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内容摘要:

查摸底。 工作内容:各部基本状况调查,包括生产特性、工艺技术要求、主要产品及主要原、辅 材料的特性、产量、年消耗量、主要生产工艺过程、企业职工人数、生产工人数、生产工人人员组成(合同工、农民工、临时工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各单位职业病发病情况、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配置使用情况等。 宣传发动阶段 工作目标:进一步扩大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面,切实提高公司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公司形成良好的职业卫生氛围。 责任单位:由公司委托安全管理部牵头,公司各分厂、部室牵头。 工作内容: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和学习讲座,组织公司和各分厂、部室领 导深入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充分利用专栏、墙报、标语等各种宣传载体和方式进行宣传,使《职业病防治法》人人皆知;敦促各分厂、部室严格按相关卫生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履行控制职业危害的义务,保障职工“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与安全的合法权益”。 重点整治阶段。 6 工作目标:全面排除职业病发病隐患,严肃处理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行为,规范技术操作,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努力控制群体性职业病和中毒事件发生。 责任单位:由公司委托安全管理部牵头,各分厂、部室配合,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 一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组织成立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组,制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计划、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台帐;二是按照《职业病危害分类目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及时向职业病防治主管部门(县安监局)进行申报;三是对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分厂、装置进行职业卫生监测和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四是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和职工工伤保险。 公司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安排其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定期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 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公司建立一人一档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公司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五是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机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