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维护检修手册内容摘要:

称 数量 备注 1 喷口拆卸工具 1 附属工具 2 触头拆卸工具 1 附属工具 3 手动拆卸千斤顶 1 附属工具 4 SF6 充气工具 1 附属工具 5 螺丝刀 1套 通用工具 6 M10— M24 扳手 1套 通用工具 7 棘轮扳手 1套 通用工具 8 棘轮扳头 1套 通用工具 9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9 老虎钳 1 通用工具 10 卷尺 1 通用工具 11 力矩扳手 M10— 1 通用工具 12 力矩扳手 M12— 1 通用工具 13 力矩扳手 M16— 1 通用工具 14 力矩扳手 M20— 1 通用工具 15 力矩扳手 M24— 1 通用工具 16 兆欧表 1 通用表计 17 试验台 1 通用设备 18 操作时间测量仪 1 通用设备 19 橡胶管 1 辅助用品 20 真空计 1 辅助用品 断路器检修用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使用位置 类别 a b c 1 低温润滑脂 暴露于空气中的一般滑动件 o o △ 2 接触润滑脂 触头滑动部位 △ 3 润滑硅脂 SF6 气体中的滑动部位 △ 4 密封胶 O型圈密封部位 △ 5 O 型圈 密封部位 △ 6 吸附剂 断路器内部 △ 7 酒精丙酮 用于清洗 △ △ △ 8 油漆 修饰性油漆 △ △ △ 9 动弧触头 灭弧室 △ 10 静弧触头 灭弧室 △ 11 喷口 灭弧室 △ 12 分、合闸线圈 弹簧操作机构 △ △ 13 SF6 气体 补充用 △ △ △ 14 旧布 无毛纸 用 于清洗 o o o 注:△: 根据检修要求必须要用 o: 必须品 a:巡视检查 b:定期检查 c:详细检查 10 5 主要维护工作 清洗 适用范围 本章节适用于浇注绝缘件和金属零部件的清洗。 浇注绝缘件的表面必须保持有很高的清洁度,并且,所有的金属零部件也必须进行彻底清洗。 不得附着灰尘及其它微粒。 清洗溶剂 清洗绝缘浇注件表面允许采用乙醇、丙酮。 注意: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呼吸到已经汽化了的溶剂。 消耗品 清洗绝缘浇注件表面应采用洁净的无毛擦拭纸或的确凉布。 每个浇 注绝缘件的表面都必须仔细擦洗干净。 清洗金属零部件表面应采用白的确凉。 在清洗绝缘件和金属零部件的表面时,应将这些规定的消耗品在清洗溶剂中沾湿,以保证能将零部件表面彻底清洗干净。 对于零部件的最终清洗,不能使用已经用过的脏布,只能用第一次使用的干静布。 气管内部清洗 每根气管可采用从两端吹高纯氮气的方法,清除其内部的脏物。 气体密封 适用范围 本节详细说明 SF6气体设备中使用“ O”型圈和气体密封胶实现 SF6气体对大气密封的操作过程及方法。 “ O”型圈的放置(见图 5) 密封圈密封槽密封面 图 5 “ O”型圈的放置 清洗密封槽和密封面,检查并确认没有刻伤痕迹和灰尘。 清洗时应当使用沾有酒精的清洁软布或无毛纸。 在密封槽内,要可靠地放置具有规定尺寸和材料的“ O”型圈。 11 对装法兰时,要确保“ O”型圈不被挤出。 使用气体密封胶(见图 6) 图 6 涂密封胶示意图 气体密封胶的使用方法 ( 1)一般来说,气体 密封胶不用于 SF6气体侧。 (可应用于直径小于Φ 40 的“ O”型圈的整个圆周) ( 2)在外部空气侧的整个法兰面上应当薄薄的涂敷一层气体密封胶 ,用以阻止雨水的浸入和防锈。 ( 3)在气体密封胶变硬之前应当完成装配(变硬 1mm 厚度,最少 1 小时)。 ( 4)在应用气体密封胶之前,要确认法兰面无任何清洗溶剂的沉淀物 ( 5)在涂敷气体密封胶之前要确认“ O”型圈及其密封槽清洁,无损伤。 其它注意点 ( 1)不要把其它润滑脂与气体密封胶混合。 ( 2)装配后要除去多余的气体密封胶。 ( 3)使用后要立即旋紧气体密封胶管 的盖子。 气体密封胶的使用过程示例 12 序号 使用步骤 图例 1 为了应用于狭窄区域,在适当的位置处切开附属的倾斜的喷嘴,使喷嘴适应胶管的顶部 2 清洗密封槽中的污物,擦去或待溶剂完全干燥。 3 用喷嘴把气体密封胶涂敷在外部空气侧的( a)区上。 4 用手指轻轻地抹平施加于( a)区气体密封胶 5 放置“ O”型圈 6 用喷嘴把气体密封胶涂敷在( b)区上。 空气侧( a) ( b) 13 序号 使用步骤 图例 7 用手指轻轻地抹平施加于( b)区气体密封胶 8 用手指把气体密封胶薄薄地从( b)区扩展到外部空气侧的整个法兰表面上。 填充 SF6气体 适用范围 本节适用于在安装或维修后,向设备内充气体的作业。 其过程一般包括抽真空、真空检漏和充 SF6气体。 (见图 7) 抽真空过程 连接从真空泵到设备气体入口的高压气管。 所用的气管和真空泵应当与被抽空设备的容积相适应。 检查确认真空泵旋转方向正确。 然后,开动真空泵。 抽真空到 1 乇( 1mmHg)( 133 帕)后,继续抽 30 分钟。 如真空泵停止运转,应当立即关闭真空泵上的阀门,检查并确定油是否存在逆向流动。 真空检漏 抽真空之后,立即关闭气体入口阀门并测量气室压力。 进行真空泄漏试验,要求在 4 小时内起始和最终压力差不超过 1 乇( 1mmHg)( 133 帕)。 如果压力升高大约 1 乇,则需要在抽真空到 1 乇,然后继续抽真 空 30 分钟,重复进行真空泄漏试验,已确定是否存在泄漏或是否存在潮气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