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内容摘要: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发展历程 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1)春秋战国、秦汉 铁器牛耕;垄作法 ;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两年三熟制 ( 2)魏晋南北朝: 翻车; 《 齐民要术 》 ( 3)隋唐: (江南)育秧移栽;筒车;曲辕犁 ( 4)宋元: (江南)稻麦复种制 —— 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 5)明代 引进玉米甘薯; 《 农政全书 》《 天工开物 》 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 • 小农:有一定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为生存:提高耕作技术,改良土壤和施肥,保持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 封建统治者 :重农政策;减负;扶植(为财政收入) •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 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也得到发展。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 主要成就 ( 1)冶铁业 ( 2)纺织业 ( 3)陶瓷业 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一览表 行业 朝代 成就 世界地位 青 铜 冶 炼 夏 青铜冶炼开始 商 青铜铸造技艺臻于成熟 技艺规模居于上古世界前列 西 周 湖北大冶铜绿上古铜矿 数量多,种类齐备,技艺精湛 古代冶炼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行业 朝代 成就 世界地位 冶 铁 业 春秋战国 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木炭) 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汉代 炒钢和铸铁脱碳钢 (用煤做燃料)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南北朝 灌钢法 产量质量世界第一 北宋 普遍使用煤冶铁 南宋 用焦炭冶铁 比欧洲早 800年 明朝 焦炭冶铁流行 行业 朝代 成就 世界地位 丝 织 业 上古 养蚕缫丝 西周 丝织工艺发展,丝织品外销 西汉 提花机完善定型 唐宋 缂丝技术出现与风行 比欧洲早1000多年 棉 织 业 东汉 有棉织业(新疆种棉花) 宋末明初 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 元 黄道婆推广改进棉纺织技术 元明 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后期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行业 朝代 成就 陶 瓷 业 原始社会 发明陶器;慢轮加工技术;轮制法 东汉 青瓷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方;数量多,品种丰富;装饰丰富多彩;白瓷 隋唐 白瓷进入成熟期,瓷窖遍布南北,瓷器成为中华文明象征 宋 景德镇瓷都 元 青花和釉里红 明 斗彩和五彩瓷 清 粉彩和珐琅彩 古代官营手工业工匠的管理制度 ( 1)工匠来源 ( 2)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方式 ( 1)官营手工业 ( 2)私营手工业 (3) 家庭手工业 三、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 发展历程 ( 1)商朝: 职业商人、最早货币 ( 2)周朝: “ 工商食官 ” ( 3)春秋战国 ① 出现自由商人;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②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交换的商品多数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 • 货币品种不一; ( 4)秦汉 • 秦朝 :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统一车轨,发展交通 • 西汉:对内 “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 ,对外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 5)魏晋南北朝: 商业衰败 ( 6)隋唐 货币流通领域:柜坊、飞钱 ;城市布局:坊市制 ( 7)宋元: 坊市制度被打破 ;纸币;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 8)明清: 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④ 区域性商人团体 三、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城市 发展历程 2.货币 4. 政府政策 ①重农抑商政策 ②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 1)明初海禁,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 2)清初海禁, ① 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相关推荐
为法源于自然, 而 “ 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 , 所以也赋予所有人 “ 法 ” ; 自然界存在一些普遍的法 则 ,如 理性 、 自由 、 平等 、 正 义 等,这些原则 永恒不变 ,这些原则也 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 古罗马法学家 西塞罗 自然法 概念: 不是 具体的法律条文, 而是 一种法律观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提出: 西塞罗 (“自然法之父”) 地位: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昌起义 (时 、 人 、 意义 )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时 、 人 ) (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 ….) (3)土地革命 (内容、 作用 ….) 二 、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 中国为何要走“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根据地的巩固: (1)粉碎国民党的四次“围剿” (19301932) * (2)政权建设:成立 …… (1931 年 ) *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鸦片战争战败和 《 南京条约 》 及附件的签订 ——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和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的签订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进一步 加深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 《 马关条约 》 的签订 19世纪末的瓜分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 ——最终使中国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半殖化程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严复效法西方推行维新变法;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先进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 四、归结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想: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 屈辱史 ,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 抗争史 ,它告诉我们
• 于“微”处、“隐”处下功夫。 暮夜却金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wei)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积善成德: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H2SO4 H2O2 HNO3 HCl 请你将每组中不同于其他三种的一种物质挑选出来 , 并填写原因: (1)物质 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 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 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