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连续重整安全技术问答(印刷版)内容摘要:

压把、压杆、弹簧、喷嘴、 密封圈、虹吸管和安全梢等。 “ 1211”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分子式为 CF2ClBr),是一种低毒、不导电的液化气体灭火剂。 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略带甜味的气体,比空气重 5 倍。 “ 1211”灭火剂与火焰接触时,受热产生溴离子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氢基化合,使 燃烧火焰中的链锁反应停止,致使火焰熄灭,同时兼有冷却、窒息作用。 因此,“ 1211”灭火剂仅适用于扑灭易燃、可燃气体或液体、一般可燃物 ( 如纸、木材、纤维 )以及易燃固体物质的火灾。 不宜使用扑灭含氧 的化学药品、活性金属以及金属氢化物火灾。 使用时,将手提式“ 1211”灭火器拿到起火地点,手提灭火器上部 (不要颠倒 ),用力紧握压把,开启阀门,储存在钢瓶内的灭火剂即可喷出。 灭火时,必须将喷嘴对准火源,左右扫射,并向前推进,将火扑灭。 如果遇零星小火时,可重复开启灭火器阀门,点射灭火。 手提式“ 1211”灭火器应放在干燥的地方。 每半年要检查一次灭火器的总重量,如果减少十分之一时,应灌药充气。 944.简述干粉灭火机的结构、灭火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干粉灭火机由两 部分组成,一是装有碳酸氢钠等盐灯和防潮剂、润滑剂的钢筒;二是工作压力为 MPa/cm2 的二氧化碳钢瓶, 钢瓶内的二氧化碳是作为喷射动力用。 干粉喷出,盖在固体燃烧物上,能够构成障碍燃烧的隔离层; 而且通过受热,还会分解出不燃气体,烯释燃烧区域中的氧含量; 干粉还有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作用,灭火速度连续重整技术问答( 3) 安全技术 12 快。 使用时,在离火场几米远时,将灭火机立于地上,用手握紧喷阻胶管,另一手拉住提环,用力向上拉起并向火源移近,这时机内就会喷出一股带大量白色粉沫的强大气流。 干粉灭火机适用于扑灭油类,电气设备和遇水燃烧的物质,存放处保 持 35℃以下,钢瓶内 CO2 不少于 250 克,严防漏气失效,有效期为 4- 5 年。 945.简述一般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 ? ① 气体着火:立即切断气源,通入氮气、水蒸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机,用湿石棉布压盖,必要进停车处理; ② 油类着火:使用泡沫灭火机效果最好;油桶、贮罐、油锅可用湿石棉袋、石棉板覆盖,禁止用水扑灭; ③ 电气着火:使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应先切断电源,禁止使用水和泡沫灭火机扑灭; ④ 木材、棉花、纸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机、水; ⑤ 文件、档案、贵量仪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和 “ 1211”灭火机扑灭。 946.生产装置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 当生产装置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一般情况下,在场的全体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将其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有效地控制其发展,待专业消防队到达现场后 ,及时扑灭火灾。 ① 应迅速查清着火的部位、着火物质及物料的来源,及时关闭阀门,切断物料,这样做便可有效地控制火势,利于灭火。 这是当事人和在场人员必须首先采取的关键性措施。 如果不迅速切断物料来源,火是很难扑灭的,尤其是气体可燃物料。 ② 带有压力的设备泄漏着火后,物料不断喷出。 此时,除立即切断进料外,还应立即打开泄压阀门,进行紧急放空;同时将物料放入火炬或其它安全部位,火势可因此减弱,便于扑灭。 ③ 根据火势大小和设备、管道的损坏程度,现场当班人员应迅速果断做出是否需要全装置切断进料以进行紧急停工,或局部切断进料进行局部紧急停工的决定。 如果火势很大,一时又难以控制 ,加之设备管道受损严重,即便火扑灭后,也无法维持正常生产, 此时,应尽早停工。 这样可以减少损失,而且有利于火灾扑救。 ④ 装置发生火灾时,除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积极扑救外,同时应立即打火警电话报告消防队,以便及时 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报警早,损失小”。 在报警时要沉着,以免拨错电话号码影响时间 ,讲清着火单位、部位和着火物质,最后报告自己的姓名,以便准确到达火场。 ⑤ 装置发生火灾后,车间领导和当班班长应根据火势,利用装置内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迅速组织人力进行扑救,若火势不大,应奋力将其扑灭;若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则要以防止火灾蔓延为主。 如防止装置之间、楼层之间、泵房之间、以及操作室 、配电室、排水沟和下水井等的蔓延。 ⑥ 装置着火,专业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出动赶赴火场。 为在扑救过程中不发生失误,生产 装置的负责人或了解情况的生产工人,应主动向消防指挥员介绍情况,说明着火部位、介质、温度、压力和已经采取的措施。 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情况十分紧急,上述各项工作应同时进行,万万不可贻误战机。 连续重整技术问答( 3) 安全技术 13 947.人身着火时应如何扑救 ? 当人身着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人身着火的自救:一般情况下,当衣服着火时,如果不能立即扑灭,防止烧伤皮肤,则应迅速将衣服撕脱掉。 若着火面积很大,来不及或无力解脱衣物,应就在打滚,用身体将火压灭,且不可跑动,否则风助火势,便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当衣服着火,就地有水灭火效果会更好。 如果皮肤 被烧伤,要防止感染。 ② 如果人身上溅上油类着火,其燃烧速度快,火苗较长,温度较高,人体的裸露产分如手、脸和颈部等也会被烧着。 尤其在夏季,衣服单薄,一里着火便会直接烧到肉体。 在这种情况下,伤者精神过度紧张而不能自救,因疼痛难忍便本能地以跑动来逃脱。 发生此种情况,在场的同志应立即制止跑动或将其按倒,可用毛毡、 海草、石棉布或棉衣、棉被等,用水浸湿盖在着火人的身上,使之空气不足而灭火,也可使用 1211 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不要对面部 )。 女同志身上着火,也不要有其它顾虑,该脱衣服的应立即脱掉,不得迟疑,以减轻伤者 痛苦。 ③ 化纤衣服着比布料衣服着火危害更大。 它不但燃烧速度快 ,而且容易粘在皮肤上,给治疗带来困难,给伤者增加更大的痛苦。 在危险场所穿、脱化纤衣物,会因静电放电造成爆炸着火事故。 因此,从事石油化工生产的企业,上班时不宜穿此类服装。 ④ 在现场抢救烧伤患者,应特别注意保护烧伤部位,不要将皮肤碰破,以防感染。 尤其对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因伤势过重会出现休克。 此时,伤者的舌头容易收缩而堵塞咽喉,发生窒息死亡。 在场人员应将伤者嘴巴撬开,把舌头拉出,保证呼吸畅通。 同时用被褥将伤者轻轻地裹起,送往医院治疗。 948.引起电动机着火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引起电动机着火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电动机过负荷运行:如发现电动机外壳过热,电动机电流表所指示超过额定电流值,说明电动机已超载,必须迅速查明原因。 请注意,如果电网电压过低,电动机也会产生过载 !当电源电 压低于额定电压 80%时,电动机的转矩只有原转矩的 64%,在这种情 况下运行,电动机就会产生过载,引起绕组过热,烧毁电动机或引 起周围可燃物着火。 ② 电动机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 (碰壳 ):由于金属物体或其 它固体掉进电动机内,或在检修时绝缘受损,绕组 受潮,以及遇到过高电压时将绝缘击穿等原因,会造成电动机的相间短路或接地。 ③ 电动机接线处各接点接触不良或松动:接触电阻增大引起接点发热,接点越热氧化越迅速,接触电阻越大发热越严重。 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将电源接点烧毁产生火花电弧,损坏周围导线绝缘 ,造成短路,同时可将周围易燃易爆物品引燃引爆。 ④ 三相电动机单机运行:危害极大,轻则烧毁电动机,重则引起火灾。 ⑤ 机械磨擦:电动机在旋转过程中存在着轴承磨擦。 轴承最高允许温度是:滑动轴承不超过 80℃,滚动轴承不超过 100℃,否则轴承会被磨损。 轴承磨损后使转 子定子互相磨擦发生扫膛。 这时,磨擦部位温度可达 1000℃以上,而使定子和转子的绝缘破坏,造成短路,严重时可产生火花电弧。 ⑥ 电动机接地不良:电动机正常运行时,机壳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如无可靠的接地保护,电动机外壳就会带电,万一操作人员不慎触及外壳,会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连续重整技术问答( 3) 安全技术 14 949.电气火灾的特点是什么 ? ① 带电:电气设备着火后,着火之处很多电气设备是带电的。 扑救电气带电设备的火灾,存在着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危险。 ② 带油:许多电气设备着火时是绝缘油在燃烧,如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等,其本身充有大量 的绝缘油。 油受热后可能发生喷油和爆炸事故,进而扩大火灾范围。 扑救带油电气设备火灾时应特别注意这个特点。 所以,在扑救电气火灾时,应按起火场所的具体情况作特殊规定。 950.扑救电气火灾时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 扑救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① 防止带负荷拉刀闸。 切断高压电源时,应先切断油开关, 然后再切断隔离开关。 切断低压电源时,应先切断磁力启动器后再拉闸刀开关,以免引起弧光短路,扩大火灾事故范围。 ② 火灾发生后,由于潮湿及烟熏等,电气设备绝缘已受损, 所以操作时应用绝缘工具操作。 ③ 选好切断电源点。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若在夜间切断电源,应考虑临时照明电源问题。 ④ 若需剪断电线切断电源时,应注意非同相电源应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剪断电线部位应选在有支撑物支撑电线的地方,以免电线剪断后掉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或触电事故。 ⑤ 切断电源时,如需电力产门或其它部门配合,应迅速用电话联系,报告情况,提出断电要求。 951.扑救电气火灾时的特殊安全措施有哪些 ? 扑救火灾时,为了争取灭火时间,如来不及切断电源灭火 ,或因生产需要不允许断电,这时需要带电灭火,必须注意以下几 点: ① 带电体与人 体保持一定距离,室内应在四米以外灭火,室外应在八米以外灭火。 ② 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进行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超过 45 度角,以防导线断落伤人。 ③ 如遇带电导体断落地面,要划出一定警戒区,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④ 带电灭火应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 121二氟二溴甲烷或干粉灭火器。 ⑤ 用水枪带电灭火时,持者应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水枪嘴应有接地线。 操作人员可穿均压服。 952.触电后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 触电后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切不可惊惶失措,束手无措策。 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然后根据触电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人触电后,会出现精神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跳停止等症象。 如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不应认为是死亡,而应看作是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 一般来说抢救越快,救活率越高,如果触电后 12 小时以上者,救活者可能性很小。 现场急救方法是人工呼吸法连续重整技术问答( 3) 安全技术 15 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在医生指导下可慎用肾上腺素。 因为肾上腺素有使停止跳动的心脏恢复跳动的作用,即使出现心室颤动变动 粗的颤动而除颤,但如果心脏已跳动者则不能使用。 只有在证实心脏确实停止跳动时, 才允许使用肾上腺素。 如果在触电的同时发生外伤伤口出血,应予以止血。 为了防止伤口感染,最好予以包扎。 其他对症处理。 953.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 防止人身触电是安全用电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学界有大量试验证明,人体通过电流后,首先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剌痛和麻木, 随后会出现不自觉的肌肉收缩。 这时触电者往往会紧握带电体,而不能自主地摆脱电源。 此外,肌肉收缩时,胸肌、隔肌和声门肌的强烈收缩会阻碍呼吸,进而使触电者窒息死亡。 一般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电伤和电击伤两种。 电伤:指电流以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流引 起人体外部的烧伤等。 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乃至危及生命。 人体触电绝大部分是电击伤。 电击伤程度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电流持续时间,电压高低 ,触电者本身的电阻及触电者本身的健康状态等因素有关。 954.什么叫静电 ? 当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磨擦或紧密接触迅速分离时, 由于它们对电子的吸引力大小各不相同,就会发生电子转移。 若甲物失去一部分电子而呈正电性,则乙物获得一部分电子而带上负电性。 如果该物体与大地绝缘,则电荷无法泄漏,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呈相对静止 状态,这种电荷就称静电。 955.静电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 ① 磨擦起电 A、喷射带电。 当有压力的液体从喷嘴或管口喷出,与空气高速磨擦,又快速分成许许多多小液滴,而成雾状,这雾状滴就带有大量静电。 B、液体冲击带电。 油品由罐顶部注入槽内时,装油的冲击引起飞沫、汽泡和雾滴,也会造成静电的产生。 C、液体沉降带电。 如非纯净的油品中含有杂质或水分向下沉降时,因磨擦也将产生静电。 D、流体在管道中的输送,也会产生静电。 ② 附着带电 某种极性离子或自由电子随着在绝缘的物体上,也能使物体呈现带有静电的现象。 ③ 感应起电 带电的物体能使附近与它并不相联接的中一物体表面的不同部分,出现极性相反的电荷现象,即静电感应起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