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八一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内容摘要:

原配变型号容量 改造后台区名称 改造后配变型号容量 户数 性质 现 状 及 建 设 必 要 性 白岩湾变 S950kVA 白岩湾 S950kVA 21 改造 原为 白岩湾 供电, 原 配变位置不处于负荷的中心,低压半径还是较大,为了满足供电半径的要求,故进行迁移,解决配变负载大的问题。 导线为 LGJ35,LGJ50 都为裸线,低压主 干 线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 ,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白岩湾 2变 S11200kVA 66 新建 原为 白岩湾变 供电, 最大负荷为167KW, 同时供电半径为。 故 新增一台配变既可以减轻原配变的负载又能减小供电半径 , 导线为 LGJ35, LGJ50都为裸线,低压主 干 线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 ,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由于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低压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 2020 年兴义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11 原供台区名称 原配变型号容量 改造后台区名称 改造后配变型号容量 户数 性质 现 状 及 建 设 必 要 性 八一二、三组变 S9160kVA 八一二、三组变 S9160kVA 58 改造 原为 八一二、三组变 供电 , 低压导线为 LGJ35, LGJ50 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 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 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低压线路 进行绝缘化改造。 杨柳二组变 S9100kVA 杨柳二组变 S9200kVA 84 改造 原为 杨柳二组变 供电 , 低压 导线为 LGJ35, LGJ50 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 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 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低压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 杨柳三组变 S9200kVA 杨柳三组变 S9200kVA 67 改造 原为 杨柳 三 组变 供电 , 低压 导线为 LGJ35, LGJ50 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 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 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 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 用集束电缆进行 绝缘化改造。 杨柳四组变 S950kVA 杨柳四组变 S11100kVA 58 改造 原为 杨柳四组变 供电 ,最大负荷为 68KW,故需增容配变容量, 故需增容配变容量 低压 导线为LGJ35, LGJ50 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 与房屋水 2020 年兴义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12 原供台区名称 原配变型号容量 改造后台区名称 改造后配变型号容量 户数 性质 现 状 及 建 设 必 要 性 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 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低压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 杨柳一组变 S9100kVA 杨 柳一组变 S11200kVA 63 改造 原为 杨柳 一 组变 供电 , 低压 导线为 LGJ35, LGJ50 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 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 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 用集束电缆进行 绝缘化改造。 杨柳一组2 变 S11100kVA 41 新建 原为 杨柳一组变 供电,最大负荷为 115KW, 同时供电半径为。 故 新增一台配变既可以减轻原配变的负载又能减小供电半径 ,导线为 LGJ35, LGJ50都为裸线,低压主 干 线线径 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 ,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由于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所以 存在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 用集束电缆进行 绝缘化改造。 永兴一组变 S9100kVA 永兴一组2 变 S11200kVA 78 新建 原为 永兴一组变 供电,最大负荷为 62KW, 同时 供电 半径 为。 故 新增一台配变既可以减轻原配变的负载又能减小供电半径 ,导线为 LGJ35, LGJ50都为裸线,低压主 干 线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 ,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由于 2020 年兴义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13 原供台区名称 原配变型号容量 改造后台区名称 改造后配变型号容量 户数 性质 现 状 及 建 设 必 要 性 该供电范围居民集中 、所以 存在与房屋水平安全距离不足 , 跨越村公路,存在安全隐患,故需对其低压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 :采用 整体 式。 计量装置采用 整体 安装 , 主线经低压熔断器至 综合配电箱 低压开关带漏保功能。 CT 变比、表计等级 精度 由供电主管部门确定 . 低压分路 控制 设三回。 以上 见施工图。 从上可知 本 工程 配变 迁改 、 新增配变需架设计 10kV 线路 ,提供电源。 原配变 10kV 高压线,多为 LGJ35 裸导线 多处存在跨越房屋、树木,经常出现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需对其进行绝缘化改造。 原配变容量不满足用户需求,配变需要进行增容。 由于该区域 处于城市 规划区 ,居民较多成集中分散居住, 造成供电半径过大,供电质量差;因此应减小供电半径,增加变台数量,才能提高各台区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原台区低压线路为 LGJ50 和 LGJ35 线两种, 低压主 干 线线径较小,用电高峰时出现烧断,需增大线径,增加线路载流量。 该供电范围处于城市的郊区居民集中,金具 运行年代长久存在安全隐患大,需进行改造。 低压杆纵向横向出现裂纹,部分低压档距较大,跨越房屋、 杆上金具残旧锈蚀严重 严重威胁到线路的运行、出现较大安全隐患,需进行 改造。 通过上述电网建设与电网现状 的比较,该工程的实施能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降低线损率,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因此,无论从经济、技术以及安全和长远规划等各方面分析,该工程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2020 年兴义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14 3. 路径方案 路径方案 线 路路径的选择, 通过到时现场实地堪测, 综合考虑了施工、运行条件,以缩短路径长度为目的,城外走线选择和缓地形,少占农田,不引起交通和机耕的困难,尽可能避开不良地质区域,避开稠密树林为基本原则;城区尽可能避免车辆碰撞,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为基本原则。 8 条 10kV 支线均从 10kV 八一线 T 接至各配变点,采取树支状辐射形供电。 起 止见建设规模表11。 9 条 ,采取树支状辐射形供电。 起止见建设规模表 12。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的选择 气象资料来源: ( 1)贵州省气象局编的贵州气候资料( 19511970 累计值)。 ( 2)贵州典型气象区划分。 ( 3) 兴义 气象局资料( 19992020) 气象条件一览表见表 32。 本工程属 (Ⅰ) 气象区。 表 32 气象条件一览表 地区类别 第Ⅰ气象区 第Ⅱ气象区 第Ⅲ气象区 工况名称 气温 (176。 C) 风速(m/s) 冰厚(mm) 气温 (176。 C) 风速 (m/s) 冰厚 (mm) 气温 (176。 C) 风速 (m/s) 冰厚 (mm) 最高气温 40 0 0 40 0 0 40 0 0 最低气温 10 0 0 10 0 0 20 0 0 最大风速 5 25 0 5 25 0 5 25 0 设计覆冰 5 10 5 5 10 10 5 15 20 大气过电压 (有风 ) 15 10 0 15 10 0 15 10 0 大气过电压 15 0 0 15 0 0 15 0 0 2020 年兴义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15 地区类别 第Ⅰ气象区 第Ⅱ气象区 第Ⅲ气象区 工况名称 气温 (176。 C) 风速(m/s) 冰厚(mm) 气温 (176。 C) 风速 (m/s) 冰厚 (mm) 气温 (176。 C) 风速 (m/s) 冰厚 (mm) (无风 ) 内部过电压 15 15 0 15 15 0 15 15 0 年平均气温 15 0 0 15 0 0 10 0 0 安装情况 5 10 0 5 10 0 10 10 0 事故情况 5 0 5 5 0 10 5 0 20 冰的密度(g/cm3) 0. 9 0. 9 0. 9 本 线 路工程在踏勘 过 程中, 对线 路沿 线 的植被 生长 情 况 和沿 线已建 送 电线 路 设计 气象 条 件及 运行情 况 的 调 查了解和分析研究。 同 时 根据当地供电所对本线路运行情况的了解, 10kV 八一线 第一次网改时没有考虑敷冰 ,并且多次出现倒杆、断线事故,路径经过的地带 的海拔高度在超过 1000m左右。 根据《 贵 州冬季冰 冻 的气象研究及 冰区 划分》送审稿,综合分析后确定本 线 路工程 设计冰 厚取 栉 5mm 左右 进行设计。 本工程耐张、转角杆均做三根以上拉线。 2020 年兴义配网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说明书 16 4. 电气部分 结线方式选择 由工程供电 片区 由 10kV 八一线 单辐射 对台区 供电。 配电网接线方式 供电区域配电网接线方式见表 41。 表 41 供电区域配电网接线方式 区域 接线方式 供电半径 10kV 架空线路 10kV 电缆线路 C 类 单辐射 0 注:变电站或开关站出线到线路上的第一台开关区段如 不带负荷,则该区段不计入线路分段数。 架空导线 (分开选择线路方式) 导线截面选择 根据 贵州电网公司《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选择导线见下表 1. 10kV 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名 称 规 格 供电分区 截面选择( mm2) 配套出线电缆( mm2) 主干线 电缆线路 B、 C、 D 3 300、 3 240 架空绝缘 B、 C、 D 2 185 3 300、 3 240 钢芯铝绞线 E、 F 18 150、 120 3 2 3 18 3 150 次干线 电 缆线路 B、 C、 D 3 150、 3 120 架空绝缘 B、 C、 D 150、 1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