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广东省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b44-581-内容摘要:
沟。 乔灌木与地被种植 主控项目 乔灌木与地被植 物种植前应清除杂草,按设计要求添加基肥,基肥应为有机肥,并深翻 30cm,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 种植时苗木根部不能与肥料直接接触,应在基肥与根系之间铺隔一层厚度大于5cm的素土。 种植苗木应拆除捆绑土球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 乔、灌木栽植深度应符合植物生长要求,并应保证定植后在土壤沉降后树根颈与地表面等高。 花卉、地被种植深度为原土球深度;完成面以不露出土球为准,不得损伤茎叶,并保持根系完整。 个别快长、易生不定根的树种可较原种植线深5cm~ 10cm,竹类可比原种植线深 5cm。 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均衡,行道树及其 它行列种植的应主干对齐,相邻植株的规格应合理搭配,如高度、干径、树形近似,种植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 种植绿篱的株行距应均匀。 应将形态丰满的一面向外,按苗木高度、树干大小搭配均匀。 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种植时应按造型拼栽,深浅一致,造型满足设计要求。 花卉、地被种植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块状草皮铺种后,草块间隙不应大于 1cm,完成面应有合理的排水坡度。 一般项目 苗木运到现场应及时栽植。 当日不能种植的应及时遮荫保湿,并采取其它必要的养护措施。 多日不能种植的苗木要及时进行现场假植。 起吊小型带土球苗木时,应用绳网兜土球吊起,不得直接用绳索绑缚根颈起吊;起吊重量超过 1 吨的大型土球,应在外部套大绳操作。 树干被支撑处应有包裹物用于保护。 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坡式种植,应由上而下种植。 多品种混植时,应按先高后矮、先宿根后草花的顺序种植。 模纹花坛,应先种植图案的轮廓线,后种植内部填充部分。 大型花坛,宜分区、分块种植。 假山或岩缝间种植,应在种植土中掺入苔藓、泥炭等保湿、透气材料。 树木种植后应将土球四周的松土分层填实,使种植土均匀、密实地分布在土球的周围。 新植苗木应在当日浇透第 一遍水,种植后应在略大于种植穴直径的周围开窝蓄水。 种植苗木支撑物固定:行道树种植后应采用牢固的护树桩扶固,砼柱埋深应≥ 70cm,柱内侧间距视土球大小应 ≥ 80cm。 胸径 20cm以上绿化乔木,种植后应采取适当的扶固措施。 攀缘植物种植后应进行绑扎或牵引。 苗木固定物禁用易腐烂、外观差的材料。 草坪播种主控项目 草坪种植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选择不同的播种的类型。 播种时应先保持土壤湿润,稍干后将表层土耙细耙平;如选用撒播,要均匀覆土~ 后轻压,然后喷水。 播种后应及时喷水,水点宜细 密均匀,浸透土层 8cm~ 10cm 并保持湿润。 水生植物种植 主控项目 常用水生植物的适宜水深,应符合表 4 的要求。 4. 常用水生植物的适宜水深 植物种类 代表种类 适宜水深( cm) 沿生类 菖蒲 10 以内 挺水类 荷花 100 以内 浮水类 芡实、睡莲 50~ 300 漂浮类 浮萍、凤眼莲 不限 1. 注 :漂浮类水生植物的根不生于水底泥土中。 一般项目 水生植物种植可砌筑栽植槽或用缸盆架设水中,种植时缸盆应牢固埋入水底泥中,防止浮起。 栽植于流动区域的可增加必要的措施固定。 漂浮植物可从产地捞起移入种植 水面,自然漂浮。 种植后植物材料主控项目 种植后验收时植物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表 5 的规定。 5. 种植后植物材料质量指标 序号 项 目 种植后植物材料的质量指标 1 乔木 树干通直,树冠完整,树形端正,无缺冠,偏冠(除设计特殊要求外),树木生长势良好,叶色正常,无枯枝败叶及明显病虫害。 2 灌木 生长势良好,叶色正常,不脱脚叶,无枯枝败叶及明显病虫害。 3 花卉及地被植物 生长茁壮,幼芽饱满,高度整齐,根系发达,无损伤及明显病虫害,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疏密均匀。 4 草坪 草块尺寸一致 ,厚度不少于2 cm,无杂草,生长势良好,无明显病虫害。 5 水生植物 根茎发育良好,植株健壮,无明显病虫害。 养护分项工程 一般规定 本条款 () 城市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分项的施工和质量验收。 养护分项应按养护计划落实有关措施并做好记录。 绿化工程应按设计景观效果目标进行养护。 主控项目 绿化植物应恢复生势,生长良好。 开花灌木和开花的地被植物着花及脚叶整齐,无脱落。 草坪生长正常,叶色青绿。 植物成活率须达 95%以上,绿地中无黄土裸露,草地覆盖率达 95%以上。 按设计要 求或自然树形适度修剪,绿篱高度、宽度恰当,平整一致。 绿化植物应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保持施工范围内的植物无明显病虫害 植物种植后应定期施肥,保持植物长势良好。 草坪外观平整,边缘清晰、顺滑,无积水现象。 7 大树移植工程 一般规定 大树移植分部工程除应遵守本章内容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 6 章的相关内容。 大树移植前应对移植的大树品种特性、生长情况、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移植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 移植大树的主要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吊装和运输大树的机具必须具备足够的 承载能力,并有年审合格证,作业人员必须有上岗证。 大树移植应建立技术档案。 苗木挖掘分项工程主控项目 树木移植前须分期断根,修剪,做好移植准备。 树木移植的根部土球大小,应满足保证该树种成活的常规要求,包裹物须符合移植要求。 苗木迁移分项工程主控项目 须作迁移的树木应生长正常、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大树的修剪应根据移植季节、生长习性、绿化功能和绿化效果确定修剪方式和修剪量。 迁移前对病枯枝、徒长枝、内膛枝等均应进行修剪。 迁移前为了防 止工伤事故或损坏树木,应对需移植的大树进行必要的支护。 迁移前应标明树木的主要观赏面和阴、阳面。 移植大树在装运过程中,应将树冠捆拢,固定树干,防止损伤树皮或损坏土球。 栽植分项分项工程主控项目 树苗卸车时,土球应直接吊放种植穴内,并应将主要观赏面朝向安排妥当,拆除包装,覆土时分层填实。 种植覆土沉降后的深度应与原种植线持平并保持树干直立,而常绿树原种植线应高于地面 5cm左右。 大树移植后须架立支撑,保持树身牢固。 养护分项工程 主控项目 种植后应注意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面病虫害检测。 一般项目 大树移植后应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养护管理。 为促使大树恢复生长,宜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8 立体绿化分部工程 一般规定 立体绿化工程除应遵守本规范外,还须遵守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规定。 立体绿化分部工程除应遵守本章内容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 6 章和第 10 章的相关规定。 立体绿化不得影响建筑物的强度,不得妨碍道路桥梁管养和其他功能的需要。 天桥、立交桥的绿化施工,尚 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屋顶绿化的施工应尚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天桥、立交桥、墙体绿化子分部工程 园林给排水分项工程主控项目 栽植槽内的排灌系统和疏水层应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基础分项工程原材料的主控项目 种植土宜采用轻质肥沃的基质,以满足屋顶绿化等关于保水、透水、透气、供肥和轻量化的基质要求。 栽植分项工程植物种植的主控项目 苗木栽植的深度应以覆土至根颈为准,根系周围应压实。 有栽植盆的,土层表面应低于栽植盆沿 5cm~ 10cm。 植。[建筑]广东省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b44-581-
相关推荐
目质量情况。 在主要项目和一般项目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对允许偏差项目统计合格率,确定质量等级。 ,及时督促承包人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应按检验项目(主要和一般项目)及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要求对工程实体进行观察检查或量测,查验有关记录和报告,进行质量评定。 隐蔽工程验收程序,先进行自检。 在此基础上,方可通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检查验收。 如监理工程师发现承包人没有先自检
2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为 L L 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 L1(L L3)、N、 PE。 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 35m。 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 ,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 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 直距离不得小于表 ;横担宜采用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表 ,方木横担截面应按80mm80mm 选用
梯及其他构筑物,必要的详图索引号、标高等;表述内容单一的屋面可缩小比例绘制; 立面图。 立面图应重点标示饰面材料选型、分隔线及尺寸、空调室外机位、水落管,以及总高度、分层高度、屋檐、雨罩、花台、平台、门窗洞口等尺寸或标高。 初步设计阶段对立面设计没有作重点研究和确认的部分,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尽快提出方案与甲方协商确定,对外 立面风格、墙面选材、色彩搭配、饰材搭接、立面节点处理、阳台立面
使用要求将底漆进行稀释,将稀释后的底漆 滚刷在基层上,要求涂刷均匀、无漏刷。 具体步骤如下 滚涂上料前应先用水将滚筒湿润,甩干并压去多余的水份再蘸取涂料,蘸料时只须将滚筒刷的一半浸入料中,然后在匀料板上来回滚动几下,使涂料充分且均匀附着于滚筒,以滚筒含着的涂料不滴落程度为佳。 滚筒一次蘸料以一次 需要涂布面积为宜。 展料 目的在于将滚筒上的涂料先行在工作面上展开。 从左边开始
区范围的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分布图,图纸比例1/5000; 古城区用地使用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 古城区建筑现状图,包括建筑风貌评价、建筑建造年代、建筑质量评价、建筑高度现状情况等,图纸比例为1/5000; 古城区居住生活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 古城区道路交通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5000,标绘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范围;
案 ,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 再进行处理。 剔凿后的混凝土部位应将浮灰冲洗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再进行抹灰。 对于踢凿后需修补 4mm 以内的,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具体如下: 1)对于踢凿后需 修补 2mm 以内的:直接用聚合物砂浆进行修补,在修补之前应将基面抹灰清理干净,保证聚合物砂浆与墙体粘贴紧密,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现象。 2)对于踢凿后需修补 2mm 以外的:应分两次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