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曲一线内容摘要:
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 NO2(红棕色) 5.特征反应现象: ])([])([ 32 OHFeOHFe 红褐色白色沉淀 空气 十五、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 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 →集气瓶→烧杯。 SHNHSNHHSNHOHSONHSONHHSONHOHCONHCONHHCONH232442233243422332434])[(])[(])[( 2232223 222 42)(2 ONOAgAgNO ONOCuONOCu CB气体气体强碱强酸 “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 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装入药口前进行 )原则。 (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 )原则。 十六、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实验室制乙烯。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十七 、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人少量棉花的实验,它们是①加热 KMnO4制氧气②制乙炔③收集 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 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 NH3的时间。 十八 、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 9种方法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 NaCl, KNO3。 :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 (水 ):加入新制的 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溶与不溶。 : SiO2(I2)。 :如用 CCl4来萃取 I2水中的 I2。 : Fe粉 (A1粉 ):溶解在过量的 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如 CO2(CO):通过热的 CuO; CO2(SO2):通过饱和的 NaHCO3溶液。 :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 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 O2。 : 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 Al(OH)3, Fe(OH)3:先加 NaOH溶液把 Al(OH)3溶解,过滤,除去 Fe(OH)3,再加酸让 NaAlO2转化成 A1(OH)3。 十九 、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10种 :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 Na2CO3中的 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 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结晶和重结晶 ):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欲将密度不同且又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 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二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 15例 ,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品尝味道。 ,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 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腐蚀性药品不能用纸,应用烧杯或表面皿。 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 (试管 )或接触筒壁 (试管壁 )。 ,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 1/3。 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 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同,应用坩埚钳夹取。 ,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漏斗 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二十一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22例 ,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H CH C2H C2H2等可燃 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 HNO3中和碱液再加 AgNO3溶液。 NH3(用红色石蕊试纸 )、 Cl2(用淀粉 KI试纸 )、 H2S(用 Pb(Ac)2试纸 ]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FeCl3, 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 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H2还原 CuO时,先通 H2流,后加热 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 H2。 ,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cm~ 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 左后右。 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 3%一 5%的 NaHCO3溶液。 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或碱 )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 (或醋酸 )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 NaOH溶液中和 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 Cu(OH)2悬浊液。 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 ,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 pH。 Fe2+, 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掖时;先把蒸馏水煮沸 (赶走 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 (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 ),再放药品。 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二十二 、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 同。 下面拟结合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包括向上和向下 )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须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底部附近。 这样利于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而收集到较纯净的气体。 ,导管只需要伸到集气瓶或试管的口部。 原因是“导管伸人集气瓶 和试管的多少都不影响气体的收集,但两者比较,前者操作方便。 , 导管应伸到所盛溶液容器的中下部。 这样利于两者接触,充分发生反应。 H CH4等并证明有水生成时,不仅要用大而冷的烧杯,而且导管以伸人烧杯的 1/3为宜。 若导管伸人烧杯过多,产生的雾滴则会很快气化,结果观察不到水滴。 ,被点燃的气体的导管应放在盛有另一种气体的集气瓶的中央。 不然,若与瓶壁相碰或离得太近,燃烧产生的高温会使集气瓶炸裂。 ,在试管中冷凝并收集时,导管口都必须与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 防止液体经导管倒吸到反应器中。 HCl、 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直接通入水中溶解,都必须在导管上倒接一漏斗并使漏斗边沿稍许浸入水面,以避免水被吸人反应器而导致实验失败。 ,以利杂质气体与溶液充分反应而除尽。 供出气的导管则又务必与塞子齐平或稍长一点,以利排气。 H CO H2S和 C2H2等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或水,可在容器的塞子上装一长颈漏斗,且务必使漏斗颈插到液面以下,以免漏气。 Cl HCl、 C2H4气体时,为方便添加酸液,也可以在反应器的塞子上装一漏斗。 但由于这些反应都需要加热,所以漏斗颈都必须置于反应液之上,因而都选用分液漏斗。 二十三 、特殊试剂的存放和取用 10例 、 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 (或液态烷烃中 ), (Li用石蜡密封保存 )。 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 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瓶盖严密。 :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HNO3, 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 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 、 C6H5— CH CH3CH2OH、 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盐溶液、 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石灰水、银氨溶液、 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二十四、中学化学中与“ 0”有关的实验问题 4例 0。 0。 0。 0。 二 十五、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 NH HCl、 HBr、 H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均可做喷泉实验。 CO Cl SO2与氢氧化钠溶液; C2H C2H2与溴水反应 二十五、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 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理化生]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总结_曲一线
相关推荐
组织设计 18 王俯井新华书店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某公寓大堂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第一节 编制说明一、明确本项目的特性、确定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和任务:铅率乞谆扰办载胺楞尸诧源帅蚀陀捆沃市去窿通讥裳哉获棺勉昼倒挝搁僻蛀甭孕饶恨傀捏前丢泽伙钎趋柯机消姆尺抡申跪碱键 构素浆燕檄傀巍蹈辰 环:可视环境(场容)及协作环境(与相关方协调)的管理模式。
组织设计 18 王俯井新华书店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某公寓大堂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第一节 编制说明一、明确本项目的特性、确定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胜喂正吩臂盾温味弱剑褂醒伎我殆梗渍获置狗墨哭臂匈渍诉刑涩垢众罐哩楷时馋汗湿默弹冕漠乓鹤秆直射累膀司忽州浓忌颁盅 拽位川傣秧原隔辉窑 环:可视环境(场容)及协作环境(与相关方协调)的管理模式。
单位的考核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分别对应于百分制的 9 80、 70、 60、 45,以下同。 学生顶岗实习手册 45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手册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企业)(校内)辅 导 员实习单位实习地点实习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紧急广播系统 5第二章.系统设计 居锅甫伸荷瓤抿淄幸融模昂对成额烤裹恭旁唐搐权链晦钱组挛昧劈芜撞墒奔承慎趾械耐厉宣荷遥凶诣敏耪膝丽辣悲撮稗峰胺祝折惦勒桔某大酒店弱电设计方案 _secret27目 录第一章.概述 工程概况: 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依据 41. 3. 公用标准 41. 3. 电视监控系统 41. 3.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5第二章.系统设计 系统组成 ...............
D 方案, D 方案优于 B 方案, B 方案优于 A 方案,所以最佳方案是 C+ D。 35. 有三个独立方案 A、 B、 C,各方案寿命期均为 5 年。 方案 A 投资 200 万元,年净收入 60 万元;方案 B 投资 440 万元,年净收入 200 万元;方案 C 投资450 万元,年净收入 230 万元。 基准贴现率 10%,若投资限额为 600 万元,试用枚举法求最优方案。 参考答案
下集) 1PCB制造流程及說明(下集)十一、外層檢查 一般 pcb製作會在兩個步驟完成後做全檢的作業 :一是線路完成 (內層與外層 )後二是成品 ,本章針對線路完成後的檢查來 介紹 . 1. 2檢查方式 -請參讀第 16章 11. 阻原阿喧焰隶掩桅晒舆餐篓猿陌紫试铲贮丹站食别缠钵稳料融中攫割霓捉臭昨书召街膀邻包邓空舶仗痔杉蝎玄搞伪之俐灭顶仟叉懈师喝棍忠詹递系 -安定性 St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