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二轮复习内容摘要:

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 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合作 ——对抗 ——再合作 ——再对抗 ” 经济 上: 政治 上: 思想 上: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 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不断传入; 贯穿一个主题 —— “ 中国向何处去”; 把握一个方向 —— “ 向西方学习”; 包括三个阶段 —— “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背景: 经过: 特征 (规律 ): 主题: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 相结合 ,体现出 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 内容 、广度与深度 : 学习西方经历了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过程; 方向: 从学习西方( 以英美为师 )到 “以俄为师” 的转变,经历了由 被动 接受到 主动 选择的过程。 过程: 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不断碰撞交融的过程 ,呈现出 新旧过渡 的特点。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出现的背景、经过、特征。 阶段 主要著作 主要内容 形成阶段 中共创建 大革命 19211927 土地革命 19271937 抗日战争 19371945 解放战争 19451949 过渡时期 19491956 建设时期 19561966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 萌芽 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等 初步形成 《 论持久战 》《 论联合政府 》《 新民主主义论 》 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 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 》 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政 — 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 《 论十大关系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丰富和发展 《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等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① 缺乏资金、人才、技术 : 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 ──历史原因。 ② 传统思想的束缚 : 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受阻碍,人们思想不解放;闭关锁国政策;这些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③ 三座大山的压迫 : 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④ 决策失误 :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 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 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 ⑤ 缺乏政治前提 : 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 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 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⑥ 客观环境的制约 : 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易错易混辨析 •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