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2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为 L L 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 L1(L L3)、N、 PE。 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 35m。 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 ,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 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 直距离不得小于表 ;横担宜采用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表 ,方木横担截面应按80mm80mm 选用;横担长度应按表。 表 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m) 表 低压铁横担角钢选用 表 横担长度选用 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应符合表 的规定。 呆空线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 钢筋混凝土杆不 得有露筋、宽度大于 的裂纹和扭曲;木杆不得腐朽,其梢径不应小于 140mm。 表 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 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 1/10 加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在松软土质处宜加大埋入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直线杆和 15176。 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单 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 15176。 到 45176。 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176。 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 架空线路绝缘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1 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 2 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 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 3 根 的镀锌钢丝。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 30176。 ~ 45176。 之间。 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1m。 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应在高于地面 处装设拉线绝缘子。 因受地表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 ,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 撑杆与电杆的夹角宜为 30176。 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 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规定。 接衣线线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接户线的最小截面 表 接户线接间及与邻近线路间的距离 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 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 倍。 采用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 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 倍。 电缆线路 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 /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 N线;绿 /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 PE 线,严禁混用。 电缆截面的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 3 款的规定,根据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 压偏移确定。 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电缆类型应根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选择。 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 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 ,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 50mm 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体育馆场所及引 出地面从 高到地下 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倍。 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 1m。 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敷设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节架空线路敷设高度的要求,但沿墙壁敷设 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架空电缆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 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楼层不得少于一处。 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 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 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 器与电缆的选配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和 条要求。 室内配线 室内配线必须采绝缘导线或电缆。 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 (塑料 )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 PE 线相连接。 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室内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 ,铝线截面不应小于。 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大于 12m。 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 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 800mm;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 100mm,瓷瓶间距不应大于 ;采用护套绝缘导线或电缆时,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电器与绝缘导线、电缆的选配应符 合本规范第 条和 条要求。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路,其短路保护熔断器的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穿管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 倍。 8 配电箱及开关箱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设置 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配电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220V 或 380V 单相用电设备宜接入 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 30A 时,宜采用 220/380V 三相四线制供电。 室内配电柜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节的规定。 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 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 2台及 2台以上用电设备 (含插座 )。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 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配电 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他有害介质中,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裂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 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 2 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 ~ ,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 ,配电箱箱体网板厚度不得小于 ,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 理。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 ~。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 (含插座 )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 金属电器安装板与金属箱体应做电气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 (含插座 )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 N 线端子板和 PE 线端子板。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安装板绝缘; PE 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 N 线必须通过 N线端子板连接; PE 线必须通过 PE 线端子板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 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按本规范第 条要求配置并排列整齐;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和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 须通过 PE线端子板与 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的箱体尺寸应与箱内电器的数量和尺寸相适应,箱内电器安装板板面电器安装尺寸可按照表 确定。 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表 配电箱、开关箱内电器安装尺寸选择值。 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电器装置的选择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严禁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断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电器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当总路设置总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 当所设总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总断路器或总熔断器。 2 当各分路设置分路漏电保护器时,还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 当分路所设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设分路断路器或分路熔断器。 3 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并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 的隔离电器。 如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4 熔断器应选用具有可靠灭弧分断功能的产品。 5 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总配电箱应装设电压表、总电流表、电度表及其他需要的仪表。 专用电能计量仪表的装设应符合当地供用电管理部门的要求。 装设电流互感器时,其二次回路必须与保护零线有一个连接点,且严禁断开电路。 分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断路器、分路断路器或总熔断器、分路熔断器。 其设 置和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要求。 开关箱必须装设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 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或熔断器。 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 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开关箱中的隔离开关只可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量不大于 的动力电路,但不应频繁操作。 容量大于 的动力电路应采用断路器控制,操作频繁时还应附设接触器或 其他启动控制装置。 开关箱中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和动作整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和特性相适应。 通用电动机开关箱中电器的规格可按本规范附录 C 选配。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 GB 6829 和《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的要求》 GB 13955 的规定。 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 大于。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 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 ,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 30mA•s。 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 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 (电磁式 )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 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 (电子式 )产品。 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 (电子式 )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漏电保护器应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 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或连续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应逐月检测其特性,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漏电保护器的正确使用接线方法应按图 选用。 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 图 漏电保护器使用接线方法示意 L L L3-相线; N-工作零线; PE-保持零线、保护线; 1-工作接地; 2-重复接地; T。[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相关推荐
梯及其他构筑物,必要的详图索引号、标高等;表述内容单一的屋面可缩小比例绘制; 立面图。 立面图应重点标示饰面材料选型、分隔线及尺寸、空调室外机位、水落管,以及总高度、分层高度、屋檐、雨罩、花台、平台、门窗洞口等尺寸或标高。 初步设计阶段对立面设计没有作重点研究和确认的部分,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尽快提出方案与甲方协商确定,对外 立面风格、墙面选材、色彩搭配、饰材搭接、立面节点处理、阳台立面
六、投标文件的递交要求 投标文件份数及密封要求:投标文件两份(一正一副),用密封袋密封,密封袋上应写明投标项目名称、 投标人名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并加盖投标单位公章和法人章或法人委托人章。 投标文件的正本和副本均应使用 A4 纸打印。 投标人必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送达指定的投标地点。 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后送到的投标文件,将原封退还给投标人。 七、开标、评标和定标
准确绘出,用仪器放出拱顶设计高程。 定出开挖断面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 二、定位开眼 必须按设计炮眼正确钻孔,对周边孔和掏槽孔精度要求比其它眼要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 3~5cm以内。 三、钻眼 周边孔开钻时,钻杆保持水平,并平行于隧道中 14 轴线,稍外插 3o 角,开眼定位在轮廓线上,偏差不大于 5cm。 掏槽孔钻孔精度要高,误差在 3cm 之内,控制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
目质量情况。 在主要项目和一般项目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对允许偏差项目统计合格率,确定质量等级。 ,及时督促承包人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应按检验项目(主要和一般项目)及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要求对工程实体进行观察检查或量测,查验有关记录和报告,进行质量评定。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先进行自检。 在此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检查验收。 如监理工程师发现承包人没有先自检
沟。 乔灌木与地被种植 主控项目 乔灌木与地被植 物种植前应清除杂草,按设计要求添加基肥,基肥应为有机肥,并深翻 30cm,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 种植时苗木根部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应在基肥与根系之间铺隔一层厚度大于5cm的素土。 种植苗木应拆除捆绑土球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 乔、灌木栽植深度应符合植物生长要求,并应保证定植后在土壤沉降后树根颈与地表面等高。 花卉、地被种植深度为原土球深度
使用要求将底漆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底漆 滚刷在基层上,要求涂刷均匀、无漏刷。 具体步骤如下 滚涂上料前应先用水将滚筒湿润,甩干并压去多余的水份再蘸取涂料,蘸料时只须将滚筒刷的一半浸入料中,然后在匀料板上来回滚动几下,使涂料充分且均匀附着于滚筒,以滚筒含着的涂料不滴落程度为佳。 滚筒一次蘸料以一次 需要涂布面积为宜。 展料 目的在于将滚筒上的涂料先行在工作面上展开。 从左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