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内容摘要:

售的存货总数量 =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 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成本 =本期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数量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加权平均 单位成本 = 100 6+200 7+110 8 100+200+110 = (元) 本期 A商品销售成本 =180 =(元) 期末结存的 A商品成本 =230 =(元) 毛利 =1800- =(元) ( 5)加权平均法 —— 移动加权平均法 —— 只要每次入库存货的单价与仓库库存的存货价格不一样,立马就计算一个加权平均价格; —— 该价格就是仓库存货下次被领用所使用的价格。 —— 确保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进行。 20 1年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2 1 期初结存 100 6 600 4 销售 20 8 购进 200 7 1400 15 销售 40 18 购进 110 8 880 25 销售 120 计量单位:件 总账科目:库存商品 明细科目: A商品 明细分类账 本期 A商品的销售成本 = 20 6 + 40 +( 120 ) =(元) 230 =(元) 毛利 =1800- =(元) 期末结存的 A商品成本 = 6 120 80 6 480 280 1880 240 350 230 (四)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对资产和利润的影响 计量 结果 计量 方法 本期可供销售总成本 计量结果 销售收入 毛利 本期销售 商品成本 期末持有 存货成本 个别计价法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 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 后进先出法 2880 2880 2880 2880 2880 1160 1350 1720 1530 640 450 1800 1800 1800 1800 具体分析: ( 1)在存货取得成本不同的情况下,同一存货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期末持有存货成本和本期销售存货的成本是不同的; ( 2)在 物价上涨 的情况下, FIFO销售成本低,导致期末存货(资产)价值高,毛利高; —— 双高。 (资产高、利润高) LIFO销售成本高,导致期末存货(资产)低,毛利低。 —— 双低。 (资产低、利润低) —— 加权平均法居于二者之间。 ( 3)在 物价下跌 的情况下, LIFO销售成本低,导致期末存货(资产)价值高,毛利高; —— 双高。 (资产高、利润高) FIFO销售成本高,导致期末存货(资产)低,毛利低。 —— 双低。 (资产低、利润低) —— 加权平均法 居于两者之间。 ( 4)在物价不变,且在不同时点取得的存货成本相同,则无能采用何种计价方法,其结果都是一样。 (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总是会发生变动。 另外,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企业管理当局也可能会通过计价方法的选择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固定资产计价 (一)固定资产及其特点 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 使用年限长 —— 单位价值高 —— 价值逐步转移与价值逐步补偿 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 主要问题: 原始价值确定 折旧计算 (二)固定资产原始价值计量 原始价值 =实际成本(历史成本) 为取得某项资产并使其达到可供使用状态为止所实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 如更新改造支出等资本性支出 —— 资本支出与收益支出划分。 (三)固定资产折旧价值计量 (Depreciation)的含义 ( 1)我国 固定资产因为使用发生磨损而逐步转移到产品成本或 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 2) FASB 折旧是“一种成本分配过程”。 —— 就是一个投资的回收过程。 ( 1)有形损耗 —— 实物损耗 ( 2)无形损耗 —— 价值贬值 应计折旧总额 =原始价值 — (预计残值 — 预计清理费用) 或 =原始价值 — 预计净残值 如文津楼 建造成本为 8000万元,预计清理残值收入 10万元,预计清理费用 200万元。 文津楼应计折旧总额 =8000( 10200) =8190万元 如企业一台设备 的购置成本为 100万元,预计清理残值收入2万元,预计清理费用 1万元。 该设备应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