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内容摘要:

刀具耐用度 T 定义为:一把新刃磨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磨损限度所经重庆大学试卷 教务处 07 版 第 3 页 共 5 页 过的总的切削时间,以 T 表示,单位为分钟。 ( 2) 切削用量 切削速度 Vc、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ap、进给量增大,使切削温度提高,刀具耐用度T下降。 Vc 影响最大、 进给量 f 其次, ap影响最小。 ( 3) 工件材料 ① 硬度或强度提高,使切削温度提高,刀具磨损加大,刀具耐用度T下降。 ② 工件 材料的延伸率越大或导热系数越小,切削温度越高,刀具耐用度T下降。 ( 4) 刀具几何角度 ① 前角 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呈 “ 驼峰形 ”。 ② 主偏角 Κr 减小时,使切削宽度 bD增大,散热条件改善,故切削温度下降,刀具耐用度T提高。 ( 5) 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的高温硬度越高、越耐磨,刀具耐用度T越高。 加工材料的延伸率越大或导热系数越小,均能使切削温度升高因而使刀具耐用度 T 降低。 2. 试述 切削用量对切削效率、加工质量的影响 , 如何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答: 切削用量不仅是在机床调整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 数,而且其数值合理与否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生产成本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谓 “ 合理的 ” 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切削性能和机床动力性能(功率、扭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 1) 切削加工生产率 在切削加工中,金属切除率与切削用量三要素 ap、 f、 v 均保持线性关系,即其中任一参数增大一倍,都可使生产率提高一倍。 然而由于刀具寿命的制约,当任一参数增大时,其它二参数必须减小。 因此,在制订切削用量时,三要素获得最佳组合,此时的高生产率才是合理的。 一般情况下尽量 优先增大 ap ,以求一次进刀全部切除加工余量。 ( 2) 机床功率 背吃刀量 ap和切削速度 Vc增大时,均使对切削功率成正比增加。 进给量f 对切削功率影响较小。 所以,粗加工时,应尽量增大进给量。 ( 3) 刀具寿命(刀具的耐用度 T) 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寿命影响的大小,按顺序为 Vc、 f、 ap。 因此,从保证合理的刀具寿命出发,在确定切削用量时,首先应采用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 ap;然后再选用大的进给量 f;最后求出切削速度 Vc。 ( 4) 加工表面粗糙度 精加工时,增大进给量将增大加 工表面粗糙度值。 因此,它是精加工时抑制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在较理想的情况下,提高切削速度 Vc,能降低表面粗糙度值;背吃刀量 ap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应该首先选择一个尽量大的背吃刀量 aP,其次选择一个大的进给量 f。 最后根据已确定的 aP和 f,并在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允许条件下选挥一个合理的切削速度 Vc。 3. 什么是逆铣和 顺 铣。 顺铣有何特点。 答: 顺铣:切削力 F 的水平分力, Fx 的方向与进给方向的 f 相同。 逆铣:切削力 F 的水平分力, Fx 的方向与进给方向的 f 相反。 ( 1) 顺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是由小到大逐渐变化的。 当刀齿刚与工作接触时,切削厚度为零,只有当刀齿在前一刀齿留下的切削表面上滑过一段距离,切削厚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刀齿才真正开始切削。 ( 2) 顺铣时 , 由于水平铣削力的方向与工作进给运动方向一致,当刀 齿对工件的作用力较大时,由于工作台丝杆与螺母间间隙在存在,工作台会产生窜动,这样不仅破坏了切削过程的平稳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