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_t162-20xx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检测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站终端设备 ( station level equipment) TCM自动验票机 (ticket checking machine) TVM自动售票机 ( ticket vending machine) 3基本规定 AFC系统检测配合工程建设阶段,可分为型式检测、出厂检测、安装检测、验交检测和日常检测五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样机设计在定型前,应通过型式检测方可投入批量生产。 2批量生产后,在出厂前应通过出厂检测。 3在现场安装后应通过安装检测。 AFC系统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81的有关规定。 4在验收或移交前,应通过验交检测。 5日常检査、维护时或应用软件在现场更新前,应进行日常检测。 、单机检测和联机检测三种。 AFC系统检测分类及其检测项目的内容要求应符合表。 表 检测项目 相关条文 型式检测 出厂检测 安装检测 验交检测 日常检测 车票检测 物理特性 ● 〇 - 〇 注 3 应用 ● 〇 - 〇 读写器检测 物理特性 ● 〇 〇 〇 注 3 应用 ● ● 〇 ● 单机 检测 通用 外观与结构 ● 〇 〇 〇 注 3 环境 ● 〇 〇 〇 电磁兼容 ● 〇 - 〇 安全 ● 〇 〇 〇 数据接口 、 ● ● 〇 ● 检测项目 相关条文 型式检测 出厂检测 安装检测 验交检测 日常检测 可靠性 ● - - 〇 AGM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BOM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TVM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AVM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TCM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PCA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ES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SC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LCC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ACC 功能 ● ● 〇 ● 性能 ● ● 〇 ● 联机检测 ● 〇 〇 ● 注 3 注 : 1.“ ● ” 表示应测的检测项目 ; “ 〇 ” 表示 宜 测 的检测项 目, 实际检测的简化形式可由相关方确定 ;“ - ” 表示可不测的检测项目 ; 目 及其对具体单机的适用性见本规程第 4章; 常检测的内容要求本表未作规定,实际操作中可参照本表其他工程阶段和实际检测需要确定检测内容。 工作条 件。 环 境条件包括 气 候条件、机械条件、电气条件和 其 他外部 环境条件 ; 工 作条件包括受试设备自身条件、数据和其他辅助要素。 本规程中,除另有说明,检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环境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 市轨道 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GB/T20907的相关规 定。 2受试设备应是完整的整机。 3AFC系统或设备涉及的工控 设备 、显示屏、打印设备、网络设备等标准化产品,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4车票、密钥、参数、应用软件、辅助设备或系统、检测辅助工具应按检测需要进行配备。 配 合检测的车票与密钥应符合设计要求。 5单机检测时,宜使用相关仿真系统或仿真工具配合检测 ; 联机检测时,宜全部使用真实设备作联机检测。 6所有检测辅助工具、辅助设备或系统必须通过符合性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检测辅助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仿真系统 : 能按设计要求模拟与真实 AFC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并对受试设备的接口数据,如报文、参数等传输和数据内容作出有效判断和校验,并能配合读写器制作满足各类测试场景需要的车票。 2) 性能检测辅助工具 : 应能模拟多节点、大数据 量 的并发环境,记录受试设备的性能指标。 3) 银行接口仿真工具 : 能按设 计 要求模拟与 AFC系统互联的银行接口,并能验证 AFC系统与银行系统间数据接口的正确性与合法性。 : 1对于单个检测项目,若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则认为该项目检测通过;若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则 认 为该项目检测不通过。 2对单个受试产品,若全部检测项目均通过,或参检各方明确的检测项目均通过,则认为该受试产品合格;否则,认为该受试产品不合格。 ,应作相应整改,并重新检测相关检测项目。 《计数 抽 样检验程 序 第 1部分 按接受质量限 (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 1检测文档应至少包括检测方案和检测报告。 2检测方案应在检测前按项目工程阶段及其具体检测目的 而 制定,用于指导检测准备和实施阶段的工作;检测报告应详细 记 录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信息。 3检测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1) 检测任务名称、检测范围和目的、计划时间、任务负责人和参与者、检测管理部门。 2) 检测条件要求、测试用例。 3) 抽样组批要求。 4) 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 4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 1) 检测日期、检测报告完成日期。 2) 各检测项目的检测过程记录、结果明细与汇总。 3) 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 检测结论。 5) 检测负责人和参与者签章。 4通用检测项目 、划伤、变形、污染、腐蚀等,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和磨损 ;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键盘、开关及其他控制部件的控制应灵活可靠;设备的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和结构检测应使用 目 测和尺 量。 AFC系统环境适应性检测项目应符合表。 表 通用检测项目 AGM BOM TVM AVM TCM PCA ES SC LCC ACC 温湿环境适应性 ● ● ● ● ● ● ● ● ● ● 防尘能力 ● ● ● ● ● ● - - - - 防水能力 ● ● ● ● ● ● - - - - 机 械 环境适应性 ● ● ● ● ● ● ● ● ● ● 电源适应能力 ● ● ● ● ● ● - - - - 后备电源 ● ● ● ● ● ● ● ● ● ● 注 : “ ● ” 表示适用的检测项目; “ - ” 表示不适 用 的检测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 GB/T20907的规定;在低温、高温和恒定湿热条件下设备应正常工作;低温、髙温和恒定湿热储存后不应对设备造成影响。 温湿环境适应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低温适应性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 2高温适应性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B: 高温》 GB/ 规 定。 3恒定湿热适应性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Cab: 恒定湿热试验》 GB/。 滴水不应对受试设备产生以下影响 : 引起结构的损害;内部渗水;影响功能、电气、 机械 、性能。 防水能力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 环境 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R: 水试验方法和导则》 GB/。 进入的砂尘不应对受试设备产生以下影响 : 活动部件卡死、摩擦活动部件、增加活动部件的质量而引起不平衡;危害电绝缘性、危害电性能、堵塞空 气 过滤器、降低热传导性能、干扰光学性能;诱发腐蚀或长霉、过热;磨损或腐蚀表面。 防尘能力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 工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L: 砂尘试验》 GB/。 ;设备 或 系统在规定的包装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损伤; SLE应能承受 工 作环境中的机械应力。 机械环境适应性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包装运输的机械环境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包装运输包装件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 2工作的机械环境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Ea和导则 : 冲击》 GB/、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Eb和导则 : 碰撞》 GB/、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 试验 Fc和导则 : 振 动(正弦)》 GB/。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GB/T20907对工作电压的规定。 电源适应性检测应明确待测电压和频率的组合,在每种电压与频率的组合下,进行功能检测,观察受试设备对电源的适应能力。 配置 后备电源;外部供电中断时,后备电源启动,持续工作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应在完成最后一笔交易后正常关闭;外部供电重新恢复时,后备电源应回到备用状态;外部供电异常不应影响受试设备工作;外部供电与后备电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后备电源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重新恢复供电检测方法 : 关闭受试设备电源或中断对受试设备供电,重新开启受试设备系统电源或恢复对受试设备供电;观察受试设备。 2不恢复供电检测方法 : 关闭受试设备系统电源或中断对受试设备供电,不再恢复供电;观察受试设备。 无线电 骚扰 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GB/T20907的规定。 无线电骚扰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9254中 A级的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 GB/T20907的规定。 谐波电流 骚扰 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 ≤ 16A)》 GB/。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GB/T20907的规定。 电磁敏感度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 》 GB/、《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 场辐射 抗扰度试验》 GB/、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 《电磁兼容 试 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 《电磁兼容 试 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 试 验》 GB/T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4943的规定。 IP31,其安全防护能力检测 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 ( IP代码)》 GB4208的 规定。 (I)通信规则检测。 链路会话规则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明确受试设备发送会话请求的触发条件、受试设备发 送会 话应答的触发条件、与受试设备存在链路会话的辅助设备或系统。 2应使用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或使用仿真系统 模拟 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 3会话请求检测方法 : 触发受试设备发送会话请求;观察 受 试设备的响应情况。 4会话应答检测方法 : 触发受试设备发送会话应答;观察受试设备的响应情况。 消息传输规则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明确受试设备发送消息的触发条件、受试设备能接收的消息类型、与受试设备存在直接消息传输的互联设备或系统、受试设备与互联设备或系统的消息交互具体流程。 2应使用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或使用仿真系统模拟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 3消息接收检测方法 : 向受试设备发送消息;观察受试设备的响应情况。 4消息发送检测方法 : 触发受试设备向互联设备或系统发送消息;观察受试设备的响应情况。 ;消息传输流程应至少包括参 数同 步流程、参数版本查询流程、软件更新流程、软件版本查询流程、时间同步流程、命令响应、状态监控、交易类消息传输及其他消息传输。 具体消息传输流程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明确具体消息传输流程及其触发条件、与受试设备存在直接消息传输的辅助设备或系统。 2应使用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或使用仿真系统模拟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 3检测方法 : 应按设计要求,触发特定的消息传输流程;观察受试设备与互联设备或系统的数据交互情况。 ,应以离线数据形式传输相关数据,当处于在线模式时,也可通过离线数据形式传输相关数据;系统或设备对导出的离线数据应作加密,离线数据不能被篡改;系统或设备对 导入 的离线数据应能正确解密并识别。 离线数据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2应使用与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或使用仿真系统 模拟与 受试设备互联的设备或系统。 3应明确受试设备的模式、离线数据的类型及其内容;应 准备 待 导入 受试设备的离线数据。 4离线数据导出检测方法 : 从受试设备导出离线数据到移动 存 储介。cjj_t162-20xx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检测技术规程
相关推荐
制在 15~ 300 mm。 ( 3)组装轨排 ① 检查轨枕与工具轨的垂直度,需要时进行调整; ② 使用扭矩扳手将扣件定位,并按规定扭矩拧紧螺栓,使钢轨与垫板贴合,弹条两端下沿必须压在轨脚上; ③ 检查扣件的完好性,损坏的应更换; ④ 检查并记录轨距,不合格时应予以处理。 ( 4)安装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 ① 螺杆调节器钢轨托盘 在 轨底 固定牢固 ,在每个轨排端的第一、二
器检验计划,负责组织贯彻执行。 制定主要容器的维护检修规程和容器改造、检验、修理及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 建立容器的登记、建档及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 组织容器事故调查,并按规定上报。 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容 器的定期检验计划和执行情况,以及容器存在的缺陷等情况。 对容器的检验(查)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技术考核工作。 容器的维护与管理 应注意检查是否固定牢固,容器上端不准放置重物品
fflux 岭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造林工程 afforestation of city 城市绿化 after air filter 二次空气过滤器 after cooler 二次冷却器 after hardening 后期硬化 after heater 后热器 after purification 后净化 age hardening 时效硬化 age
以安装在一台机器上,但是一定要设置独立。 西安软件测评中心 第 18 页 共 54 页 创建 CC工程 创建项目 创建并配置一个项目,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创建存放项目信息的仓库 创建包含开发者使用的文件集组件 创建基线,以便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开始其工作的文件版本 选择希望采取的开发策略 注意:创建新的项目应当以安装 CC 时使用的用户登录,其他用户才能正常使用该项目。 创建步骤: CC
; T为限时时隙,一般在通信原理中取 T=1; S/ N为功率信噪比; C 为信道容量。 这一公式指出一个限时 ( T)、限频 (B)、限功率 ( S)的连续白噪声高斯信道,其信道容量可以用 3个主要参量所决定的体积来表示。 当容量 C不变时, 3个参量之间可以互换。 这一辩证关系实质的揭示,为众多新型通信 体制的建立 11 打开了创新之门。 ( 2) 在 在移动通信中,信噪比 S/
是可以互换的。 总之,我们用信息带宽的 100 倍,甚至 1000 倍以上的宽带信号来传输信息,就是为了提高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即在强干扰条件下保证可靠安全地通信。 这就是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 第二节 扩频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处理增益和抗干扰容限是扩频通信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 一、 处理增益 G 也称扩频增益 (Spreading Gain) 它定义为频谱扩展前的信息带宽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