 14000 amp。 18000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练习: 识别现场中的环境因素 在厂长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塑料成型厂。 一进入厂区就发现一群工人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