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质量保证手册(压力容器最终版)内容摘要:

经理化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后,作为合格的外包单位并与其签定协议书,协议书应明确双方的责任、质量控制要求等。 协议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1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2 页 共 4 页 书应向《制造许可证》发证机构备案,并抄送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部门。 由于本身设备等所限需向外包单位委托试验时,由理化室向外协单位提出要求,携试样和委托单进行委托,并索取试验报告。 外包方出具的理化试验报告应有外包方的理化责任人签发和理化专用章并须经本厂理化责任人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外协 方出具的理化 试验报告由本厂 理化试验室保管。 章引用的相关文件和记录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1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3 页 共 4 页 理化质量控制程序图 111 否 加 倍 复 验 否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1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4 页 共 4 页 原材料 (板、管、锻件) 焊工考试试板 焊接工艺 评定试板 产品焊接试板 试验设备、仪器 在检定周期内 提交试验委托 单及试样 e 化学分析 耐腐蚀性能 力学性能 试样制备与标记 e 数据处理记录报告 T 签发报告 委托单位 试样保存 资料归档立卷备查 理化试验质量控制 审核评定 试样检验 试验 e 检验控制 1 目的 对于 压力 容器 的 检验和试验做出规定,以保证各项检验、试验及其报告准确、无误、可靠、真实并具有可追溯性。 2 范围 适用于产品的材料、制造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试验等。 3 职责 检验和试验质量控制系统由 质控部 归口负责管理,有关车间和科室予以配合,检验和试验质量 控制 实行检验责任人负责制,并且接受质保工程师的监督检查。 4 控制程序 检验和试验质量控制程序按“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图 ” 图 121 和本章的规定执行。 检验文件的编制 质控部必 须根据图纸、工艺文件、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通用工艺规程、产品检验规程和 检验、记录表式 及 各种报告等检验文件。 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编制,相应的责任人审核。 检验、检测手段 按照检验工艺文件要求配备好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量具、样板、检具。 质量检验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符合本手册第 13 章“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的有关规定。 检验状态及其标识: 检验状态分为四种即:安检、已检待判、合格、报废。 标识的方法:由检验员根据检验状态进行标识,标识的方法有:用油性记号笔书写法,标签法(用不干胶纸印刷),卡片法(库存卡)、区域法(待检、合格、不合格区) 过程检验 质量检验由自检专职检验相结合。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流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有权拒绝接受。 当工序进行到见证点( E)、审核点( R)、停止点( H)时,应按照《质量控制点及停止点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原材料、焊接材料、 外协外购 件的进货检验按 本手册 第 6 章的规定执行。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2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1 页 共 8 页 领料和下料 仓库保管员按领料单 核对材料牌号、规格和标记 , 并 经检验员 确认 后发放。 检验员 按照图纸和工艺要求核对放 样 尺寸和标记,做到先标记移植后分割。 成型、焊接检验 按工艺要求检查 成形质量,对 不圆度和错边量 进行检测。 按焊接工艺卡要求检查 坡口角度和 焊工持证上岗、焊前准备 及产品试板的数量、位置,并 监督焊工按焊卡规定工艺参数施焊 , 做好记录。 施焊完成后对焊缝的错边量、棱角度、余高等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入 “ 焊接 检验 记录 ”(焊表 08)。 检验时应注意检查工件标记,当标记部位切除或覆盖时,按有关规定先进行标记移植。 检验员必须根据图样、工艺文件和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检验员在“工艺制作过程卡”上签章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若不符合要求,则按本手册第14 章“不合格品(项)控制”规定程序处理。 焊接、热处理检验、无损检测和理化试验特殊要求分别按 本手册 第 11 章有关规定执行。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2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2 页 共 8 页 最终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 最终检验是指产品压力试验前或入库前的质量检验。 压力试验前由检验质控责任人员按《检验工作管理制度》对产品及其资料进行汇总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压力试验。 入库前的检验由检验质控责任人员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规定,对产品的外观、内部清洁、密封面的保护、产品铭牌和随机附件等进行检查,合格后签发入库单或成品质量审定表。 发货前由检验员按照发货要求对其包装及装箱情况进行检查核实,合格后才能发运。 5 产品出厂文件编制、产品档案整理 产品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竣工图”;“ 监督检验证书”的内容按照《容规》 第 条 的要求,产品质量证明书内应附 产品铭牌的拓印件;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规范要求出具。 产品竣工后,整理“产品竣工图”, 检验质控责任人审核,资料 员将竣工图和 产品质量证明书等 汇总并装订成册,检验质控责任人员审核签字后盖本公司检验印章,然后交驻厂监检人员审查,审查合格后签发“ 特种设备制造 监督检验证书”,至此方可将产品出厂文件发给用户。 压力容器产品出厂后, 质控部 将产品全部资料交档案室,按 本手册 第 3 章 中的 条 “质量记录控制”规定,由档案室负责保管,档案保存期限为 7 年。 6 支持性文件 1.《材料入库检验规程》 2.《外购件管理制度》 3.《外协件管理制度》 4.《产品过程检验通用规程》 5.《产品最终检验规程》 6.《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7.《质量控制点及停止点管理制度》 8.《材料标记及标记移植制度》 9.《产品档案管理制度》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2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3 页 共 8 页 检验质量控制程序图 12- 1 质 量 保 证 手 册 第 12 章 标题 版次 /修改号: A/0 第 4 页 共 8 页 试板报告 试验前审查 E H E E E E E 检验质控责任人 压力试验 1 目的 对压力试验和试验前准备、实施与判定、报告签发等控制环节作出规定,以保证产品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压力容器 制造过程的压力试验和 致 密性试验。 3 职责 压力试验质量控制由 质控部 归口管理, 生产部 配合。 压力试验质量控制实行 检验 责任人负责制,并接受质保工程师监督和检查。 4 控制程序 压力试验控制按照“压力试验质量控制程序图”图 122 及本章规定进行。 文件编制 由工艺部门 负责根据《容规》等规范、标准,编制《压力试验通用工艺规程》, 工艺 责任人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 试验前准备 产品 组装合格后转入压力试验工序前, 质控部 应汇集试压产品的全部检验资料和各种报告经检验责任人审核,对所有的不合格必须在试压前处理完毕。 然后 通知生产车间按《压力试验 管理制度 》, 作好试压前的准备。 压力试验 检验员 对容器 外观 质量和 试压前的准备工作 审核合格后,通知驻厂监检人员到现场 监检确认,经监检人员同意后方可下达指令进行压力试验。 设备及场地 用于 耐 压试验的 试压泵和 空压机必须处于完好 状态。 应选择两块表盘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量程为试验压力 ~、精度等级不低于 ,作为试验用压力表。 耐 压试验应设置专用场地,设有警戒线标志并 经检验 责任人和 安全部 安全负责 人检查认可。 试压时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严禁在车间进行气压试验,应在空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