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破隔离的坚冰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容摘要:
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 《母亲》插图 亚非拉文学 ( 1)印度: 泰戈尔 《 古檀迦利 》 《 新月集 》《 飞鸟集 》 ( 2)日本:川端康成 《 雪国 》《 千纸鹤 》 《 伊豆的舞女 》 ( 3)中国: 鲁迅 《 狂人日记 》 《 阿 Q正传 》 泰戈尔 ( 1861—1941)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 多才多艺,才华超人。 1861年 5月 7日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婆罗门种姓地主家庭,他的家庭是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 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 泰戈尔 泰戈尔与徐志摩 泰戈尔散文诗欣赏: 《 采果集 》 节选 泰戈尔 (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云朵对我说:“我这就消散。 ” 黑夜对我说:“我这就投入火红的朝霞。 ” 痛苦对我说:“我保持深深的沉默,如同他的脚。三、打破隔离的坚冰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三个阶段:ⅰ20世纪50年代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ⅱ
恩来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4)成果: 通过了 《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 ,形成 “ 万隆精神 ”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民族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 异: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同: ①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 的侵略 ②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③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5)意义: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三个月太极拳训练对中年人和老年人心率变异度、血脂肪以及
low frequency power • The spectral peaks ( Hz): total power Measurement (3) • The normalized highfrequency power ( highfrequency power / total power ) : vagal activity • The normalized lowfrequency
三、小调一小调概念:二小调的艺术特色:三
:经常用于商业性卖唱的小调。 时调影响较大的有: 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茉莉花调) 银纽丝调、无锡景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紫竹调 孟姜女调 (又叫“春调”、“梳妆台”、“十杯酒”、“尼姑思凡”) 特点: 流传广、影响大。 用其填词的民歌很多,内容丰富。 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 徵调式。 剪靛花调(剪剪花、靛开花) 特点: 具有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