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2冷却水管道系统安装施工方案717cs内容摘要:

坡口每侧增宽约 2 毫米。 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 根部未焊透的深度不大于厚度的 10%且不大于 毫米,总长度不大于焊缝全长的 10%, TIG 打底的焊缝不允许有根部未焊透。 咬边深度不大于 毫米,焊缝两侧总长不大于焊缝全长的 20%。 内凹不大于 2 毫米。 9 外观检查合格后及时作好记录。 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如下表所示: 坡口形式 间隙 (mm) 钝边 (mm) 坡口角度 图 示 壁厚 t(mm) 3- 9 0- 2 0- 2 650— 750 926 0- 3 0- 3 550— 650 摘自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 形式和尺寸》 GB98688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焊缝边缘应圆滑过渡到基本金属表面,焊缝表面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接头类别 缺陷名称 质 量 要 求 Ⅰ 级 Ⅱ 级 裂 纹 不 允 许 表面气孔 不 允 许 每 50mm 焊缝长度内允许直径≤ δ,且≤ 2mm≥气孔 2个 表面夹渣 深≤ 长≤ ,且≤ 10mm 未焊透 不加垫单面焊≤ ,且≤ 缺陷总长在 6δ焊缝长度内不超过δ 咬 边 深度≤ ,焊缝两侧咬边总长≤焊缝全长的 10% 角焊缝厚度不足 ≤ +,且≤ 1mm ;每 100mm焊缝长度内缺陷总长度≤ 25mm 根部收缩 ≤ + ,且≤ ,长度不限 ≤ + ,且≤ 1mm,长度不限 角焊缝焊脚不对称 差值≤ 1+ 差值≤ 2+ 余 高 ≤ 1+,且最大为 3mm ≤ 1+,且最大为 5mm 表中 a— 设计焊缝厚度 b— 焊缝宽度 δ — 母材厚度 摘自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管道试压与清洗 冷却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和水冲洗,其具体要求如下: 冷却水管道试验压力规定: 查阅施工图纸可知 冷却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为 ,根据设计要求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故其试验压力应为 ; 试压时,应 按 系统b α t 10 进行。 管道系统试验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焊缝及其他在试验中应检查的部位未涂漆。 、吊架安装完毕。 ,并在周检期内,其精度不低于 ,表的刻度值为最大被测压力的 ,试验时压力表不少于 2块。 ,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管道水压试压、水冲洗 试验:管道 安装完毕后 ,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以水为介质进行 压力试验, 根据设计要求, 工作压力小于等于 , 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 ,且不低于 ,工作压力大于 , 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 加。 试验时按整个系统进行系统试压,试验压力以是 低点的压力为准,但是最低点不得超过管道与组成件的承受压力, 压力升至 试验压力后,稳压 10分钟,压力降不大于。 冲洗水流速不得低于。 水冲洗应连续进行,以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水目测一致为合格。 管道系统提交接收之前,所有装设在管道系统的过滤器均应检查,并彻底清洗处理。 管道系统试验应注意的事项 试验前应将不能参与试验的系统、设备、仪表及管道附件等加以隔离,安全阀应拆卸,加置盲板的部位应有明显标记和记录。 管道系 统试验前,应与运行中的管道设置隔离盲板。 试验过程中如遇泄漏,不得带压修理,缺陷消除后 , 应重新试验。 系统试验合格后,试验介质宜在室外合适地点排放,并注意安全。 试验完毕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管板,核对记录,并填写《管道系统试验记录》。 管道清洗注意事项 所有工艺管道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经冲洗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 因此,在强度试验合格后,应分段进行 冲 洗。 冲 洗方法应根据对管道的使用要求、工作介质及管道内表面的脏污程度确定。 冲 洗的顺序一般按主管、支管、疏排 管依次进行。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600mm的液体管道,宜采用人工清理,公称直径小于 600mm的液体管道宜采用水冲洗。 冲 洗前应将系统内的仪表加以保护,并将孔板、喷嘴、滤网、调节阀、安全阀、仪表、节流阀及止回阀芯等拆除或流经旁路,妥善保管,待吹洗后复位。 冲 洗前应考虑管 11 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度,必要时应予加固。 冲 洗时,管道的脏物不得进入设备,设备吹出的脏物一般也不得进人管道。 冲洗时,应用锤(不锈钢管道用木锤)敲打管子,对焊缝、死角和管底等部位应重点敲打,但不得损伤管子。 管道 冲 洗或酸洗后,管端应进行封闭,以确保管内不受污染。 管道 冲 洗合格后,应填写《管道系统吹洗记录》,除规定的检查及恢复工作外,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 管道系统最终封闭前,应进行检查,并填写《系统封闭记录》。 除锈、防腐施工 除锈及污物的清除 、来源、影响及清除方法: 类 型 来 源 对涂层的影响 清除方法 机械物(砂、泥土、灰尘矿) 在生产、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型砂打磨灰、毛刺和焊渣等) 使涂层不能与基体表面直接接触,涂层表 面粗糙,污物易剥落并破坏涂层,空气易渗透到钢材基层 一般用专用工具打磨,并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 矿物油、润滑脂和动植物油 在运输、加工及贮存过程中产生的 使涂层附着力严重下降并影响干燥,也使涂层的硬度和光泽降低 用碱液或有机剂清除干净 酸、碱、盐等化学药品 在运输、贮存及热处理时产生的 使涂层易起泡,并使涂层底漆与金属表面破坏,涂层附着力严重下降,在高潮湿条件下引起涂层脱落 用水或专用清洗 剂 清洗 旧涂层 为在加工和运输、贮存过程中防止锈蚀而涂的保养底漆 使涂层附着力下降。 外观不均匀、光滑 一般用碱液或有机溶 剂 清除 摘自 《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91 、除污 采用人工除锈(如采用钢丝砂轮除锈等)。 采取一切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诸如焊珠和焊渣或其它污物侵入管道系统中。 每个管道系统均须经过彻底的清洗,在每段管道清洗后及连接至其它管道前须在每段管道的末端紧密封盖,以防任何污物、水或其它外界物质进入管道。 除锈除污结果应符合规范及设计 规范 之要求。 12 防腐 用于钢结构和工艺管道涂装的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应具有如下的主要性能: ,应具 有较好的防锈性能和较强的附着力; ,除应具有一定的底漆性能外 ,还应兼有一定的面漆性能 ,每道漆膜厚度比底漆或面漆厚; ,应有较强的防腐蚀能力和耐侯、抗老化性能; 进行防腐涂料施工前,首先应对施工面进行除锈处理,根据设计要求的级别不同可采用人工除锈和机械 砂轮 除锈,达到除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使用涂料时,应搅拌均匀,如有结皮或其他杂物,必须清除后方可使用。 涂料开桶后,必须密封保存。 涂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面层应顺介质流向涂刷。 表面 应平滑无痕,颜色一致,无针孔、气泡、流坠、粉化和破损等现象。 在防腐蚀涂料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涂层层数及涂刷质量涂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涂层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无气泡、剥落、漏刷、反锈、透底起皱等缺陷。 施工配合 根据设计要求, 本 系统的部分支架由 其他施工 单位制作 和 安装, 而 本 系统的管道均由我司安装,这样就存在 着 两个单位的 之间 施工配合问题,一旦配合不好,将会给 现场的 施工 造成很大的被动 , 甚至 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故施工时,应加强 与 业主、总包、监理及其他 各施工单位之间的 配合和 协调。 1 编制依据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 的“亚洲铝业工业城铝板带厂 项目 ”施工图 (冷却水系统) 及技术规格书; 国家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的有效版本和技术文件;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质量体系管理文件》。 1验收规范 ( 选用但 不限于 此 )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2202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 GB5023698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72312020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502529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493 《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91 1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81631999 《压力表安装图》 01R405 《管 道穿墙、屋面防水套管安装》 01R409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2991 《室内管道支吊架》 05R4171 《温度仪表安装图》 01R406 1施工资料整理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各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安全交底记录、各种安装检验检测记录、各道工序的中间验收和交接记录,并由专人整理后向监理单位报验,经签证确认后再进行归档保管,待工 程竣工后,移交业主和相关单位存档。 各种施工资料的整理要分系统、分类别、分专业进行。 施工资料作为施工过程的全程记录,应真实、及时、具有代表性。 各种施工资料文件的收发、保管应由专人负责,各种施工资料文件的变更要及时标注,并要求附有变更说明。 施工资料的记录、整理、签收、保管、归档要形成制度化、程序化。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 本 系统管道的安装进度在本工程总的进度计划框架下组织施工。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组织 技术 措施 按照系统工程管理的方法 ,运用网络技术,强化组织协调,对整个 系统的施工进度 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施工 进度计划,做到当天事当天完,实行奖罚挂钩,使工期处于可控制中。 提前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为保证按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从组织上起到保证。 进场施工后 迅速编制各单项施工方案、技术文件、施工顺序、工艺要求、工期要求、质量安全措施。 编制月、旬施工计划,并以旬计划为重点,严格计划管理。 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清施工图纸、技术文件、施工顺序、工艺要求、技术关键、工期要求、质量安全措施等。 通过下达班组任务单,使工地作业计划 与班组作业任务相衔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14 机具措施 确保进入现场的设备都性能优良、状况良好。 材料供应措施 编制准确详细的材料计划和采购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