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设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及结题内容摘要:

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18 卫生行为习惯。 讲好卫生,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一个身体洁净、衣装整洁的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一个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会慢慢影响周围的环境,让整个社会环境都干净起来。 生活行为习惯。 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求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要形成自己 能做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 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是从对人对事、对国家、对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向小学生提出了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其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一 )让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教学生尊敬他人 教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善待他人和我们周围班主任行为 的一切事物 教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好课前准备 课堂学习常规的训练 课外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 教学生热爱读书 爱护学习用品 (二)养成教育法流程表择要 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对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 ( 1)、在校讲文明礼貌。 老师要告诉学生,早上来到学校,同学之间要相互问好,见 到老师主动问好。 同学或老师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如果无意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要说“对不起”;接递物品用双手。 让学生懂得,不管是打扫厕所的老爷爷,还是看大门的保安叔叔,他们和老师一样,都是为同学们服务的,要象尊敬老师一样尊敬他们。 ( 2)、在 校外 讲文明礼貌。 教育学生 在校外 、在自己住所附近,见到周围的邻居,不管认识与否,都要加以适当的称呼,礼貌地问好打招呼;和小朋友和睦相处;主动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时刻以一个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 3)、在社会上做文明小公民。 教育学生乘车时,要做文明小乘客,排队上 车,主动向司机叔叔问好,主动让座,遇到有困难的人主动帮助;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要遵守公共秩序;观看演出,要适时鼓掌,不影响别人观看。 买东西时,要排队,守秩序,要双手接递物品,并表示谢意,离开时要礼貌地说“再见”。 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 1)、养成讲好个人卫生的好习惯 老师要教导学生,每天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吃完饭要把手和嘴擦干净;晚上睡觉前做到洗脸、刷牙、洗脚。 每天教师提前到校,当学生到校时,检查学生做到了没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定期洗澡洗头,剪手 脚指甲,刷洗书包,开始几周由老师检查,以后不定期抽查,后来小组长检查,就养成了习惯。 自己的衣物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整理,东西要摆放整齐,老师定期与家长交流,询问在家表现情况。 ( 2)讲好环境卫生 学生到校每天必须带 3 样东西:一块儿卫生纸,一块儿小手绢,一块儿小抹布。 卫生纸用来上厕所,或其他急用;小抹布用来擦自己的桌凳;小手绢整整齐齐叠成三层,最外一层擦鼻涕,中间一层擦手,最里面一层擦眼睛,每天晚上洗净凉干。 早上到校让学生先把自己的桌子、凳子擦干净,再清理自己分管 20 的卫生“小区域”,然后老师检查,用手 摸一摸桌面有没有灰尘,督促孩子养成好习惯。 教育学生要主动捡拾校园内外和草坪中的废纸与杂物。 班级经常举行“卫生标兵”、“环保小卫士”等评选活动,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得到一颗小星星,贴在争星评比栏里面。 教育学生不要在墙壁上或建筑物上乱刻乱画,等车时不弄脏站牌和护栏,爱护公共设施,同学相互监督。 有了卫生习惯,许多好习惯也就自然生成。 学生看到走廊上有废纸、公园里有脏物会感到不舒服,会主动捡起来;爸爸、妈妈在公共场所吃瓜子,会主动的找袋子装起来,再放到垃圾箱里,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其他人。 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 培养 教育学生按时作息 帮助学生安排好放学后的时间,劳逸结合,完成好作业,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不迷恋电视剧,多关心新闻、天气预报,合理作息。 考虑到有些学生起床可能有困难,老师告诉学生:当闹钟响了而你又想懒一会被窝时,你就想,老师也在起床呢,我要跟老师比赛,看谁穿衣服快。 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高一些,当然这些需要家长在家里多督促,要求要严一些。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被子有点大,孩子在叠被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只要他们把被子翻过来晾一晾,就行,等天气转暖,被子薄了些时,就让他们自己叠被子。 刚开始很可能孩子 不愿意看新闻和天气预报,因为它不如动画片有趣。 因此,要给学生讲道理,让他知道这样做的必要性,了解国家大事,尤其是国际新闻,让孩子了解世界很大,需要我们知道的知识还很多。 比如有些地方还在进行着战争,那儿的孩子和妈妈都很痛苦,她们没有东西吃,还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让他们从小就了解战争的残酷,大家都渴望和平,从而也让孩子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幸福的生活。 看天气预报,为的是让孩子自己了解天气变化而适量地穿衣服,安排自己的生活。 如果第二天有雨,孩子自己就准备好另一双鞋子,第二天带到学校,免得穿着湿透的鞋子让身体 着凉。 21 对这些事情的检查,一般通过家校联系单来督促进行。 学会自理 自理是学生生活的基本条件,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养成学生的懒惰心理。 ( 1)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要让学生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洗小物体,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剪指甲,自己洗脸,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整理书桌等。 学生年龄小,不会做的事情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不能一味的强加任务。 如让学生自己整理床铺,老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演习活动。 道具是: 2 块小手帕、 1 块橡皮、 1 个铅笔盒,铅笔盒当床,橡皮当枕头,一块手帕当 被子,另一块当床单,组织学生进行整理床铺训练。 经常组织进行穿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整理书桌,洗脸、刷牙等比赛,使学生逐步具备自理能力。 (2)教育学生自己做好上学前准备 完成作业后,把必需的文具按顺序装入铅笔盒,铅笔盒不能放多余的东西,不提倡学生使用高档玩具型的文具,防止学生的攀比现象,然后再按顺序整理好书包,语文、数学、英语课本与作用本,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以方便取出。 以免找书本与作业本时,满书包里乱翻。 (3)教育学生做好假期入学前的准备。 开学前一天,就要检查好,除了自己要用的学习用品外,还要看小抹布、 卫生纸、洗衣粉准备好了没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带了没有,以防造成影响学生学习现象。 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将来不管他们去干什么,都要懂得去尊重人、关心人、善待人、兼让人,把这些美德一一培植到学生的心灵上,转化成学生的信念,会成为学生一笔真正的精神财富。 教学生尊重他人。 比如尊重父母,尊重老师,让学生知道父母的辛苦,当你早晨还在梦中时,他们已经给你们做好了早饭,当你晚上熟睡时, 他还在给你检查作业,洗刷衣物„„对他们的付出要表示尊重,就是要在校做一名优秀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尊正他人还 22 要善于倾听、在公共场所不要做出影响他人的行为、进别人房间要先轻轻敲门等等。 教学生学会关心他人。 如当同学不舒服时,主动去问一问;有时同学呕吐了,不要捂着鼻子离开他,帮他清理一下,帮他倒口热水;同学鼻子流血了,帮他递块卫生纸;雨天跟没带雨具的同学合用一把伞;知道同学过生日时,送上一句“祝你生日快乐。 ”;别人有错误,要善意的指出,并帮助找出解决的办法。 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学生之间的友爱。 当家人有病时,要主动为他们倒水、拿药,他们干活累时给他们端盆洗脚水,吃东西先让长辈。 教师要注重与家 长沟通,耐心做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忽视了孩子良好品行的教育。 孩子上学带饮料、零食,用高档的学习用品,本子没有用完就扔了,再换上新本子,觉得高人一等等,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制止这一现象,告诫学生,在老师面前,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我们现在用的钱都是家长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浪费,去攀比。 学生每天只能带白开水上学,不能随意换铅笔盒、书包,本子用完了和家长交换新本子用,这样以来,家庭优势的孩子也不去攀比了 ,家庭贫困的孩子也不自卑了。 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行,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将来就会勤俭持家。 在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时,老师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 对于那些穿的很新奇且喜欢在同学面前炫耀的孩子,老师要给予提醒:你穿的这些新衣服是花父母的钱买的,你没有资格在别人面前炫耀,老师也不喜欢那些成天只图穿戴漂亮,而看不起别人的孩子。 规定穿校服时间,无一例外要全穿校服。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做好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下一节课的基本保证。 因 此,课间休息时,要让学生先准备好下一节课的课本、笔记本,随堂练习本及文具等下一节课必备的学习用品再活动,学习用品的摆放要有序,一般要 23 课本放练习本上边,铅笔盒放在桌子上边中间位置。 课本练习本放在每个桌子的左上角(我们学校是单人单桌),然后提前一分钟回到教室,对本节所上课目上一节课学习内容做简单回顾,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起立时,要求学生挺胸抬头,从心理上调节好状态,做到精神饱满,还礼问候老师时,要声音宏亮,振奋精神,眼睛注视老师,坐下后,暗示自我,本节课要做个最好的自己,并双脚放平,端正坐姿,对于课前准备好的用品 ,上课坐端正,起立、坐下,拿书、放书、装书,做到快、静,新生入校第一周要拿出时间进行专门摸拟训练练习,直到学生都训练为止。 课堂学习常规的训练 (1)、听讲的训练 课堂听讲必须专心,坐姿端正,两手放在桌面上,左手压右手,举手发言的将左手举起(因为右手有时拿笔做记录),发言时,身子离开课桌,两手下垂,可采用比较法,如:你听他的声音洪亮吗。 谁的声音最洪亮。 等,对课堂上出现的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老师要弄清不听讲的原因,是在无意识记忆呢,还是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如是后者,老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艺 术,引导学生进入到角色中来。 (2)、读书习惯的训练 朗读前,教师必须范读,让学生体会语意,品味语感,然后同学根据自己体会到的自由练习,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比赛朗读,读书好的让他们到台前表演,以培养学生本人的自信心,同时也鞭策其他学生努力争取。 (3)、书写姿势和态度的培养 刚走进校门的小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很重要,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老师要腿勤、手勤、嘴勤、眼勤,特别是刚学生字时,不能追求量,哪怕每节课只教一个字,也要让学生按正确的姿势写好,学生书写时,老师不能把任务分下去就做自己的事,要走在学生 中,观察学生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是否做到“三个一”,如有姿势不准确的学生可以让他走到前边去,看别人是如何写字的,看会后再回座位练习,同时还要观察学生的书写是否美观,对书写美观的孩子及时表扬,对经过努力也写不方正的孩子,俯下身子指导,对不认 24 真书写的孩子,要把道理讲给他:不认真写字,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你不尊重老师那么老师就不愿意给你批改作业。 让学生心服口服,主动把不好的字撕掉扔到纸篓里,重新再写,直到写好为止。 学生做试卷时,教师不要认为这个时间是学生的,自己解放了。 而要及时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不乱涂乱画,设计好 答题位置,使做出来的试卷美观、整齐。 对答卷不规范的要及时给予指导纠正。 对优秀试卷老师要张贴出来并奖励卷面分。 这样,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就不至于出现高考时因书写不认真而丢分现象了。 课外作业的完成习惯的培养 低年级,因为课本上知识比较少,没必要留书面作业,一旦有特殊的作业,一定要嘱咐学生认真完成。 高年级学生,要求是哪一学科的作业就放到哪本教科书的里面,并按顺序装进书包里。 课外作业布置一些朗读、阅读方面的作业时,对这类无型的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督,所以老师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每天晚上抽出 5 分钟时 间给孩子,如果早晨不见家长的评价,要中午回家完成,中午还不能完成,就要下午放学前读给老师听了,不能让学生形成懒惰心理,养成不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教学生热爱读书 前苏联教育家柯路普斯卡亚曾经说过“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并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学生除学好课本外,应指导学生多读有用的课外书。 低年级学生应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1)开始,和家长沟通好,让家长陪读,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发孩子读书的欲望。 (2)在班里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表彰奖励 读书多的学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读书的兴趣。 (3)充分利用好班级的图书角、阅读展示台和阅读达标活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爱护学习用品的训练 (1)包书:新书拿到手后,不能赤裸裸地去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