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工程专题项目启动会内容摘要:

( 1)项目组成员每人网上注册学习 1门慕课,争取拿到 1门慕课证书;( 5分) ( 2) 该课程的系列知识点微视频(每个录像时长一般不超过 10分钟),视频数量不低于该课程学时数;( 20分) ( 3) 翻转课堂教学时数占该课程总学时数的 70%以上 (提供每节课的翻转课堂课程教学设计。 ( 20分) 混合式 课程教学 项目主持人网上注册学习 1门慕课,争取拿到 1门慕课证书;( 5分) ( 1) 该课程知识点的微视频(每个录像时长一般不超过 10分钟)数量占课程教学时数的 50%以上;( 20分) ( 2) 有微视频的课程内容采用翻转式课程教学模式;其余内容采用其他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提供每节课的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 ( 20分) 协作探究式 课程教学 ( 1) 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探究体验”为特征的教学时数占课程教学总时数的 70%以上 (提供每节课的协助探究课程教学设计。 ( 40分) 其他创新性 课程教学 ( 1) 创新性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角色转变、考核方式、课程实践、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覆盖面 不低于 3个 )时数占课程教学总时数的 70%以上 (提供每节课的创新性课程教学设计。 ( 40分) (五) 结项标准内涵、打分表及等级标准 :结项标准给出 A级和 C级的基本内涵,处于 A级和 C级之间属于 B级,达不到 C级为 D级。 此表可作自评用,也可作专家打分用。 :总分为 100分, 80分以上(含 80分)为合格,可以结项。 80- 90分的课程需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改进,达到 90分以上为最终目标。 80分以下的课程,暂时不结项,待改革实践成果成熟,再申请结项。 评审指标的分值分 5分、 10分、 15分、 20分、 40分 : ( 1) 5分值分配: A为 5分, B为 4分, C为 32分, D为 01分。 ( 2) 10分值分配: A为 9- 10分, B为 7- 8分, C为 4- 6分, D为 03分。 ( 3) 15分值分配: A为 13- 15分, B为 9- 12分, C为 5- 8分, D为 04分。 ( 4) 20分值分配: A为 17- 20分, B为 13- 16分, C为 9- 12分, D为 08分。 ( 5) 40分值分配: A为 36- 40分, B为 30- 35分, C为 20- 29分, D为 019分。 (六)几个附件 说明: ( 1)本指标体系采取的是两级划分,一级指标是一些概括程度高的课程教学核心指标,二级观测点是对一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 ( 2)“教学内容”没有被列入本指标,是因为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焦点不是传递什么知识,而是如何传递知识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 3)“通用”二字是表明它适用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所有项目实施效果的检测。 一级 指标 二级 观测点 分值 层次水平 优秀 4分 良好 3分 一般 21分 不合格 0分 课前 预习任务明确 , 要求具体 , 资料齐备 4 课中 教学 目标 A 有价值 , 体现高期望 ( A1) 4清楚 、 具体 、 可操作 ( A2) 4 适合学生需要 ( A3) 4 全面 、 综合 、 深刻 ( A4) 4 明确考核内容和方式 ( A5) 4 教学 活动 B 设置教学情境 ( B1) 4 活动目标明确 , 与学习内容一致 ( B2) 4 小组活动 ( B3) 4 师生互动 ( B4) 4 活动与作业 ( B5) 4 教学 能力 C 清晰准确地交流 ( C1) 4 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 ( C2) 4 经常变换教学方法 ( C3) 4 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 、 思维 ( C4) 4 运用教学资源 、 技术 ( C5) 4 一级 指标 二级 观测点 分值 层次水平 优秀 4分 良好 3分 一般 21分 不合格 0分 课中 教学反馈 D 为学生提供反馈( D1) 4 教学反思( D2) 4 课堂评价( D3) 4 作业、考试与测验( D4) 4 教学组织与管理 E 有明确的课堂纪律( E1) 4 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 E2) 4 有效分配、利用课堂时间( E3) 4 组织与管理教学过程( E4) 4 课后 交流充分,解疑答惑、 批改作业及时 4 合 计 100 2. 四种课程教学类型结项标准内涵及打分表 ( 1) 翻转式课程教学 ( 2)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