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内容摘要:
所选取计算部位立杆负荷面积计算。 5. 3. 3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 2 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 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3 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 ,尚应计算荷载售后服务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 . 5. 3. 4 满堂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 l0?k?h (5. 3. 4) 式中 :?—— 满堂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 5. 3. 4 采用; ? —— 步距; μ —— 考虑满堂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什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 C表 C1 采用。 5. 3. 5 满堂脚手架纵、横向水平杆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 5. 2. 1~第 5. 2. 5 条的规定。 5. 3. 6 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 ,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的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刚性连接点的水平间距不大于 ,竖向间距不大于 时,可按本规范第 5. 2. 6~第 5. 2. 10条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 5. 4 满堂支撑架计算 5. 4. 1 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 5. 4. 2 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 造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6. 9. 3 条规定,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5. 4. 6 条规定。 5. 4. 3 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 5. 2. 61)、式( 5. 2. 62)计算。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可按本规范式( 5. 2. 9)计算。 5. 4. 4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 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 NGk+ NQk ( - 1) 组合风荷载时 N=∑ NGk+ NQk ( - 2) 式中:∑ NGk—— 永久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 kN); Σ NQk—— 可变荷载对立杆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 kN)。 5. 4. 5 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与顶层立杆段; 2 应符合本规范第 5. 3. 3 条第 2 款、第 3 款的规定。 5. 4. 6 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取整体稳定计算结果最不利值 : 顶部立 杆段: l0?k?1(h?2a) (5. 4. 61) 非顶部立杆段: l0?k?2h (5. 4. 62) 式中 :?—— 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应按表 5. 4. 6 采用; ? —— 步距; a——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不大于。 当 < a< 时,承载力可按线性插入值; μ μ 2—— 考虑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什计算长度系数,普通型构造 应按本规范附 录 C 表 C表 C4 采用;加强型构造应按本规范附录 C表 C表 C5 采用。 5. 4. 7 当满堂支撑架小于 4 跨时,宜设置连墙件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 当架体未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按本规范附录 C表 C2~表 C5 采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撑架高度不应超过一个建筑楼层高度,且不应超过 ; 2 架体上永久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标准值不应 ; 3 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不应大于 7kN/m。 5. 5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5. 5. 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k=Nk/A≤ fg ( ) 式中: pk—— 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 kPa); Nk—— 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 kN); 2A—— 基础底面面积( m); fg——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应按本规范公式 条规定采用。 5. 5. 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 探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 ; 2 由载荷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 5. 5. 3 对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撑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5. 6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 5. 6. 1 当采用型钢悬挑梁作为脚手架的支承结构时,应进行下列计算: 1 型钢悬挑梁的抗弯强度、整体稳定性和挠度; 2 型钢悬挑梁锚固件及其锚固连接的强度; 3 型钢悬 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 5. 6. 2 悬挑脚手架作用于型钢悬挑梁上的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根据悬挑脚手架分段搭设高度按本规范式( - 1)、式( - 2)分别计算,并应取较大者。 5. 6. 3 型号钢悬挑梁的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Mmax?f ( ) Wn 式中:σ —— 型钢悬挑梁应力值; Mmax—— 型钢悬挑梁计算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Wn—— 型钢悬挑梁净截面模量; f— —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5. 6. 4 型号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应按下式计算: Mmax?f ( ) ?nW 式中:φ —— 型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的规定采用; W—— 型钢悬挑梁毛截面模量。 5. 6. 5 型号钢悬挑梁的挠度(图 )应符合下式规定: ????? ( ) 式中: [υ ]—— 型钢悬挑梁挠度允许值 ,应按本规范表 取值; υ —— 型钢悬挑梁最大挠度。 ?? N 图 悬挑脚手架型钢悬挑梁计算示意图 N— 悬挑脚手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lc— 型钢悬挑梁锚固点中心至建筑楼层板边支 承点的距离; lc1— 型钢悬挑梁悬挑端面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 lc2脚手 架外立杆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 lc3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结构楼层板边支承点的距离; q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5. 6. 6 将型钢悬 挑梁锚固在主体结构上的 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N??m?fl ( 5. 6. 6) Al 式中:σ —— 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应力值; Nm—— 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 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拉力设计值( N); 2Al—— U形钢筋拉环净截面面积或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 mm),一个钢筋拉环 或一对螺栓按两个截面计算; fl—— 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 GB50010 的规定取 fl=50N/mm2。 5. 6. 7 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 2 个(对)及以上 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 的折减系数。 5. 6. 8 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锚固的压点处楼板未设置上层受力钢筋时,应经计算在楼板内配置用于承受型钢梁锚固作用引起负弯矩的受力钢筋。 5. 6. 9 对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结构承载力验算,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5. 6. 10 悬挑脚手架的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杆、连墙件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 节的规定。 6. 1 常用单、双排脚手架设计尺寸 6. 1. 1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单、双排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可按表 - 表 - 2 采用。 2 注: 1.表中所示 2+2+( kN/m),包括下列荷载: 2+2( kN/m2)为二层装修 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 ( kN/m2)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 2.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 la/2 设置。 3.地面粗糙度为 B类 .基本风压ω =。 6. 1. 2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 24m。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50m,高度超过 50m的双排脚手架 ,应采用分段搭设措施 . 6. 2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6. 2. 1 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 3 跨; 2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 1/3(图 - 1);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 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图 - 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立杆; 2―纵向水平杆; 3―横向水平杆 3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 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400mm(图 - 2)。 图 - 2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1―立杆; 2―纵向水平杆; 3―横向水平杆; 4―竹笆脚手板; 5―其它脚手板 6. 2. 2 横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不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 1/2; 2 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 180mm。 3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 ,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 180mm。 6. 2. 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6. 2. 4 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 2 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 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 300mm(图 );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 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图 )。 ( a)脚手板对接;( b)脚手板搭接 图 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 3 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不小于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 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 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 6. 3 立杆 6. 3. 1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6. 3. 2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6. 3. 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图 )。 图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
相关推荐
钢筋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Q/CSG 表 (续 ) 编号 : 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监理 (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4 箍筋配置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 GB50204 的规定 符合要求 5 钢 筋 网 网片长、宽偏差 177。 10(8) mm +3 +6 +3 7 6 3
可 类比项目市场价格 价格策略 .定价方法 .均价 .付款方式和进度 .优惠条款 .楼层和方位差价 .综合计价公式 价格分期策略 .内部认购价格 .入市价格 .价格升幅周期 .价格升幅比例 .价格技术调整 21 .价格变化市场反映及控制 .项目价格、销售额配比表 五 入市时机规划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项目所在地房地产相关法规和市场情况简明分析 入市时机的确定及安排 六 广告策略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 图 表 区域中的标题,图形,图例的设置是所有图表设置的公共部分。 其中图表区域是对整个图表显示的设置, 如背景色,样式及未数据集未返回结果时的显示设置等。 标题部分是针对图 表 的标题的设置; 图形部分是设置除图例之外的所有区域的格式设置;
功能 *设置低压安全保护功能。 *与纯水箱的液位连锁。 检验人: 复核人: 日期 (紫外线杀 菌器及 m微孔过滤器) 确认内容 确认标准 是 否 紫外线杀菌器 数量: 1 台 型号: UV1 出力: 1000L/h 波长: 254nm 功率: 65W 材质: 316L 灯管:飞利浦 附件:时间指示装置 功能 紫外线杀菌器应为 254nm 的流过式紫外杀菌器。 应配有时间计时装置
政首脑的总统或总理(首相)的权力的扩张) ; ( 3)多元共治 :‘治理’就是多元主体的协同公共管理过程,治理意味着一种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新的政治型式,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多元共治”。 在治理型政治产生以前,人类处理公共事务的主要是统治型政治。 ( ① 统治型政治内涵: 1) 国家处理公共事务的唯一权力主体 ; 2) 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权力机关 ; 3) 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名合法垄断公共权力。
风管漏光检查 目的:通风管道安装完成后,在安装保温层之前必须进行漏光检查。 方法: 漏光检查:利用黑暗背景用卤素灯放入风管 复核人 /日期: 空调箱密封性检查 检查部位: AHU1 组合空调风柜 检查方法(漏光法):利用黑暗背景用卤素灯放入风管内,利用灯光照射,如果有泄漏处,则灯光从泄漏处透出。 接受标准:所有组合空调风柜功能段无漏光。 记录: 空调箱密封性检查 第 14 页 共 9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