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内容摘要:

构成违纪的主要部件除 CPU、系统总线 、 I/O 接口外,还有( )。 A. CRT B. 键盘 C. 磁盘 D. 内存( ROM 和 RAM) [解 ] D ( )。 A. 32 位长的数据 B. CPU 数据总线饿宽度 C. 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 数码的位数 D. CPU 地址总线的宽度 [解 ] D 判断题 1. 汇编语言就是机器语言。 ( ) 2. 所谓三总线就是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 ( ) 3. 计算机中所有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放的。 ( ) 4. 若 [X]原 =[X]反 =[X]补,则该数为正数。 ( ) 5. 补码的求法是:正数的补码等于原码,负数的补码是原码连同符号位一起求反加 1( ) 6. 无论是什么违纪,其 CPU 都具有相同的机器指令。 ( ) 7. 与二进制数 11001011B 等值的压缩型 BCD 码是 11001011B。 ( ) 8. 十进制数 378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时 1710H。 ( ) 9. 与十进制小数 等值的二进制小数。 ( ) 10. 二进制数 10111101111B 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时 FE5H。 ( ) 11. 如果二进制数 11111B~ 01111B 的最高位为符号位,其能表示 31 个十进制数。 ( ) [答案 ] 1.错 2. 对 3. 对 4.对 5 . 错 6. 错 7. 错 8.错 9. 错 10. 错 11. 对 1. 冯 •诺依曼原理的基本思想是( 1)和( 2)。 [解 ] ( 1)程序储存 ( 2)程序控制 2.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是 (1). [解 ] (1) 电子管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1)和( 2)。 7 [解 ] ( 1)硬件系统 ( 2)软件系统 4.计算机中所谓三总线包括( 1)、( 2)和( 3)。 [解 ] (1)数据总线 ( 2)地址总线 ( 3)控制总线 5.计算机系统中数据总线用于传输 ( 1) 信息,其特点是 (2)。 地址总线用于传输 ( 3) 信息,其特点是 ( 4)。 如果 CPU 的数据总线 与地址总线采用同一组信号线,那么系统中需要采用 ( 5) 分离出地址总线。 [解 ] ( 1)数据 ( 2)双向三态 ( 3)地址 ( 4)单向三态 ( 5)锁存器 6.计算机的软件可以分成两大类,即 ( 1) 和 ( 2)。 [解 ] ( 1)系统软件 ( 2)应用软件 7.在计算机中的负数以 ( 1) 方式表示,这样可以把减法转换为加法。 [解 ]( 1)补码 8.在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的存取、处理、传送都是以 ( 1) 形式进行的。 [解 ] ( 1)二进制编码 9.对于一个字节的带符号数可表示的最大正数为 ( 1) ,最小负数时 ( 2)。 [解 ] ( 1) +127 ( 2) — 128 10.一个 8 位二进制补码数 10010011B 等值扩展为 16 位二进制数后,其机器数为 ( 1)。 [解 ] ( 1) 11111111 10010011B 10001000B 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数真值为 ( 1)。 [解 ] ( 1) — 120 12.设机器字长为 8 位,已知 X=1,则 [X]原 = ( 1) , [X]反 = (2) , [X]补 = ( 3)。 [X+Y]补 = ( 3)。 [解 ] ( 1) 10010101B ( 2) 01001010B (3)11011111B 13.将十进制整数 4120 分别转换为相对应的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其转换结果分别为 ( 1) 、 ( 2) 、 ( 3)。 [解 ] ( 1) 1 0000 0001 1000B ( 2) 10030Q ( 3) 1018H X=107, Y=+74。 按 8 位二进制可写出: [X]补 = ( 1) ; [Y]补 = ( 2) ; [X+Y]补 = ( 3)。 [解 ] ( 1) 10010101B ( 2) 01001010B ( 3) 11011111B 15.若 X=128, Y=1,机器字长为 16 位,求: [X]补 = ( 1)。 [Y]补 = ( 2) ; [X+Y]补 = ( 3)。 [解 ] (1)FF80H ( 2) FFFFH (3) FF7FH 16.将十进制小数 转换为相对应的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其转换结果分别为 ( 1) , ( 2) , ( 3)。 [解 ] ( 1) ( 2) ( 3) 17.将二进制数 ,八进制数 ,十六进制 转换为十进制,结果分别为 ( 1) , ( 2) , ( 3)。 [解 ] ( 1) ( 2) ( 3) 18.一个二进制数 11111010B 转换成压缩的 BCD 码的形式为 ( 1)。 [解 ] ( 1) 250H 19.有一个 16 位的二进制数 0100 0001 0110 0011B,与它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 1) ,如果是压缩 BCD 码表示的数是 ( 2)。 [解 ] ( 1) 16739 ( 2) 4163 20.十进制数 255 的 ASCⅡ码,可以表示为 ( 1) ;用压缩型 BCD 码表示为 ( 2) ; 8 其 16 进制 数表示为 ( 3)。 [解] ( 1) 32H 35H35H (2)00000010 01010101B (3)0FFH 用 IEEE754 的单精度浮点格式表示成 ( 1)。 [解 ] ( 1) C210000H 简答题 1.简述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各自具有的特点。 如果某 CPU 的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采用同一组信号线,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地址总线分离出来。 [解 ] 数据总线的特点为双向三态,其总线位数决定 CPU 与外部一次传输的位数。 地址总线的特点为单向三态,其总线位数决定 CPU 对外部寻址的范 围。 如果某 CPU 的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采用同一组信号线,可以采用锁存器将地址总线分离出来。 ‘ (或称组合型) BCD 码。 什么是非压缩型(或称非组合型) BCD码。 [解 ]压缩型 BCD 码为一字节表示 2 位十进制数,如 :36H 表示 36。 非压缩型 BCD 码为一字节表示 1 位十进制数,其中高 4 位为 0。 如: 0306H 表示 36。 3.在计算机中常采用哪几种数值。 如何用符号表示。 [解 ] 在计算机中常采用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等。 为了明确所采用的数值,在相应数的末尾都采用对应的符号说明。 其中十进 制用 D 表示( DDecimal 可以默认不写), 八进制原为 Octonary,为避免与数字 0 混淆,用字母 Q 表示八进制,用 H( Hexadecimal)表示十六进制。 4.根据 ASCⅡ码的表示,试写出 0、 F、 f、 A、 a、 CR、 LF、$等字符的 ASCⅡ码。 [解 ] 字符 0 9 F f A a CR LF $ ASCⅡ码 30H 39H 46H 66H 41H 61H 0DH 0AH 24H 、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 1) 39 ( 2) 54 ( 3) 127 ( 4) 119 [解 ]( 1) 100111B 47Q 27H (2) 110110B 66Q 36H (3) 1111111B 117Q 7FH ( 4) 1110111B 167Q 77H 位、 16 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无符号数及补码的范围是多少。 [解 ] 8 位二进制无符号数表示的范围为 0~ 255,8 位二进制补码表示的范围为 128~ +127; 16为无符号二进制数表示的范围为 0~ 65535,16 位二进制补码表示的范围 为 32768~ +32767。 7.将十进制数 转换为二进制,小数保留四位。 [解 ] ,小数保留四位。 ( 1) (2) (3) [解 ] ( 1) ( 2) ( 3) 9.写出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 ,八进制数 的十进制数。 [解 ] = = = 、反码、补码的规则。 [解 ] 1)求原码的规则:正数的符号位为 0,负数的符号位为 1,其他位表示数的绝对值。 2)求反码的规则: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反驳吗为原码除符号位以外的各位取 9 反。 3) 求补码的规则: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反码在最低位上加 1。 11.用补码计算( 56) ( 17)。 [解 ] 此处运用补码加减运算公式 [X177。 Y]补 =[X]补177。 [177。 Y]补,令 X=56,Y=17,且 有: [X]原 =10111000B、 [X]反 =11001000B、 [X]补 =11001001B [Y]原 =10010001B、 [Y]补 =00010001B 则 [X]补 =11001000B +)[Y]补 =00010001B [XY]补 =11011001B 得 [XY]原 =10100111B=39。 [解 ] 进位为数据运算时的正常情况,其进位状态通过 CPU 中进位状态位的状态体现。 溢出为运算结果超出了所能表示的数据范围,数据侵占了符号位。 述进行有符号补码运算判断是否产生溢出的方法。 [解 ]判断溢出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1)双进位法: 2 个进位位分别为次高位向最高位的进位和最高位向进位位的进位。 如果两个进位均有或均无则无溢出。 如果两个进位中 1 个有进位而另 1 个无进位则一定有溢出。 2)同号相减无溢出,同号相加是结果符号与加数符号相反有溢出,相同则无溢出。 异号相加无溢出,异号相减时结果符号与减数符号相同有溢出,相反则无溢出。 14.用 8 位二进制补码进行计算( 56) +( 177),并判断出运算结果是否有溢出。 [解 ]令 X=56,Y=117 [X]原 =10111000B、 [X]反 =11001000B、 [X]补 =11001001B [Y]原 =11110101B、 [XY]反 =10001010B、 [Y]补 =10001011B 则 [X]补 =11001000B +) [Y]补 =10001011B [X]补 +[Y]补 =01010011B 得 [X]补 +[Y]补 =[X+Y]补 =01010011B,X+Y=[[X+Y]补 ]]补 =01010011B=+83 从上面运算式中可以看到,次高位向最高位无进位,而你最高为向进位位有进位,所以运算结果溢 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为正数,其符号与减数的符号相反,所以运算结果有溢出。 也就是( 56) +( 177) =173≠ +83,运算结果不正确,这是因为已婚算结果又溢出,也就是运算结果的数据位超出了所能表示的范围,侵占了符号位。 用 IEEE754 的单精度浮点格式表示。 [解 ] == 2 的 100B 次 尾数 L=01100110011001100110011B 阶码 =01111111B100B=01111011B 的浮点表示 =0 01111011 01100110011001100110011 B=3DB33333H 10 第 2 章 微处理器 学习指导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8086/8088 未处理的内部分为执行单元( EU)和总线接口单元( BIU)两部分。 执行单元负责完成指令的执行工作,总线接口单元负责完成预取指令和数据传输的工作。 两部分既相互独立工作,又相互 配合。 这种结构的优点为可疑实现流水作业,在执行指令同时取下一条指令,提高了微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8086/8088 具有 14 个十六位寄存器,包括: 8 个通用寄存器( 4 个数据寄存器 AX、 BX、CX、 DX, 4 个指针寄存器 SP、 BP、 SI、 DI), 4 个段寄存器( CS、 SS、 DS、 ES), 1 个指令指针寄存器 IP 和 1 个状态控制寄存器 FR。 每个寄存器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 1)4 个数据寄存器具有双重性, 可以存储十六位数据( AX、 BX、 CX、 DX),也可以拆成 8 个八位寄存器( AL、 AH、 BL、 BH、 CL、 CH、 DL、 DH)进行八位运算。 2) 16 位的状态控制寄存器 FR 中有 9 位有效位,其中 6 位是状态标志(进位状态位 CF、辅助进位状态位 AF、符号状态位 SF、零状态位 ZF、奇偶状态位 PF 和溢出状态位 OF), 3位是控制标志(中断允许、方向、单步)。 3) 1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