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组织设计--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灾后重建门诊综合楼抗震加固工程内容摘要:

埋或人员伤亡事故 ,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进行拆除作业时,楼板上严禁人员聚集或堆放材料,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结构或脚手架上操作,被拆除的构件应有安全的放置场所。 1拆除时对拆除物应采取有效的下落控制措施。 1拆除管道时,必须在查清残留物的性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 二、拆除施工方法 隔墙拆除 依据设计拆除本工程中部分需拆除的砖柱、墙、楼地 面砖及抹灰层等。 拆除前应会同设计、业主进行核对,确认需拆除的部位。 拆除时应在每个施工段自上而下逐段拆除,并做到及时清理工作面。 原饰面层拆除 1)施工准备:核对图纸 → 预留孔洞或外墙门窗口封堵 → 面层拆除清运 2)施工要求:在每个施工段自上而下由人工使用扁铲手锤逐段拆除。 同时清除基层表面的松动面层,露出坚实基层分段验收。 工作面上拆除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 室脚手架 本工程脚手架分为外脚手架和内脚手架。 外脚手架采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内脚手架为装修用工具式脚手架。 一、外脚手架的搭设顺序: 垫板 → 纵向扫地杆 → 立杆 → 横向扫地杆 → 第一步纵向水平杆 → 第一步横向水平杆 → 连墙件 → 第二步纵向水平杆 → 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二、外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根据本工程的层高,所以步高为。 立干间距为 ,并设扫地杆,离地面距离不大于 200mm,立杆距楼不大于 ,立杆必须搓茬布置,并同步内不许有两个接头,立杆与地面接触的部位用夯夯实,并用木方作为垫木。 节点处,严禁用铁线绑匝,严禁钢木混用。 必须在梁里预设,用 φ8作的 Ω行铁环,脚长为 10mm,外露为 150mm,作为连墙件的地锚,竖向间距为 ,水平间距为。 大角两侧必须设置剪力撑,与地面角度为 45176。 ,跨越立杆最大不大于 7 跨,剪立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 每层施工作业面必须及时维护,平网要及时架设,立网也要及时架设,架设立网时要用网绳绑扎,立网一定要采用标准建筑施工网,不许采用防尘网。 砌砖时一定要下锚,锚要对主节点,横杆一定要与锚连接牢固,横向水平杆与主节点连接,两连接扣件间距不大于 150mm,且横杆出卡扣距离不小于 100mm。 跳板用钢跳板,铺设采用搭接, 搭接接长不小于 200mm,且搭接节点必须在横杆上,每跳板出横杆不小于 100mm,搭接处跳板用直径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件上。 跳板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 120—150mm,至顶层往下每各 12m 满铺一层脚手板。 并设不低于 180mm 的挡脚板。 架空层顶设置平网,全用标准网线绑扎。 顶层立杆高出天沟 米,并把这高出 米绑上横栏杆,挂上小眼线网,做为维护。 钢脚手架立面布置图 ≤ ≥ 钢 脚手架剖面图 三、脚手架拆除 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结构造要求,及时清楚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并设专人看护,不许其它人接近作业区。 作业前不许喝酒,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向下进行,不许上下垂直交叉作业,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在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 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拆除时钢管、卡扣不允许直接向下扔,要经过上料口运出。 抹灰工作业区的跳、立杆、立网不许先拆。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时, 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架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拆除后的钢管,要堆放整齐,底下要用木方垫起来 300mm 高;卡扣要过数用袋子装好。 钢管和卡扣要用防锈漆涂刷。 四、注意事项 立杆接长时,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接头不得在同步、同跨内,错开距离不得小于 500mm;连墙件设置在主节点附近;脚手架外侧立面沿全高和全长设置剪刀撑;横向支撑:两端设置,中间每隔 6 跨设置一道,横向支撑沿高度方向呈之字布置。 在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装修用工具脚手架采用门架组装的里脚手架。 其具体形式为两个门架立杆纵向以交叉支撑连接(根 据施工空间的大小,采用不同长度的交叉支撑调节作业面的大小)在架顶水平面满铺脚手板形成作业面。 第三节 加固及维修 (一)植筋施工工艺 一、植筋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 → 材料准备 → 砼凿面 → 机械成孔 → 清孔 → 结构胶配制 → 注胶 → 固化 → 试验; 植筋锚固施工:在已凿毛的混凝土上用金刚石钻机、电锤等机械设备,按选定的参数成孔,并对孔壁进行处理后,注入配制的结构胶,然后植入准备好的钢筋,固化后达到植筋的要求。 材料准备 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 Φ1 Φ22和 Φ25㎜的钢筋,应注意下 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钢筋刷蘸 5%浓度的盐酸除锈,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凿面 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宽度和高度,对梁侧面、顶面及板面进行砼凿面,要求凿面轻锤、凿毛,并去掉松散颗粒,且凿面要用钢丝刷净,高压水冲清洗干净;以有利于新旧砼能够可靠的连结,保证新旧结构的整体性和良好的抗震性。 成孔 对需要锚固钢筋的地方弹线定位,并按已定孔位进行机械成孔;钻孔深度,按照施工参数确定,满足深度要求。 钻孔 时,边钻边取出砼,并用高压鼓风机将孔内粉尘清出孔外。 清孔 对成孔进行高压风处理,将孔内灰渣吹净,用烤棒烤干,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注胶植筋 结构胶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值计量调配,搅拌时避免水进入容器,按同一方向搅拌,容器内不得有油污。 调配时确保搅拌均匀、颜色一致,胶灌入孔内后将经处理的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多次,以使树脂与钢筋和混凝土表面粘结密实,并临时固定,在常温下 24h左右便可受力使用。 固化 7d 后结构胶完全固化,进行拉拔试验(无损伤检验),试验值达到设计要求后卸荷。 注胶48h 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8h 内不得对钢筋有任何扰动。 成型 植筋完成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其它工序 —钢筋绑扎、焊接、模板支设和砼浇筑工作;在砼浇筑时严格按浇筑方式施工;同时要保证预埋件和锚栓位置的准确、可靠。 二、施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植筋锚固的关键是清孔。 孔内清理不干净或孔内潮湿均会对胶与混凝土的粘结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无法达到设计的粘结强度,影响锚固质量。 确定合理的锚固参数,例如钻孔直径、深度。 胶体配制时计量必须准确,否则胶体凝结的时间不好控制,甚至会 造成胶体凝结固化后收缩,粘结强度降低;胶体配制好后应立即放入孔内。 注胶量要掌握准确,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过多,插入钢筋时漏出。 造成浪费或污染;过少则胶体不够满,造成粘结强度不够。 插入钢筋时要注意向一个方向旋转,且要边旋转边插入,以使胶体与钢筋充分粘结。 在施工前应对胶体的粘结强度以及胶与钢和胶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进行试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施工。 施工完毕后,抽样进行拉拔试验,检验拔力为每根钢筋强度设计值的 80%.具体试验结果详见附件。 钻孔前,应先对原结构中钢筋位置进 行测定,以免钻孔时对原结构钢筋造成损伤。 三、质量要求 结构胶必须有检验报告,必须掌握其相应的技术参数,实现确定钻孔直径、钻孔深度及钢筋外露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及相应的验收标准。 检验:在胶完全固化后,可对所植钢筋进行现场拉拔抽检,(自检或由质检部门均可)。 若抽检则取锚件设计值,不得拉到钢筋屈服值,因锚件还要利用;若模拟试验则拉到钢筋屈服值或锚件极限荷载。 测试结果只要达到或超过设计值,锚件洞口无明显变化,锚件位移很小,视为合格。 具体抗拔检测数量由甲方和监理确定。 (二)裂缝注胶施 工工艺 一、墙板裂缝的处理: 1、在墙体饰面凿除完成后,对墙板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墙板的裂缝部位、宽度、长度应做详细记录,以利于根据墙板实际裂缝大小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墙板上的可见裂缝按设计要求均采用灌注结构胶将裂缝处混凝土粘牢。 二、施工方法: 灌浆法施工。 应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预留进出口,借助专用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填满。 灌浆施工工艺流程:裂缝处理 → 埋设灌浆嘴、盒、管 → 封缝密封检查 → 配置浆液 → 灌浆 → 封口结束 → 检查。 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 方法可分为: 1)表面处理法:对于较细(小于 )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 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凿槽法。 对于较宽(大于 )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 “V”形槽,槽深与槽宽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 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封闭方法。 浆液配置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 及配置方法进行。 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按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