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药开发数量的 50 %以上。 而中国的医药企业科技力量要弱得多。 注重与医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借用“外脑”,成为现阶段企业解决创新源头的重要模式。 广泛利用外部资源,引进国外智力和技术成果,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集团建立广泛产学研联合,是鲁南制药提高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成立 5个联合所,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覆盖全国,以保证全国科技先进成果尽快为企业所用。 产学研联合提高了公司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保持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支撑了企业高科技发展之路。 鲁南制药在产学研合作中,不仅有项目协议层次的合作,更建立了合作的实体机构,合作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模式,使鲁南制药成为“产学研结合科技型集团化企业”。 1998 年,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鲁华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所”,成功的研制了米格列醇等生物工程项目; 2020 年又与山东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天然药物研究院”和“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所”; 2020年成立了“北京平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与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合办研究所,对西药进行联合研制开发,现已完成枸橼酸莫沙必利、酒石酸托特罗定、奥美拉唑、依那普利、阿奇霉素、阿克他特等 10 余个项目的技术创新工作; 2020 年控股成立了“重庆富进生物有限公司” ,共同研发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基因疫苗等。 ; 2020 年 3 月,公司国家重点试验室在费县奠基,现在已投入使用。 2020 年 4 月,与山东大学联合建立了“山大鲁南天然药物研究院”和“山大鲁南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所”; 2020年投资 2500 万元在山东大学西校区内建设山东大学鲁南制药科研大楼,建成后,将成为鲁南制药创新药物的研发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 这些合作研究机构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解决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难题,更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新产品开发、技术储备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另外,技术中心每年都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厂参观工作,协助本厂技术人员进行科研攻关。 (五)企业家作用突出 谈到创新必 要谈到“企业家”。 企业的技术创新,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家。 一项技术可以使一个企业很快的发展,但真正的长期发展必须要靠企业家。 一个处于创业阶段的好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成功的企业家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能想,能创新,敢于冒风险的品质和个性;第二,他应该大力支持技术创新;第三,要有凝聚人才,领导企业进行改革的能力。 在鲁南制药企业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核心作用。 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志全自 1987 年作为沂蒙山区第一个招标承包经营的企业家,当年贷款 2万元创业,十几年来,带领公司员工 ,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今天闻名全国的现代化综合制药企业。 鲁南制药企业发展早期阶段,规模和效益都欠佳,企业可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投入非常有限。 为走出困境,企业当时拿出了决定企业命运的数百万元资金买断了一项新产品。 这项决定当时并未得到大多数领导班子成员的认同,但赵志全总经义企业家特有的胆识,理力排众议,做出决策。 正是这项新产品,不仅使企业当年获利,而且至今仍然是盈利产品。 在这项决策过程中,显现出了企业家的敢于冒风险的品质和个性。 在以后的发展中,赵志全身兼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不断加大投 入,长期鼎力支持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赵志全同志 1956年生于山东费县, 1982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 1987 年任郯南制药厂厂长, 1990 年任山东鲁南制药厂厂长; 1994 年任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 11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 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高新技术企业家, 2020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0年由他主要参加完成的最新一代胃动力促进剂国家二类新药枸橼酸莫沙必利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由他主持完成的米力农的研究与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曾分别被省科委授予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位一次、二等奖第一位两次。 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为全国人大代表。 (六)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具有极为明显的高投入、长周期、高难度、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目前世界上每种药品从研发到上市的时间约为 15 年,耗资约 3 亿~ 5 亿美元,在 5000 个进入临床的化合物中,一般只有一个能够上市。 但为了企业的发展,世界各大制药公司仍加大了研发资金投入。 而在中 国,每年新药开发资金不到医药工业总产值的 2 %,2020 年,中国医药最强企业哈药集团的销售额不足全球最强医药企业辉瑞公司的 3%。 前些年,国家科技部委的科研扶持经费每年仅为七八千万元。 R amp。 D投入强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 研发风险让企业“裹足不前”,制约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鲁南制药在企业发展中选择了对科技高投入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研经费逐年增加。 1999 年投入 212万元(占销售额的 %)用于新产品研发,研发投入强 度居当年全国 29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第二位; 2020 年科研经费投入 11548万元(占销售额的 %); 2020 年科研经费投入 万元(占销售收入的 %)。 新落成的综合生产科研基地总投资达 7 亿元,是目前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生产门类最全、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基地。 这些资金投入基本靠自筹实现。 (七)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吸引,建造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也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源泉所在,其重要性已务用赘言。 对于一个依靠科技投入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尤为关键。 鲁南制药作为高科技 企业,一方面急需优秀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地处沂蒙山区,区域的欠发达,使鲁南制药在吸引人才方面却先天处于劣势。 人才队伍建设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此,他们采取了全方位的措施,引进、培养、稳定和使用人才。 第一,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 在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的过程中,鲁南制药引进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红、红外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为自主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试图通过良好的研发环境来吸引人才。 每个技术带头人都配有独立实验室,提供先进的实验仪 器。 目前已拥有 10 个博士实验室。 第二,引进、培养和使用相结合 鲁南制药集团实施了“人才工程”。 近几年已引进博士11 名,硕士 50名。 大中专毕业生占职工总人数的 80%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1320 人,占员工总数的 36%。 在内部培养技术骨干,培养基层科技人员,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公司与华中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工业大学等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