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物理层关键技术介绍内容摘要:
天线+联合检测 • 智能天线的主要作用: – 降低多址干扰,提高 CDMA系统容量 – 增加接收灵敏度和发射 EIRP • 智能天线所不能克服的问题 – 时延超过码片宽度的多径干扰 – 多普勒效益 (高速移动 ) • 因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必须和其它信号处理技术同时使用 • 联合检测: -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值 - 同时处理多码道的干扰抵消 • 理论上 , 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相结合技术,可以完全抵消 MAI的影响,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量 25 动态信道分配 (DCA) 频域 DCA 频域 DCA中每一小区使用多个无线信道 (频道 ) 在给定频谱范围内,与 5 MHz 的带宽相比, TDSCDMA 的 MHz 带宽使其具有 3倍以上的无线信道数 (频道数 ) 时域 DCA 在一个 TDSCDMA 载频上,使用 7个时隙减少了每个时隙中同时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数量 每载频多时隙,可以将受干扰最小的时隙动态分配给处于激活状态的用户 码域 DCA 在同一个时隙中,通过改变分配的码道来避免偶然出现的码道质量恶化 空域 DCA 通过智能天线,可基于每一用户进行定向空间去耦 (降低多址干扰 ) 下述几种动态信道分配方法全面降低了相应的小区间干扰,从而使频谱利用率得以优化 26 动态信道分配 (DCA)(续 ) • GSM中的 DCA – 信道分配( channel assignment):半固定 – 信道选择( channel selection) • TDSCDMA中的 DCA 根据 TDSCDMA系统中的特点,参考 GSM系统的 DCA并加以改进、发展。 – 信道分配( channel assignment):动态 – 接纳控制( admission control) – 信道选择( channel selection) 27 动态信道分配 (DCA)(续 ) • 基本概念 TDSCDMA系统中: – 信道( channel):频率、时隙、码 – RU( resource unit):频率、时隙、码 – 基本 RU( basic RU): SF= 16的 RU 28 动态信道分配 (DCA)(续 ) • DCA与 TDSCDMA其他技术的融合 TDSCDMA系统中 DCA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 时域动态信道分配 • 因为 TDSCDMA系统采用了 TDMA技术,所以通过选择接入时隙来减小激活用户之间的干扰。 – 频域动态信道分配 • 因为 TDSCDMA系统中每个小区可以有多个载波(一到三个),所以把激活用户分配在不同的载波上,从而减小小区内用户之间的干扰。 – 空域动态信道分配 • 因为 TDSCDMA系统采用智能天线的技术,可以通过用户定位、波束赋形来减小小区内用户之间的干扰、增加系统容量。 29 动态信道分配 (DCA)(续 ) • 算法假设 – 单载波小区; – 上下行时隙采用固定的对称分布; – 所有实时业务不支持多时隙模式; – 上行、下行的 SF固定为 16 30 动态信道分配 (DCA)(续 ) • 动态信道分配的组成 – 慢速 DCA(把资源分配到小区) • 根据小区中各个时隙当前的负荷情况对各个时隙的优先级进行排队,为接入控制提供选择时隙的依据。 – 接纳控制 AC • 当一个新的呼叫到来时, DCA首先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的时隙,能否在该时隙为新呼叫分配资源。 在选择时隙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单独的时隙能够提供新呼叫所需要的资源, DCA将试图进行资源整合,从而为新呼叫腾出一定的资源(包括码资源、功率资源)。 – 快速 DCA(为业务分配资源) • 当系统负荷出现拥塞或链路质量发生恶化时, RRM中的其他模块(如 LCC、 RLS)会触发 DCA进行信道调整。 它的功能主要是有选择的把一些用户从负荷较重(或链路质量较差)的时隙调整到负荷较轻(或链路质量较好)的时隙。 31 动态信道分配 (DCA)(续 ) • DCA – SF动态分配 • 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 SF。 – 上行、下行时隙动态分配 • 通过动态改变时隙转换点来实现 – 小区之间频率动态分配(。td-scdma物理层关键技术介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