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城许线电网新建或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内容摘要:
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工程项目 的建设 无论是从安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很好的 很有必要 的。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3 路径方案 路径方案 配电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正确地运用对立统一 ” 的辩证规律,全面地处理各种因素的关系、综合考虑施工、交通、运行、城镇总体规划、和路径长度等因素,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实用。 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如下: 与街道、城镇、乡村规划协调、与配电网络规划相结合。 线路路径尽量选长度最短、转角少且角度小、特殊跨越少、 水文和地质条件好、投资少、施工运行方便。 应避开低洼地、易冲刷的地带、易被车辆碰撞和影响线路 安全运行的其它地段。 乡镇地区配电线路路径应与道路、河道、 灌渠相协调、不占或少占农田。 应避开储运易燃、易爆物的区域。 避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 尽量避开和不穿越高大树木、尽量不通过经济林。 线路路径的选择经县供电局协调已取得当地政府,村组的认可。 路径图上详看 地形图 、地形、地质及材料运输 表 8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子项 地形系数(%) 地质系数(%) 运距( km) 平地 丘陵 一般山地 高山 普通土 坚土 松砂石 岩石 人力 汽车(电杆) 汽车(材料) 船舶 1 10kV 城许线 70% 0% 30% 0% 50% 30% 0% 20% 4 4 0 2 10kV 城许线格老田支线 65% 0% 35% 0% 40% 40% 0% 20% 4 4 0 、跨越情况 10kV 线路通道概况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林木砍伐(棵 ) 交叉跨越 (次 ) 跨越通讯线路 跨越弱电线路 跨越公路 跨越 沟 一、 10kV 线路工程部分 1 10kV城许线 / 2 2 1 / 2 10kV城许线格老田支线 / 1 1 / 二、配变及低压线路工程部分 1 10kV城许线配变 / / / / / 2 10kV城许线格老田支线配变 / / / / / 、 气象条件 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的选择 ①、气象资料的来源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根据贵州省气象局 (19511970)年气象资料《贵州省建筑气象参数标准》,贵州冰区划分及覆冰预测的研究和沿线调查,并观察当地树林的生长情况,结合《 贵州 电网 晴隆 县 2020 年 35kV 及以下电网灾后专题分析报告》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 晴隆 县1990 年以来连续大于 10 天凝冻天气统计如下表; 表 9 晴隆 县 1990 年以来连续大于 10 天凝冻天气统计表 项目年份 出现时间 持续天数 日平均气温 (℃ ) 最低气温 (℃ ) 结冰厚度 (mm) 2020 1 月 10 日 2月 4日 24 5 10 本工程根据 晴隆 县气象局资料,经现场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参考已有高压线路的设计参数,确定本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 本工程施 工图阶段采用初步设计文件确定的主要气象条件(贵州省标准设计 Ⅱ 类气象区) 全线采用 10mm 覆冰和最大风速 25m/s 的条件进行设计,其气象条件组合见表 10: 气象条件一览表 地区类别 第Ⅱ气象区 工况名称 气 温 (176。 C) 风速 (m/s) 冰厚 (mm) 最高气温 40 0 0 最低气温 10 0 0 最大风速 5 25 0 设计覆冰 5 10 10 大气过电压 (有风 ) 15 10 0 大气过电压 (无风 ) 15 0 0 内部过电压 15 15 0 年平均气温 15 0 0 安装情况 5 10 0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事故情况 5 0 10 冰的密度 (g/cm3) 0. 9 本 线 路工程在踏勘 过 程中, 对线 路沿 线 的植被 生长 情 况 和沿 线已建 送电线 路 设计 气象 条 件及 运 行情 况 的 调 查了解和分析研究。 路径经过的地带的 海拔高度在 1200m 左右。 根据《 贵 州冬季冰 冻 的气象研究及 冰区 划分》送审稿,综合分析后确定本 线 路工程 设计冰 厚取 10mm 进行设计。 本工程耐张、转角杆均做三根以上拉线。 安全系数取。 雷暴日:根据历年气象资料,确定本工程为 50 日 /年雷暴日数。 污秽级的确定 本工程海拔在 1200米 左右 ,根据运行邻近线路工程设计、 运行经验以及向沿线村组调查,本工程全线地段无化工及其它工业、粉尘污染,定为 Ⅱ 级污秽区。 4 电气部分 接 线方式选择 本次 设计 项目 均 采用单电源、单辐射接线方式。 通过各自描述的节点接入 10kV线 供 电系统。 设计的总体原则:对所涉及的低压台区按标准进行彻底改造,并满足负荷增长的要求。 具体为:一是对于配变负荷卡口的台区,重点采取单相供电改造为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增加导线截面,调整三相负荷平衡度,增加无功补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变压器利用率。 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配电台区,按照容载比 选择配变容量,解决供电卡口问题;二是对于因供电半径过大造成低电压台区,采取新增布点方式,缩短供电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半径,提高客户末端电压。 在新增布点配变时,变压器安装定位采用靠近负荷中心为原则,工程线路走向与原来走向基本保持不变。 沿线杆塔基础尽量少占用农田,少砍伐林木,导线架设原则上不跨越房屋。 架空导线 导线选型 1) 10kV线路 导线型号 及截面 选择 (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S= I/J( mm2) ( 51) S=P/√ 3UCOSφ J ( 52) I――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A) P-线路最大负荷功 率( kW) U-线路额定电压( kV) COSφ――负荷功率因素 J-经济电流密度 (A/ mm2) 不同最大负荷年利用小时下导线经济电流密度见下表 表 11 参数 3000 小时以下 30005000 小时 5000 小时以上 P 取 1628kW 时, S=(**10*)= P 取 610kW时, S=(**10*)= ( 2)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和 《 贵州电网 10 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标准设计 》 (第一分册架空线路)以及 各地区供电局城市配电网 规划 选择导线截面,具体见 表 12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表 12 10kV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名 称 规 格 供电分区 截面选择( mm2) 配套出线电缆( mm2) 主干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300, 3 240 架空绝缘 B、 C、 D 2 185 3 300、 3 240 钢芯铝绞线 E、 F 18 150、 195 3 2 3 18 3 150 次干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150, 3 120 架空绝缘 B、 C、 D 150、 120 钢芯铝绞线 E、 F 1 95 分支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150, 3 120 架空绝缘 B、 C、 D 9 70 钢芯铝绞线 E、 F 70、 50 项目所在区域均为 D类地区,可取 S=120 综合考虑( 1)和( 2) , 考虑今后 510 年负荷发展和地方电力企业要求,本 10kV城许线 选 S=120, 10kV格老田支线选 S=95。 2)低压配电网 导线型号 及截面 选择 : 根据电流经济密度选择截面 ① 当 配 变容量为 100kVA,功率因数为 , 综合 ( 51) 和 ( 52) 计算得 S= mm2;变压器双回出线, 同时考虑导线 10 年的发展, 导线选用 JKLYJ1/120, 满足要求。 ② 当配 变 变台容量 S11200kVA,供电出线 两回, 综合 ( 51) 和 ( 52) ,S=, 同时结合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故 400V 主干 线路选用 JKLYJ120满足要求 ,次主干线选用 JKLYJ70 满足要求。 具体选择方案见表 14。 表 14 低压配电网导线使用条件选择情况表 序号 线路名称 电压 电线型号 截面(mm2) 重量 (kg/km) 断拉力 (kN) 安全系 数 备注 1 集镇低压线路 JKLYJ1120 120 485 5 2 集镇低压线路 JKLYJ170 70 485 5 、 2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晴隆 县 10KV 及以下配网初步设计说明书 34 绝缘子选择 10kV 线路直线杆采用 P15T、 P15M、 P20T、 P20M 型针式绝缘子,耐张及转角杆塔采用 2片 XP7 悬式绝缘子成串安装。 低压绝缘子采用 ED1安装, ( 详见 贵州省电网公司《贵州省农村电网 10kV 及以 下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图集》)。 根据线路通过区域,本工程污区等级为Ⅰ级, 线路采用绝缘子按规程相应的空气间隙值及绝缘子机械电气特性如表 1表 16。 表 15 针式绝缘子技术参数 绝缘子型号 泄漏距离 (mm) 工频电压 (不小于、 kV) 干闪 湿闪 P15T 280 75 45 P15M P20T 440 86 57 P20M 表 16 悬式绝缘子技术参数 表 17 导线使用条件及安全系数 污区等级 泄漏比距 0 S≥ Ⅰ S≥ Ⅱ S≥ Ⅲ S≥ Ⅳ S≥ 10kV线路绝缘配合 10kV 线路工程所经地区的海拔 均在 1200 左右 ,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确定为 , 导线与杆塔构件、拉线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值按 考 虑,符合规程规定 ,见表 18。 表 18 10kV 配电线路最小线间距离 档距。10kv城许线电网新建或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
相关推荐
重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并且,该配变的低压线路已不能满足 新增用户建设发展的需要,对线路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根据上述电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电网规划要求可以看到,通过对以上项目实施建设,将明显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合理划分配变供电区域, 更换导线将减小低压配网的 电量损耗 ,使目前农村发展 中用电不稳定的状况得到解决 ,提高电力质量确保用电困难的问题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绑扎应牢固。 3) 强、弱电电缆敷设在一起时,应有隔板。 4) 在敷设前,应摇测电缆绝缘, 2500V时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5MΩ,在送电前需再摇测一次。 5) 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应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如销装压扁、电缆拧绞、护层断裂等)。 5. 电缆头制作安装 电缆终端头均采用热缩型电缆终端头制作,加热器采用液化气烤枪或喷灯。
相间弧 4 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 200mm。 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 10kV 时,不应小于 200mm; 1kV 以下时,不应小于 100mm。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 10kV 线路终端杆、耐张杆、转角杆一律每串使用 2 片 的悬式绝缘子,中线使用 P15T 的针式绝缘子,两边线使用瓷横担或P15T 的针式绝缘子。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
100kVA, 且是高耗能的 S7 系列型变压器,供电户数达 160多户,且有 2 户动力用户, 配变容量偏小, 低压线路导线截面小,仅为 LGJ35, 用电高峰时期 末端电压 仅为 180V以下,许多居民新买的家用电器 (电磁炉、冰箱 )无法使用, 而该地区人口比较集中,建筑物较多 ; 砼杆低矮、破损,有裂纹, 对房屋距离不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电难满足用电要求
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 2) .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的凸肚应在尾线侧,安装时不得损伤导线; 3) .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有可靠固定。 线夹处露出的尾线长度不宜超过 400 毫米; 4) .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时,其尾线端的方向作统一规定; 5) .UT 型线夹或花蓝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 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调紧。 调整后, UT
测温装置 外壳防护等级 共享封闭母线的外壳防护等级为 IP54 7. 试验项目和检测 试验类型为型式试验 试验项目 a) 绝缘电阻测量 b) 额定 1min 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c) 额定 1min 工频湿耐受电压试验 d)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e) 温升试验 f) 动热稳定试验 g) 淋水试验 h)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试验方法 a) 绝缘电阻测量 根据 GB50150 的要求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