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内容摘要:

乙醇燃料讓愛車飛馳。 • 諸如生化汽油和生化柴油此類燃料是再生能源,它提煉自棕櫚、大豆等農作物後,再與汽、柴油等石化油品混合,其混合率可高達三成。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 生化柴油已與森巴、足球同列為巴西獨步全球的傲人強項。 在一家生化柴油工廠開幕典禮中,總統魯拉說:「事實是,無人能與巴西匹敵,生化柴油讓巴西較不仰賴終將枯竭的石油,它確保巴西能有較多的自主性,因為我們或許將成為生化柴油的輸出大國。 」 • 巴西舉國約有一百個加油站販售生化柴油,供應里約的巴士、垃圾車動力。 生化柴油中,只有二%的成分來自植物,巴西政府希望二○二○年時,該比率達到二十%。 如此, 將 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且,更重要的是,每年斥資十一億美元進口六十億公升柴油的輸入量亦可大為縮減。 保、羅明年元旦加入歐盟 2020年 1月 1日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 歐盟會員國成為 27國 • 歐盟行政機構「歐洲委員會」廿六日宣布, 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將於明年元旦正式加入歐盟。 兩年前開始的歐盟大擴張最後階段至此完成(意思是土耳其還要等一等囉。 )。 • 八個前華公約組織的會員國與馬爾他、塞浦路斯已於前年加入歐盟,羅、保兩國加入後,歐盟大舉擴張的計畫全部完成。 這意味, 除阿爾巴尼亞,前蘇聯以外的前華沙公約組織會員國全是歐盟會員國。 目前僅有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等三個隸屬前蘇聯的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加入歐盟。 • 2020/09/27 聯合報 保、羅明年元旦加入歐盟 2020年 1月 1日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後 歐盟會員國成為 27國 • 歐盟行政機構「歐洲委員會」廿六日宣布, 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將於明年元旦正式加入歐盟。 兩年前開始的歐盟大擴張最後階段至此完成(意思是土耳其還要等一等囉。 )。 • 八個前華公約組織的會員國與馬爾他、塞浦路斯已於前年加入歐盟,羅、保兩國加入後,歐盟大舉擴張的計畫全部完成。 這意味, 除阿爾巴尼亞,前蘇聯以外的前華沙公約組織會員國全是歐盟會員國。 目前僅有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等三個隸屬前蘇聯的波羅的海國家已經加入歐盟。 • 2020/09/27 聯合報 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 土耳其加入歐盟仍存變數 • 爭議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 地緣因素 多數歐洲人不承認土耳其是個歐洲國家。 土耳其雖然地跨歐亞大陸,但只有3%的國土在歐洲,在地理上從來都屬於亞洲國家。 • 文化和宗教因素 土耳其人信奉伊斯蘭教,而歐洲人普遍信奉基督教。 宗教不同,文化傳統不同,價值觀也不同。 • 經濟因素 土耳其是個經濟落後的大國,國內生產總值僅有歐盟成員國平均值的25%。 土耳其加入歐盟不但會影響歐盟整體經濟發展,還會成為在經濟補貼方面的一個負擔。 • 社會因素 歐盟現有數百萬土耳其移民。 土耳其入盟後,土耳其移民的大量湧入不但會衝擊歐盟的就業市場,還可能影響歐盟的社會穩定, 歐盟東擴的問題 移民、勞工、民族融合 • 舉例:英國將限制新歐盟成員勞工 據 BBC報導,英國表示,即將成為歐盟成員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一些成員國權益將受到限制;特別是上述兩國勞工來英工作權將受限。 英國議會將在 10月底之前公布 如何管理控制歐盟新成員國國民來英國工作、居住的條例。 英國內政大臣裏德在此之前就多次表示過,羅、保兩國一旦入盟,勞工和移民問題必須謹慎管理。 有關部門官員說,他們支援有管理的移民,以使得新成員國能夠循序漸進地得到歐盟成員國可以享受的全部權益。 大量外來移民短時間內湧入英國,導致社會服務、醫療、就業、公安等各方面壓力巨大,也在不少地區造成比較尖銳的民族矛盾。 地球氣溫 創數千年高峰 2020/09/26 聯合晚報 • 美國「國家科學院彙報」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地球表面溫度逐漸上升,已達到數千年來的最高峰,而且動植物已開始受到影響。 科學家大多同意地球正趨暖化, 人類製造的溫室效應氣體已成為氣候改變的最主要因素 ,氣候改變將帶來危險。 • 影響 ( 1) 20世紀下半葉,有 1700種 動植物向南北極移動。 ( 2)在較北部的地區大氣暖化情況更明顯, 冰雪溶化露出底下的深色土石 , 吸收更多太陽散發的熱氣 ,陸地吸收的熱能也多於海洋。 ( 3)海洋保持熱氣的能量極為龐大,因此水溫改變的速率比陸地緩慢,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水溫也顯著變暖。 這些 海洋對氣候和暖化影響重大,並可能導致影響天氣的聖嬰周期更為頻繁。 ( 4)如果地球大氣再提高攝氏兩、三度,我們可能看到地球景觀完全改變,例如: 海平面升高。 聖嬰現象的原因 • 正常情況下 , 東太平洋的氣壓場會高於西太平洋 ,產生熱帶東風帶,帶動東太平洋的洋流西行。 西行洋流因日曬而加溫,聚集在中、西太平洋。 東太平洋的低溫海水會湧上來補充西行的洋流,這一股上湧的洋流含有豐富養分,吸引大批魚群聚集。 • 而當 「聖嬰現象」出現時,東太平洋的氣壓場降低,西太平洋的氣壓場卻增高,使得熱帶東風帶減弱。 於是東太平洋的洋流不再西行,甚至中、西太平洋的海水會東流,海水受熱增溫後聚集在東太平洋海域,東太平洋海溫升高,西太平洋海溫則降低。 • 聚集在東太平洋的高溫海水,抑制該區深處低溫海水上湧,於是魚群聚集數量會明顯減少,海鳥出現的數量也銳減,使這些地區的漁民、農業都蒙受相當程度損失。 •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說,簡單講,聖嬰現象發生時,就是東、西太平洋海溫溫差逆向改變。 東太平洋的海溫比一般正常升高,連帶也影響中太平洋的海溫升高。 海溫變化也影響大氣循環,中太平洋變成氣流上升區,西太平洋變成氣流沉降區。 聖嬰現象的影響 • 聖嬰現象發生時最顯見的天氣異常,一是雨量,二是氣溫。 例如 有些本來少雨的地方變多雨,而一些本來多雨的地方卻可能出現乾旱 ,但不是每個地區的天氣都會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