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永权内容摘要:

″ ″ ″ R1 R2 R3 R4 R5 R6 绝对不应期长度的测定方法( 2) 本图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图中 R R R R6均在恒定的 ,RR间期相等 , PR间期不等 , 为交界性逸搏。 R4提前出现 , 其前有相关的 P波 , PR间期 , 为心室夺获。 R4- P7。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房室阻滞时逸搏和夺获的确定 1. 逸搏: 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时逸搏的 QRS波群前都有 P波。 因此 , 其确定方法就不能像无房室阻滞时那样简单 , 具体条件是: ⑴ . 在长周期后出现的 QRS波群; ⑵ . 确定的逸搏周期即 RR间期必须绝对相等 , RR间期之差< ; ⑶ . 尽管在逸搏周期中有心房活动的存在 , 但 RR间期相等 , PR间期绝对不等 , 说明房室无关。 2. 心室夺获: ⑴ . QRS波群提前出现 , 与逸搏周期相比其提前程度要在 ; ⑵ . 提前的 QRS波群之前一定要有相关的 P波 ,其PR间期> , 或大于窦性下传的 PR间期 , 最长下传的 PR间期可达。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R1 R2 R3 R4 R5 R6 R7 R8 ″ ″ ″ ″ ″ ″ ″ ″ ″ ″ ″ ″ ″ ″ ″ 本图 PR间期不等, RR间期相等, 说明房室无关。 为交界性逸搏心律。 R6提前出现,其 PR间期 ,为心室夺获。 其绝对不应期长度 R5P10为。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R1 R2 R3 R4 R5 R7 R6 ″ ″ ″ ″ ″ ″ ″ ″ ″ ″ ″ ″ ″ 本图 PR间期不等, RR间期不等。 R 6的 RR 间期相等, PR间期不等,说明房室无关。 为交界性逸搏。 R 7提前出现,其 PR间期恒定为 ,为心室夺获。 经绝对不应期长度测定其长度为 R5P8。 通过这段内容,我们能理顺出分析房室阻滞心电图 什么思路呢。 1. 在复杂房室阻滞时,找到分析这种心电图的切入点 (不应期长度测定)。 2. 根据测定的不应期长度( 临界 RP间期 ),可以正确 判定阻滞的程度和类型以及阻滞伴干扰。 因此,交界区不应期长度的测定是分析房室阻滞 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第一个内容结束, 若时间允许可以略谈干扰带的概念。 1. 房室交界区干扰带的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