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71 13.计算 3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x 2Mg+O2 2MgO 28 80 3g x xg 80348 x=5g 答: 3g 镁完全燃烧可生成 5g 的氧化镁。 14.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 煤的干馏或炼焦是化学变化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沸点的不同) 1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 16.天燃气主要成份是甲烷 CH4 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 ρ ρ 空 难溶于水 是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 17.烧煤时加水的原因: C+H2O CO+H2 产生水煤气( CO+H2)燃烧更充分。 第五章 金属与金属矿物 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延展性 2.纯铁很软( Fe)铜为红色( Cu)汞常温下为液态( Hg)银的导电性最好( Ag) 金( Au) 和银 (Ag)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 3.灯泡中的灯丝为钨( W)因为其熔点高 4.铜丝罩在蜡烛火焰上使之熄灭的原因: 铜丝有良好导热性,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5.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 Cr) 密度最小的金属是锂( Li) 航空航天应用广泛金属是钛( Ti) 热水瓶内胆镀的金属是银( Ag) 点燃 点燃 高温 10 水银温度计里金属是汞( Hg) 干电池外壳是锌( Zn) 6.铝在空气中加热 4Al+3O2 2Al2O3现象:表面变暗 7.加热铝时液态铝不能滴下的原因是: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而氧化铝熔点很高。 8.铜在空气中加热: 2Cu+O2 2CuO 现象表面变黑 9.镁与稀酸反应: Mg+2HCl=MgCl2+H2↑ 现象:有大量气泡、放热 10.锌与稀酸反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气泡、放热 11.铁与稀酸反应: Fe+2HCl= 22ClFe +H2↑ Fe+H2SO4= 42SOFe +H2↑ (氯化亚铁) (硫酸亚铁) 12.铁与硫酸铜溶液 (湿法炼铜原理) Fe+CuSO4= 42SOFe +Cu 现象: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13.铝与稀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现象:有气泡、放热 14.实验室制取氢气 原理: Zn+H2SO4=ZnSO4+H4↑ 装置:与制 CO2,用 H2O2制 O2的一样 收集: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15.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有: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听爆鸣声,声音微弱的就是纯的。 16.置换反应: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 A+BC=B+AC) ( Fe2O3) 磁铁矿( Fe3O4) 菱铁矿( FeCO3) 孔雀石( Cu2(OH)2CO3) : 3CO+Fe2O3 2Fe+3CO2 现象: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先通 CO 后加热的原因: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 CO 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尾气通过点燃的方法处理 结束时熄灯后通 CO 至冷却的原因:防止石灰水倒流到玻璃管使其炸裂。 防止撒去石灰水试管后氧气进入玻璃管,使铁被氧化。 可以用磁铁吸收的方法检验铁的生成。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检验是否有 CO2生成。 高温 11 :设备:高炉 原料:铁矿石(提供铁元素) 焦炭(提供热源制 CO) 石灰石(制造炉渣) 空气(提供氧 气) 有关反应: C+O2 CO2 C+CO2 2CO Fe2O3+3CO 2Fe+3CO2 20.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铜 汞 银 铂 金 越靠前活泼性越强 在 (H)前的金属与稀酸反应能放出氢气,后面则不行 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后面的 金属 21.合金: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生铁和钢均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份金属高,熔点比各成份金属的低。 22.生铁和钢区别:生铁含碳量: % 钢的含碳量: % 23.真元宝(金)与假无宝(铜、锌合金)的区分办法: 加热是否变黑、加稀盐酸是否有气泡、测密度。 24.保险丝常用的是武德合金( Bi、 Pb、 Sn、 Cd) 25.焊锡使用铅锡合金的原因:降低熔点 26.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27.食盐和酸可加速铁生锈 28.铁锈是红棕色、主要成分 Fe2O疏松多孔是混合物 29.除去铁锈的方法:砂纸打磨或用稀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30.防止钢铁生锈的原理:不与水或氧气接触改变内部结构 31.石灰石的用途:制玻璃、炼钢、作建筑材料、制水泥 32.含有碳酸钙的物质: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白垩、蛋壳、贝壳、珍珠、水垢 33.检验( CO23 或 CaCO3) 的方法: 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现象:有气泡、石灰水变浑 有关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U2+H2O+CO2↑ CO2+Ca(OH)2=CaCO3↓ +H2O 34.草木灰的主要成份: K2CO3 35.碳酸盐:含有碳酸根 (CO23 3)如: Na2CO3 K2CO3 MH4HCO3 MgCO3 点燃 高温 高温 12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K2CO3+2HCl=2KCl+H2O+CO2↑ NH4HCO3+HCl=NH4Cl+H2O+CO2↑ MgCO3+2HCl=MgCl2+H2O+CO2↑ ( CaO) 36. 生石灰 ① CaCO3 CaO+CO2↑ ① ② ② CaO+H2O=Ca(OH)2 放热 ③ 石灰石 熟石灰 ③ Ca(OH)2+CO2=CaCO3↓ +H2O (CaCO3) (Ca(OH)2) 37. Ca(OH)2熟石灰或清石灰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38.久置澄清石灰水瓶壁有一层白色物质是 CaCO3 形成原因 : Ca(OH)2+CO2=CaCO3↓ +H2O 除去方法加稀盐酸 : Ca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