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t农村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方案内容摘要:

有关规范、标准为依据,确保 污水 处理后达标排放。 项目所在地气象资料 设计 进出水水质 设计原水水质 名 称 CODCr BOD5 NH3N SS 设计 原水 水质 ≤ 300 ≤ 150 ≤ 25 ≤ 100 设计排水水质 名 称 CODCr BOD5 NH3N SS 设计 排水 水质 ≤ 50 ≤ 10 ≤ 5 ≤ 10 GB89781996 表 4 一 级 ≤ 100 ≤ 20 ≤ 70 ≤ 50 GB189182020 表 1 一级 A ≤ 50 ≤ 10 ≤ 5(8) ≤ 10 设计 水量 本项目日设计处理量为 100T/D,预处理系统小时处理量为 ;人工湿地小时处理量为。 6 3 污染物分析及处理工艺提出 排 水 污染物分析 本处理项目主要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水中污染主要是有机物及 N、P 等。 进水 BOD/ COD=> ,污水容易生化 处理,且出水需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宜选用生化二级污水处理工艺。 处理工艺提出 几种常用污水二级处理工艺比较 项 目 氧化沟法 接触氧化法 人工湿地法 基建投资 大 较小 较小 ◎ 运行费用 高 △ 较低 低 ◎ 抗负荷变化能力 抗水质、水质变化能力强 抗水质、水质变化能力强 强 ◎ 环境影响 噪声小、有臭味 △ 无噪音,无异味 无噪音,无异味 ◎ 污泥膨胀情况 有污泥膨胀,调整简单 △ 无污泥膨胀 无污泥膨胀 ◎ 污泥回流 100%,动力大 不需要 ◎ 不需要 ◎ 能耗 较大 △ 小 小 ◎ 占地面积 大 小 ◎ 较大 △ 操作管理 简单 简单 简单 ◎ BOD 去 除率 90%以上 93%以上 ◎ 90%以上 ◎ 气温、水温影响 较小 小 ◎ 较大 △ 综合评价 ◎ ◎ 注: 为差; △ 为一般; ○ 为良好; ◎ 为优良。 由上表可以看出采用人工湿地工艺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结合我们的实际工程经验,本污水处理工艺选用人工湿地工艺。 ? 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处理有十分复杂的净化机理,人工湿地运行稳 7 定后,填料表面吸附了许多微生物形成的大 量生物膜,植物根系分布于湿地表面,于自然生态系统中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反应三重协同作用净化污水。 本工程中的人工湿地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优点是不暴露于地面、处理效率高、管理运行简单、地面可以栽花植树、美化环境。 且人工湿地主要有表面流式和潜流式,两种方式均能高效地对污水中的氮、磷的进行去除,在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其中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是人工筑成的床横槽,床内充填介质支持芦苇类的挺水植物生长。 床底设粘土隔水层,并具为一定的坡度。 污水从沿床宽度设置布水装置进入,水平流动通过介质,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 和溶解氧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净化。 而表面流人工湿地则是可利用现有的野生池塘加以改造,在池塘中种植生态植物,对污水来进行净化。 ①人工湿地对 SS 的去除 污水中可沉降的 SS 主要依靠湿地系统中物理沉降作用去除。 由于湿地中水的流动极其缓慢,水浅,加上植物茎杆的阻挡作用, ss 在进水口几米内能有效地去除。 实验表明,所有的固体物在系统最初的 20%面积处得到去除。 胶体状的 SS 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作用、填料渗滤作用去除。 ②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有着较强的降解能力,污水中的不溶有机物通过湿地的 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而被微生物利用,而污水中的可溶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 8 降解过程被分解去除,因此湿地床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是物理的截留沉淀和生物的吸收降解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应过程中主要氧源来自水面复氧和植物向根区的过量氧传导。 湿地系统对 BOD 的去除可达 80%以上。 ③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 氮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污水中的无机氮通常包括 NH3— N 和 NO3— N,它们均可以被湿地中植物吸收。 合成植物蛋白质,最终通过植物的收割从湿地中得到去除。 另外,人工湿地中的填料也可通过一些物理和化学的途径如吸收、吸附、过滤、离子交换等去除一部分污水中的氮 ; 但是,湿地系统中氮的去除是主要的还是通过湿地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人工湿地中种植的水生物植物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将氧气从上部输送至植物根部,从而在植物根区附近形成一个好氧环境,而随着离根系距离的逐渐增大,湿地中依次出现缺氧、厌氧状态。 这样的条件 有利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生长。 为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提供 条件。 ④人工湿 地对磷的去除 污水中磷的存在形态取决于污水中磷的类型。 最常见的有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等。 人工湿地对磷的却除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去除作用和填料的吸收过滤等几方面的作用共同完成的。 磷和氮一样,都是植物的必需元素,污水中的无机磷在植物的吸收和同化作用下被合成 ATP 等有机成分,通过收割而从系统中去除。 微生物对磷的去除作用包括微生物对磷的正常吸收和过量积累,湿地中某些细菌种类因从污水中吸收超过其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