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内容摘要:
建设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 ( 4) 培训老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能。 ( 5) 加强管理与激励机制。 ( 6) 建立示范学科。 ( 7) 全面推进整合。 ( 8) 参与课题研究,开展校内,校际交流。 心得: 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线教师更应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掌握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建构主义 ——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 Inter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心得: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 6个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 ()。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 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 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
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创作信息作品。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培养目标 过程与方法方面 —— 核心素养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
规定 》 第十七条 三、审什么。 3 共性审计内容 《 规定 》 第十八条 科学发展观 决策 效益 廉洁 专门规定 《 规定 》 第十九条 兼任职务 四、怎么审。 1 领导、组织和协调 《 规定 》 第九条 第十条 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 规定 》 第十一条 联席会议办公室主要职责 《 规定 》 第十二条 四、怎么审。 2 审计计划制定程序 《 规定 》 第十三条 委托建议
和干部学院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 • 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 • 《 2020—202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 以及 《 关于建立干部学习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的意见 》 和 《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 》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和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 • 《
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 管理 职责 管理任务 管理要求 一 平 等 对 待 每 位 学 生 维护 学生 平等 入学 权利 , 落实招生入学方案 , 公开范围 、 程序 、 时间 、 结果 ,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 , 不以各类竞赛 、 考级 、 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 , 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不妨不分彼此一律照样做。 把额外的工作当做学习的机会 , 不会吃亏。 这是跟同事接近 ,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这些都是暂时现象 , 等工作环境熟悉 , 同事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为人作嫁 ” 的现象自然消失。 新人常犯的错误之二 讨厌不感兴趣的工作 把不感兴趣的事情做好,不仅能够丰富学识,提升修养,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我们应该勉励自己做好不感兴趣但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