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智范内容摘要:

威 人可以被打败, 但不会被毁灭。 老渔人在他与海洋的搏斗中表现了可惊的毅力 ——不是超人的,而是一切人类应有的一种风度,一种气概。 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题是毅力,他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 ——张爱玲 《 老人与海中文译本序 》 三、独感与共感 伟大的诗人谈着他自己,谈着 “ 我 ”的时候,也就是谈着大家,谈着全人类。 …… 人们在他的悲哀里看到了自己的悲哀,在他的心灵里认识到自己的心灵。 -- [俄 ]别林斯基 个人的哀伤仅仅是全民族哀伤的一个象征而已,它所体现的是当时举世存在的苦难。 -- [丹麦 ]勃兰兑斯 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一旦艺术家掌握了操纵符号的本领,他所掌握的知识就大大超出了他全部个人经验的总和。 -- [美 ]苏珊 朗格 杜甫诗歌的“ 诗史”价值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dienie(高山)。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响彻云霄)。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百姓动荡不安)。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hong洞不可掇。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写个人遭遇的 《 登幽州台歌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燕昭王 南登碣石坂,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无非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屈原 《 远游 》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吾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阮籍 《 咏怀 》 :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写亡国之恨的李煜词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宋徽宗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 和梦也新来不做。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其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宋道君皇帝 《 燕山亭 》 词亦略似之。 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王国维 《 人间词话 》 四、主旋律与多旋律 无 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