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架空线路技术交底内容摘要:

部工程和特殊施工项目前,必须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 参加技术交底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安全用具进场后应进行检验,在每次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施工机具性能、状况良好,安全系数应满足要求,安全用具合格后方可使用。 现场使用配电箱均配有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刀闸及保险,配电箱要专人负责,禁止乱接电源。 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运输较集中,有些部位运输条件差,应加强车辆管理、驾驶人员及运输人员的安全和法规教育,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施工标志,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 栏 和警告标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交底人 接受人 6 技术交底 工 程 名 称 35kV 线路 适用工序 拉线安装施工 检 测 工 具 拉线安装施工 材料及规格 标准及规范 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3- 90 作 业 标 准 拉线安装采用UT 型线夹及楔型线夹固定安装拉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线尾侧,安装时不应损伤线股; B、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露出尾线长度为 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UT型线夹螺杆应露扣,露扣长度 30~ 50mm,双帽应并紧。 方 法 及 要 求 拉线安装采用紧线器收紧,与杆塔找正指挥相配合,安装前应先将UT型线夹丝扣涂以润滑剂; 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 拉线制作时应对称调节,且制作后拉线受力均匀,与拉线棒对直,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为 500mm,并与本线麻股、扎实; 尾线回头与本线应采用 10镀锌铁丝麻股、绑扎牢固,绑扎长度为 100~120mm;尾端与本线扎牢绑扎长度为 50mm 且不小于 10 圈,绑扎时应紧密无缝隙、无凹凸等现象且收口美观大方。 拉线与拉线棒应呈一直线; X 型拉线的交叉点处,应留有足够的间隙。 拉线对地夹角允许偏差为:对于 35kV 及以上架空线路不应大于 1176。 ;特殊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与安全 施工操作者, 尤其是特 种作业时 ,必须要作到持证上岗。 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促进操作者提高自身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在各分部工程和特殊施工项目前,必须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 参加技术交底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安全用具进场后应进行检验,在每次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施工机具性能、状况 良好,安全系数应满足要求,安全用具合格后方可使用。 现场使用配电箱均配有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刀闸及保险,配电箱要专人负责,禁止乱接电源。 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运输较集中,有些部位运输条件差,应加强车辆管理、驾驶人员及运输人员的安全和法规教育,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施工标志,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 栏 和警告标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交底人 接受人 7 技术交底 工 程 名 称 35kV 线路 适用工序 放线施工 检 测 工 具 钢板尺、钢卷尺 材料及规格 标准及规范 110~ 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3- 90 作 业 标 准 放线滑车的轮槽尺寸及所用材料应与导线或避雷线相适应,保证导线或避雷线通过时不受损伤; 轮槽底部的轮径当展放导线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采用镀锌钢绞线作避雷线展放时,其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与所放钢绞线直径之比不宜小于 ; 对于垂直档距较大,紧线受力所用的滑车应进行验算。 绝对禁止导、地线及滑车混用。 方 法 及 要 求 放线滑车的 使用,必须使用检验合格的滑车;滑车吊线采用钢丝绳进行,禁止使用铁丝代替滑车吊线; 放线过程中,对展放的导线及避雷线应认真进行外观检查,对于制造厂在线上设有的损伤或断头标志的地方,应查明情况,妥善处理。 全线路采用人力与拖拉机相结合的方式,边放边挂的方法进行放线时,应尽量减少导线与地面的磨损,确保导线光洁度; 所放导线需经过的跨越架必须经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 质量与安全 施工操作者, 尤其是特种作业时 ,必须要作到持证上岗。 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 ,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促进操作者提高自身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 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施工质量。 在各分部工程和特殊施工项目前,必须编制完整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 参加技术交底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安全用具进场后应进行检验,在每次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施工机具性能、状况良好,安全系数应满足要求,安全用具合格后方可使用。 现场使用配电箱均配有 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刀闸及保险,配电箱要专人负责,禁止乱接电源。 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运输较集中,有些部位运输条件差,应加强车辆管理、驾驶人员及运输人员的安全和法规教育,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施工标志,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 栏 和警告标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扎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交底人 接受人 8 技术交底 工 程 名 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