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任教多年的初中思品教师,回顾他多年的教学经历,发出内容摘要:

义,懂得竞争、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种种误区 教学无目标。 “ 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等我来想 ”。 教学目标过于笼统,表述不具体明确,难检测。 教学目标不完整,忽视某些维度。 启示 教学目标要定位恰当。 教学目标要结构完整。 教学目标要突出学生主体。 教学目标要凸显针对性。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 (一)教学目标设计 《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 : 课程性质: 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理念: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计思路: 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初中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二)凸显过程、贴近生活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设计凸显过程、关注生活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 “ 基于 ” 、 四 “ 在 ”。 在个案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辩认观点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提炼观点 基于 情境 --突出生活 基于 案例 --提出问题 基于 活动 --强调体验 关于情境的创设 用语言描绘情境 用现代化手段再现情境 用活动表现情境 用幽默夸张情境 用思维推理情境 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教学情境的针对性 教学情境的适度性 教学情境的探究性 教学情境的启发性 科学性 —— 尊重客观事实,内容真实,比喻恰当, 用词合理,表达完整。 思想性 —— 具有针对观点和教育学生的双重作用。 典型性 —— 内涵丰富,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 冲突性 —— 引发多元的理解,激发学习者思想的碰撞。 趣味性 —— 具体、形象、生动,有较强的吸引力。 时代性 —— 时间上,源于现实生活,具有当代特色; 空间上,接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 关于案例的选用 讨论辩论活动 角色扮演活动 方案设计活动 感受体验活动 …… 关于活动的设计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用连线方式把下列行为和后果连结起来 主动把教室打扫干净 违法行为 ,要追究法律责任 故意砸坏信号灯 美化了教室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 把鞋印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