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大麻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内容摘要:

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并且,该配变的低压线路已不能满足 新增用户建设发展的需要,对线路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根据上述电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电网规划要求可以看到,通过对以上项目实施建设,将明显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合理划分配变供电区域, 更换导线将减小低压配网的 电量损耗 ,使目前农村发展 中用电不稳定的状况得到解决 ,提高电力质量确保用电困难的问题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6 和用电可靠性得到解决,能够充分体现供电企业为地方经济服务,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服务理念 完善该 区域 10kV 及以下 线路电网结构 ,改造未网改区域的高低压线路和配变, 增强 高 低压配网的运行安全性。 同时结合 三都 县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和扶持农民 发展家庭经济,为农民增加收入, 加工 农户逐年增加。 新增或增容配变 满足台区负荷发展的需求 , 符合该县电网的近期规划实际情况。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完善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工程 项目 的建设 无论是从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很好的 很有必要的。 3 路径方案 路径方案 综合考虑施工、交通、运行、城镇总体规划、和路径长度等因素,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实用。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下: 与街道、城镇、乡村规划协调、与配电网络规划相结合。 线路路径尽量选长度最短、转角少且角度小、特殊跨越少、水文和地质条件好、投资少、施工运行方便。 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的地带、易被车辆碰撞和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它地段。 乡镇地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河道、灌渠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 应避开储运易燃、易爆物的区域。 避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 尽量避开和不穿越高大树木、尽量不通过经济林。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7 表 7 拟建线路工程土质、地形划分情况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子项 地形系数(%) 地质系数(%) 运距( km) 平地 丘陵 山地 普通土 坚土 松砂石 岩石 人力 汽车(电杆) 汽车(材料) 1 电站 变台 低压线路工程 85 10 5 40 50 10 21 3 2 大河移民 变台 低压线路工程 80 15 5 40 50 10 21 3 气象条件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的选 择 ①、气象资料的来源 根据贵州省气象局 (19511970)年气象资料《贵州省建筑气象参数标准》,贵州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和沿线调查,并观察当地树林的生长情况,结合《 贵州 电网 三都 县 2020年 35kV 及以下电网灾后专题分析报告》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 三都 县 1990 年以来连续大于 10 天凝冻天气统计如下表; 表 9 三都 县 1990 年以来连续大于 10 天凝冻天气统计表 项目年份 出现时间 持续天 数 日平均气 温 (℃ ) 最低气温 (℃ ) 结冰厚度 (mm) 2020 1 月 12 日 2 月 4 日 21 5 10 ② 、最大风速的确定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8 参照《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贵州省农村电网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和《送电线路内荷载设计补充规定》,推荐最大设计风速为 25m/s。 ③ 、覆冰厚度的确定 结合《 都匀 电网 2020 年冰灾分析报告》及该线路所经过区域附近 2020 年覆冰记录资料,根据临近已有运行线路运行状况,参照以往工程的覆冰厚度,全线均按 10mm 冰区 进行设计,安全系数取。 (10 年最大数据;受 灾 10 年最大数据 +5mm) ④ 、雷暴日: 根据历年气象资料,确定本工程为 50日 /年雷暴日数。 ⑤ 、气象区及污秽级的确定 本工程海拔在 450 米 650 米之间,根据运行邻近线路工程设计运行经验以及向沿线居民调查小气候区历年的结冰和风速情况,结合2020 年冰灾情况,确定本线路工程的气象区级, 本 工程全线地段无化工及其它工业、粉尘污染,定为 I 级污秽区。 气象条件组合 表 11 线路工程气象条件组合表 项目名称 气温 C176。 风速 M/S 冰厚 MM 最高气温 40 0 0 最低气温 10 0 0 设计覆冰 5 10 10 最大风速 5 25 0 平均气温 15 0 0 外过电压(有风) 15 15 0 内过电压 15 10 0 安装有风 5 10 0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9 雷暴日 50 日 /年 冰比重 克 /毫米 3 4 电气部分 接 线方式选择 本次 设计 项目 均 采用单电源、单辐射接线方式。 通过各自描述的节点 接入 10kV 大麻 线 供电系统。 设计的总体原则:对所涉及的低压台区按标准进行彻底改造,并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 具体为: 一是对于配变负荷卡口的台区,重点采取单相供电改造为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增加导线截 面,调整三相负荷平衡度,增加无功补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变压器利用率。 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配电台区,按照容载比 选择配变容量,解决供电卡口问题;二是对于因供电半径过大造成低电压台区,采取新增布点方式,缩短供电半径,提高客户末端电压。 在新增布点配变时, 变压器安装定位采用靠近负荷中心为原则,工程线路走向与原来走向基本保持不变。 沿线杆塔基础尽量少占用农田,少砍伐林木,导线架设原则上不跨越房屋。 架空导线 导线选型 1)低压配电网 导线型号 及截面 选择 : (对导线截面选择必须有计算过程 )(负荷按 10 年 20202020年预测) 以电站变为例计算导线截面积: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20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S= I/J( mm2) I=P/√ 3UCOSφ I――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A) P-线路最大负荷功率( kW) U-线路额定电压( kV) COSφ――负荷功率因素 J-经济电流密度 (A/ mm2) 根据以上公式 I=P/√ 3UCOSφ =160000/( ) =231A S= I/J=231/=200mm2 D 类地区经济电流密度取 变压器四线出线为 2回,所以 S=100 mm2 不同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下导线经济电流密度见表 导线经济电流密度 参数 3000 小时以下 30005000 小时 5000 小时以上 ① 对未网改项目的低压,按配变台区进行负荷合理优化,按地区差异进行导线选配,集镇中心按绝缘化方案和负荷情况进行导线截面选择,城镇周边和农村拟地方供电所抄见户均电量和地区差异情况进行导线截面选择。 本次 农村 低压 400V 线路选用 JKLYJ1/120, JKLYJ1/95,220V线路选用 JKLYJ1/50,导线 , 具体选择方案见表 14。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21 表 14 低压配电网导线使用条件选择情况表 序号 线路名称 电压 电线型号 截面(mm2) 重量(kg/km) 断拉力(kN) 安全系数 备注 1 集镇低压线路 JKLYJ1/50 180 2 集镇低压线路 JKLYJ1/95 141 5 3 集镇低压线路 JKLYJ1120 485 5 、 2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绝缘子选择 10kV 线路直线杆采用 P15T、 P15M、 P20T、 P20M型针式绝缘子,耐张及转角杆塔采用 2 片 XP7悬式绝缘子成串安装。 低压绝缘子采用 ED1 安装, ( 详见 贵州省电网公司《贵州省农村电网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 根据线路通过区域,本工程污区等级为Ⅰ级, 线路采用绝缘子按规程相应的空气间隙值及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如表 1表 17。 表 16 针式绝缘子技术参数 绝缘子型号 泄漏距离 (mm) 工频电压 (不小于、 kV) 干闪 湿闪 P15T 280 75 45 P15M P20T 440 86 57 P20M 表 17 悬式绝缘子技术参数 绝缘子型号 泄漏距离(mm) 机电破坏( kN) 工频电压 (kV) 空气间隙(mm) 干闪 湿闪 300 75 45 105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22 表 18 导线使用条件及安全系数 污区等级 泄漏比距 0 S≥ Ⅰ S≥ Ⅱ S≥ Ⅲ S≥ Ⅳ S≥ 10kV线路绝缘配合 10kV 线路工 程所经地区的海拔均在 450650 之间,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确定为 , 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值按 考虑,符合规程规定 ,见表 19。 表 19 10kV 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 档距( m) 40 及以下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线间距离 (m) 线路防雷和接地 根据 10kV 及以下线路防雷要求,本工程 10kV 及以下架空线路不需架设避雷线。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 在居民区 低压线路 无地线杆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超过 30Ω ,对线路造价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在 变台处安装避雷器,并安装接地装置进行防雷。 金具 工程金具主要按国标《 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