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产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水处理措施的处理效果,便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监测参数有 CODMn、 BOD TN、 TP、石油类、 pH 等。 水土流失监测 (1) 监测点的布置: ① 土料场区:在进库公路边土料场设 1 个监测点,为 1#监测站; ② 弃渣场:在山沟弃渣场布设 1 个监测点,为 2#监测站; ③ 监测断面:在大坝下游河道 150m 处设 1 个监测断面。 (2) 监测项目: ① 背景监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项目区现有水保设施的水保功能,以期为以后水保效益分析提供依据; ② 水土流失成因监测 :监测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观测其发展趋势、分析其变化规律; ③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监测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对周边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④ 水保设施的功能及效益监测:监测水保设施的实施及运行情况,设施实施后产生的效益(包括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监测生态效益); (3) 监测时段和频次: 施工前期监测为开工前两个月,施工期监测为 1 年,竣工后期监测为达标后 1~ 2年。 监测频率为每年 4~ 9 月每两个月一次, 10~ 3 月每三个月一次。 综合影响评价 桂竹水库是否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 水库自身的安全和效益的发挥,也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 目前,随着公路穿越库区的兴建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库区水土流失现象正在加剧,水库枢纽工程的施工,也会引起一定的水土流失,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加以整治。 整治后坝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 9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 95%以上,能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量 ,减少 90%泥沙入库。 总之,桂竹水库枢纽工程是一项保护环境的工程,它本身不产生“三废”,属无污染、社会公益性工程,工程带来的有利影响均发生在工程施工后,程度大,时期长,影响深 远,而不利影响均可通过一定措施加以减免,无制约工程上马的限制因素。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审议,工程可行。 第 三 章 水文计算 洪水计算 设计洪水标准 依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20》的有关规定,桂竹水库 工程 属 Ⅲ 等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 3 级,次要建筑物 4 级,临时性建筑物 5 级。 水库设计洪水标准 50 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 1000 年一遇 ,消能防冲设施按 30 年一遇洪水设计, 施工洪水标准取为 5 年一遇。 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桂竹水库无实测洪水资料,洪水采用暴雨推求。 通过《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 2020 年版)查取暴雨资料,应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和推理公式( 1988 年修订)两种方法计算设计洪水。 暴雨资料分析选用 查《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 坝址 集雨区域位于分区示意图中的北江中下游分区,暴雨参数采用:北江中下游设计雨型,暴雨低区的 αt~ t~ F,内陆区产流参数,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滞时 m1~ θ关系图中的 A 线,综合单位线 Ⅱ 号无因次单位线 ui~ xi,大陆地区推理公式( 1988 年修订)汇 流参数m~ θ 关系。 暴雨参数从《广东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 2020 年版)查取,设计频率雨量值计算成果见 下 表。 表 桂竹水库工程查取暴雨参数值表 时段 t(hr) 1 6 24 72 雨量均值 H(mm) 47 75 115 165 变差系数 Cv 点面折减系数 P=% 模比系数 Kp 雨量值 (mm) P=2% 模比系数 Kp 雨量值 (mm) P=% 模比系数 Kp 雨量值 (mm) 设计洪水计算 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和推理公式( 1988 年修订)两种方法计算水库设计洪水,有关参数的取值见表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 、洪水过程线见表。 表 桂竹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 频 率 % 2% % 计算方法 综合单 位线 推理公 式 结果相差 综合单 位线 推理公 式 结果相差 综合单 位线 推理公式 结果相差 汇流参数 (m1或 m) 初选值 (%) (%) (%) 采用值 洪峰流量 (m3/s) W72小时 洪量 (万 m3) 表 桂竹水库设计洪水(洪水过程线) 时段 ( hr) 推理公式法( m3/s) 综合单位线法( m3/s)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1 2 1 3 1 2 4 3 5 4 6 8 7 8 9 10 时段 ( hr) 推理公式法( m3/s) 综合单位线法( m3/s)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 23 24 11 25 13 26 27 28 29 30 21 31 32 33 34 35 42 36 37 38 39 22 40 41 345 42 43 44 45 时段 ( hr) 推理公式法( m3/s) 综合单位线法( m3/s)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46 47 48 49 15 50 51 24 52 53 21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24 41 63 12 64 65 66 67 68 69 11 70 71 72 73 74 2 75 76 77 78 79 80 时段 ( hr) 推理公式法( m3/s) 综合单位线法( m3/s)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30 年一遇 50 年一遇 1000年一遇 81 82 施工洪水 施工洪水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桂竹水库主要建筑物属 3级,次要建筑物属 4 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属 5 级,施工洪水标准取为 5年一遇。 施工洪水 由于库区洪水资料缺乏,采用分期雨量推求施工洪水的方法。 从桂竹水库历年雨量统计资料来看, 10 月和 3 月发生较大降雨可能性仍较大,而11 月~次年 2 月基本无较大降雨,发生较大洪水可能性较小,选为本工程施工时段。 统计陂头站( 1967~1986 年) 11 月 ~次年 2 月的最大 1 日、连续 3 天最大降雨量值,有 20 年资料基本能满足水文统计要求,经频率计算可得最大1 天和 3 天雨量均值,其余 1 小时、 6 小时采用由暴雨力 Sp 推求的方法。 求得 P=20%时, H3 天 =, H1 天 =, H6 小时 =, H1 小时=。 采用小汇水面积法(推理公式 TL1A)推求相应的设计施工洪水,得 5 年一遇洪 水总量 万 m3。 施工导流是由水库原放水涵管导流,输水涵底高程 ,涵管的泄流曲线和调洪结果见表 、。 调洪演算后水位为 ,施工围堰据此水位设计,并预留一定安全超高。 表 涵管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水位( m) 泄量( m3/s) 水位( m) 188 189 190 191 192 泄量( m3/s) 表 施工洪水计算成果表 最高库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 m3) 59 最大泄流量 (m3/s) 调洪演算 通过调洪演算确定 桂竹 水库大坝设计及校核工况下水位高程及溢洪道下泄流量。 水库水位 — 库容关系曲线如下: 桂竹水库水位~库容关系表 水位 库容 水位 库容 (m) (104m3) (m) (104m3) 0 204 20 206 186 208 188 210 190 900 192 211 936 194 973 196 212 1015 198 1067 200 213 1124 202 1187 调洪演算采用广东省水文总站推荐使用的 TH3 程序,洪水过程线由综合单位线计算得到的数据输入,溢洪道型式为无闸门控制自动溢流,溢流 堰型为实用堰,溢洪堰宽度 B=40m,堰顶高程为 210m。 q=MB 2/302 Hg 式中: B—— 溢洪道净 宽 B=40m H0—— 堰顶水头,取 H0=H M—— 综合流量系数 M=m0ε m0—— 流量系数,根据 H0/Hd查图计算,本阶段取 m0= ε —— 侧收缩系数,取ε = 经计算,水库水位~泄流量关系如下表: 溢洪道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水位( m) 210 211 212 213 泄量( m3/s) 0 根据库水位 ~泄流量关系曲线、库容曲线及设计洪水过程线,依据所拟定的调洪原则,利用省水利厅调洪演算程序 进行电算,所得成果见 下 表。 水库调洪演算成果表 计算方法 推理公式 综合单位线 频率 % 2% % % 2% % 最高库水位 (m) 相应库容 (万 m3) 989 1000 1070 993 1003 1065 最大泄流量 (m3/s) 343 根据 上表 成果, 30 年和 50 年一遇水位采用综合单位线调洪计算成果,30 年一遇水位为 , 50 年一遇水位为 , 1000 年一遇水位采用推理公式调洪计算成果, 1000 年一遇水位。 第 四 章 挡水建筑物设计 坝型的确定 桂竹水库挡水建筑物是一座土坝,设计计算的内容为:坝顶高程的复核、大坝的稳定计算、大坝的渗流计算、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的布置等。 坝址流域概况 桂竹水库 枢纽工程 位于北江一级支流翁江上游太平水支流桂竹 水,地处翁源县龙仙镇 的 东北部,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 的中型水库工程。 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26km2,库区位于中低山区,水库地形起伏较大,属于山区地貌,地势较陡,大部分地区属高丘陵,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海拔 280~500m,北部最高峰马尾岭海拔 947m,植被发育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 坝顶高程确定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20)第 条规定,坝顶超高由下式确定: Y=R+e+a。 式中: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e——最大风雍水面高度; a——安全加高, 3 级建筑物,在正常和非常运用条件下,分别取 和。 桂竹水库多年最大平均风速采用 V=,吹程 D=(由坝前沿水面至对岸的最大直线距离), β=0。 坝顶高程 =Y+相应洪水位。 经计算坝顶高程满足要求。 计算成果见表。 表 桂竹水库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表 项 目 坝 洪水位 风浪爬高R 风雍水面高度 e 安全加高A 计算坝顶高程 现有防浪墙顶高程 设计防浪墙顶高程 校核() 设计(2%) 校核 设计 校核 设计 校核 设计 校核 设计 大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