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输血科质量手册内容摘要:

量管理,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 管理承诺 院长承诺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证据。 ( 1)向全体工作人员传递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意识。 ( 2)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全员参与,共同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努力。 ( 3)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 ( 4)为临床输血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救治水平。 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输血管理。 作好临床用血计划,保证血液供应,提倡科学合理用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质量方针 临床输血质量方针:安全、准确、及时、有效。 ( 1)安全:确保血液安全和输血安全。 ( 2)准确:严格掌握输血适应征,科学合理用血。 ( 3)及时:做好用血计划,保证抢救用血。 ( 4)有效:达到输血目的,确保输血有效。 策划 质量目标 ( 1)输血科的质量目标为: ① 血液内外包装验收合格率 100%; ② 入库、出库记录完整率 100%; ③ 献血者血型( ABO 血型及 RhD 血型)复检率 100%; ④ 血库冰箱温度记录完整率 100%; ⑤ 血液在有效期内使用率 100%; ⑥ 各种耗材及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率100%; ⑦ 受血者身份确认 100%; ⑧ 血标本合格率 100%; ⑨ 血型定型试剂质检合格率100%; ⑩ 血型正、反定型检查率 100%; ○11血标本验收、交接、登记差错为 0; ○12 ABO血型及 RhD 血型鉴定差错为 0; ○13室内质控完成率 100%; ○14室间质评合格率 100%。 ( 2)临床输血相关科室的质量目标为: ① 《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完整率 100%; ② 《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 100%; ③ 输血前检查记录完整率 100%; ④ 输血记录完整率 100%;⑤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回收率 100%; ⑥ 医护人员取血、验收、交接、核对、登记差错为 0。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 1)临床输血在以下情况时需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 a)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及质量管理标准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资源配置、临床用血需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 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能覆盖的特殊事项等。 ( 2)策划的内容包括: a) 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并做出相关规XX 医院输血科 质量手册 CYEYSXKZLSC 6 定。 b)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配备的资源。 c) 对质量目标和科室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 d) 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其有效性。 e) 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要形成文件,如质量管理方案,质量计划等。 ( 3)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原则 a) 策划文件的编写执行《文件管理程序》,要符合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并与临床输血实现过程的策划协调一致。 b) 已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被利用,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 4)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 a) 各部门在执行中按照质量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质量主管部门。 b) 质量主管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总务后勤等部门配置相应的资源。 c)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在更改期间应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d) 策划所形成的相关文件,由质量主管部门负责保存。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和权限:临床输血管理结构见图。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见表。 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如下: ( 1)院长 a)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临床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相关制度。 b)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确保临床输血过程符合规定的要求。 c) 组织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批准质量手册,并领导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 d) 对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督促实施。 e) 任命质量负责人,并规定其职责权限。 f) 主持管理评审工作,确保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持续 改进。 g)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 ( 2)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质量主管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及临床输血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其主要职责: a) 实施国家政策和指南并监控血液的使用。 b) 决定在输血方面的政策和解决发生的问题。 c) 为贯彻落实有关输血规定制定本单位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d) 知道临床输血相关人员培训工作。 e) 监督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审核临床用血情况。 f) 调查与输血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或差错事故。 ( 3)质量主管部门 a) 协助分管院长或质量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建立和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b) 负责编制《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内审计划》、《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活动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组织实施现场审核。 c) 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并提供评审所需材料及督促落实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管理评审报告》。 XX 医院输血科 质量手册 CYEYSXKZLSC 7 d) 审核程序文件、管理型规程和技术性规程及相关表单。 e) 审核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和验证。 f)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 ( 4)输血科:输血科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科室,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需求量较大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医院应 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其职责: a) 负责血液验收、贮存、发放及输血相关检测。 b) 参与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 c) 指导临床输血。 d) 参与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教学及科研等工作。 e) 负责输血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 5)血库:血库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专业部门,年用血需求量较小的医疗机构应设置血库。 其职责: a) 承担血液验收、贮存、发放及输血前血液相容性检测。 b) 参与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 c) 负责血库质量管理。 d) 负责输血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 6)总后勤人事部门 a) 支持医院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 b) 提供符合要求的人力资源及培训资源。 c) 协助临床输血相关仪器设备采购、维修、计量器具检定及关键仪器校准、确认。 d) 负责输血科(血库)相关物资采购及库房管理。 e) 负责医疗废物、安全卫生、污水处理及其他后勤服务等工作管理。 ( 7)输血科(血库)主任或负责人 a) 在分管院长及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制定本科岗位说明书、管理性规程、技术性规程及质量评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b) 制定年度用血计划,定期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输血工作情况。 c) 定期向采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贮备一定数量的血液,满足临床用血。 d) 督促本 科室人员遵守医院的各项管理性规程,履行规定的职责,严格按照技术性规程操作。 经常进行医疗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e)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指导进修及实习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各级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f) 定期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政治素质及业务水平。 g) 及时解决本科室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如疑难或特殊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免疫血液学诊断等。 h) 督促科室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保存、统计及上报工作。 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 对科室所需耗材的增补应做到及时、 节约。 i)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了解用血情况,积极推广输血新技术,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参与疑难病例的输血会诊。 j) 通过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加强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质量控制。 通过向临床科室发放调查问卷,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k) 组织实施本科室承担的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等各项任务。 ( 8)输血技术人员 a) 上岗前必须经过输血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的卫生技术人员才能从事输血XX 医院输血科 质量手册 CYEYSXKZLSC 8 技术工作。 b) 在科主任或负责人领导下,负责贮血、发血、血标本签收、血型鉴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技术工作。 c) 协 助科主任或负责人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保存、统计工作,定期对科室仪器设备进行保养。 d)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性规程,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或负责人汇报。 e) 协助科主任或负责人做好本科室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指导实习和进修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f)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血,参与疑难病例的输血会诊。 g) 负责检验结果解释与咨询服务,见《检验结果解释与咨询服务指南》。 ( 9)值班工作人员 a) 检查并准备好当天所需使用的各种试剂及器材。 b) 负责接收、核对 并记录临床科室送来的受血者血标本及《临床输血申请单》。 c) 负责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及其他血型血清学试验(急诊优先)。 d) 配血合格后通知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取血,与发血者仔细核对,准确无误后共同签名方可将血液发出。 e) 根据临床用血及库存情况负责与采供血机构预约血液。 f) 负责接收采供血机构送来的血液,清点品种、数量,对血液外观、标签等进行核查,核对无误后签名、登记入库。 g) 血液入库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放置在专用冰箱的不同层或不同的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标识。 定期观察冰箱温度并做好记录。 h) 遇到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请资深技术人员协助解决。 质量负责人(管理者代表) ( 1)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并督促实施,向院长汇报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需求。 ( 2)策划内部质量审核工作,协助内审和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 ( 3)解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组织验证其效果,以保证符合要求。 ( 4)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培训,确保能胜任工作。 ( 5)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及血液报废监督管理。 ( 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对内、对外联系及第三方监审工作。 内部沟通:针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