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内容摘要:
昌起义 (时 、 人 、 意义 )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时 、 人 ) (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 ….) (3)土地革命 (内容、 作用 ….) 二 、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 中国为何要走“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根据地的巩固: (1)粉碎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19301932) * (2)政权建设:成立 …… (1931 年 ) *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长征时间: (3)长征意义: ① ② …… (4)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① ② …… ● 中央红军: ● 全国红军: 图 (三 )全民族抗战 (19371945) 二 、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四 )人民解放战争 (19461949) 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 、 民主的努力 (略 ) 三年解放战争: (1)第一年 (— ):防御,粉碎国民党进攻 (2)第二年 (— ):反攻, (标志 ……。 )。专题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相关推荐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战败和 《 南京条约 》 及附件的签订 ——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进一步 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 《 马关条约 》 的签订 19世纪末的瓜分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 ——最终使中国
机更加严重 ②清末 “ 新政 ” 和 “ 预备立宪 ”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⑤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⑥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爆发的原因 ㈥ 辛亥革命( 1911年) 兴中会( 1894年)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纲领: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影响:
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 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 ( 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 ( 1分)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 1分) 拓展延伸 1 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 1分)
为法源于自然, 而 “ 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 , 所以也赋予所有人 “ 法 ” ; 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 则 ,如 理性 、 自由 、 平等 、 正 义 等,这些原则 永恒不变 ,这些原则也 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 古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 自然法 概念: 不是 具体的法律条文, 而是 一种法律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提出: 西塞罗 (“自然法之父”) 地位: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发展历程 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1)春秋战国、秦汉 铁器牛耕;垄作法 ;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两年三熟制 ( 2)魏晋南北朝: 翻车; 《 齐民要术 》 ( 3)隋唐: (江南)育秧移栽;筒车;曲辕犁 ( 4)宋元: (江南)稻麦复种制 —— 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半殖化程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严复效法西方推行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先进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四、归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 屈辱史 ,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 抗争史 ,它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