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房屋建筑学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E、部分框架承重 纵墙承重的优点是( )。 A、空间组合较灵活 B、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C、整体刚度好 D、楼板所用材料较横墙承重少 E、抗震好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小开间横墙承重结构的优点有( )。 A、空间划分灵活 B、房屋的整体性好 C、结构刚度较大 D、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 横墙承重方案中建筑开间在( )较经济。 A、 B、 C、 D、 E、 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 )。 A、 240mm 120mm 60mm B、 240mm 110mm 55mm C、 240mm 115mm 53mm D、 240mm 115mm 55mm 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 )。 A、 120mm B、 115mm C、 100mm D、 125mm 一般常用砖墙厚度有( )。 A、半砖墙 B、一砖墙 C、 180 厚砖墙 D、一砖半墙 E、两砖半墙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 )。 A、垫层高度范围内 B、室内地面以下 处 C、垫层标高以下 D、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 1墙脚采用( )等材料,可不设防潮层。 A、粘土砖 B、砌块 C、条石 D、混凝土 E、灰砂砖 1墙身防潮层常用的材料有( )。 A、防水砂浆 B、混合砂浆 C、细石混凝土 D、水泥砂浆 E、油毡 1( )的墙脚称为勒脚。 A、内墙 B、外墙 C、横墙 D、纵墙 E、承重墙 1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 用( )。 A、平拱砖过梁 B、弧拱砖过梁 C、钢筋砖过梁 D、钢筋混凝土过梁 1钢筋混凝土门窗过梁应伸进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 mm。 A、 60 B、 130 C、 240 D、 370 E、 490 1门窗过梁的作用是( )。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A、装饰 B、承受门窗荷载 C、承受门窗上部墙的荷载 D、承受楼板的荷载 E、承受砖墙的荷载 1多层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一般设于建筑物的( )等部位。 A、外墙转角 B、内 墙转角 C、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D、较大洞口两侧 E、圆形洞口两侧 F、较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1墙体设计中,构造柱的最小尺寸为( )。 A、 180mm 180mm B、 180mm 240mm C、 240mm 240mm D、 370mm 370mm 1施工规范规定的砖墙竖向灰缝宽度为( )。 A、 68mm B、 79mm C、 1012mm D、 812mm 图中砖墙的组砌方式是( )。 A、梅花丁 B、多顺一丁 C、一顺一丁 D、 全顺式 2图中砖墙的组砌方式是( )。 A、梅花丁 B、多顺一丁 C、全顺式 D、一顺一 丁 2 增加外墙隔热能力可采用() A、重量大的材料 B、重量轻的材料 C、光滑平整的材料 D、浅色的材料 E、热稳定好的材料 2 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可采用() A、选用热阻较大的材料作外墙 B、选用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 C、选用孔隙率高、密度小(轻)的材料作材料 D、防止外墙产生凝结水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E、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2 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 ) A、 120mm B、 115mm C、 100mm D、 125mm 2 在墙体设计中,为简化施工,避免砍砖,凡墙段长度在 1500mm以内时,应尽量符合砖模即()。 A、 115mm B、 120mm C、 125mm D、 240mm 2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碎砖或灰土材料时,其水平 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 )。 A、垫层高度范围内 B、室内地面以下 C、垫层标高以下 D、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面层 2 墙脚采用( )等材料,可不设防潮层。 A、粘土砖 B、砌块 C、条石 D、混凝土 E、灰砂砖 2 墙脚采用( )等材料,可不设防潮层。 A、粘土砖 B、砌块 C、条石 D、混凝土 E、灰砂砖 2 ( )的墙脚称为勒脚。 A、内墙 B、外墙 C、横墙 D、纵墙 E、承重墙 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 )。 A、平拱砖过梁 B、弧拱砖过梁 C、钢筋砖过梁 D、钢筋混凝土过梁 3 多层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一般设于建筑物的( )等部位。 A、外墙转角 B、内墙转角 C、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D、较大洞口两侧 E、圆形洞口两侧 F、较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3 墙体设计中,构造柱的最小尺寸为( )。 A、 180mm 180mm B、 180mm 240mm C、 240mm 240mm D、370mm 370mm 三、判断题: 自承重墙属于非承重墙。 ( ) 砖墙是脆性材料,在地震区,房屋的破坏程度随层数增多而加重。 ( )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墙、柱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厚的比值,高厚比越大,构件稳定性越差。 ( ) 墙体隔蒸汽层应设在靠室内高温一侧。 ( ) 水泥砂浆属于气硬性胶结材料。 ( ) 水平防潮层的做法可以是:采用 20 厚 1: 2 水泥砂浆加 3%~5%防水剂。 ( ) 四 、简答题: 大量性民用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并说明优缺点。 为 了减少热损失 ,采暖建筑的外墙如何从构造上采取措施。 简述墙体的隔声措施。 墙身水平防潮层的做法有哪几种。 简述其优点及适用范围。 墙身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 举例说明水平防潮层的三种做法。 窗台的作用是什么。 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位置是什么。 简述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圈梁的位置和数量。 在什么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 1如何设置防震缝的宽度。 1试比较几种常用隔墙的特点。 1 为减少冬季传热,采暖建筑的外墙如何从构造上采取措施。 1 外墙隔热可采取 哪些技术措施。 1 勒脚的作用是什么。 常用的材料做法有哪几种。 1 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的不同,试比较几种不同过梁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1 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有哪些。 五、画图题: 用图说明墙身防潮层 的位置。 某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室内外地面高差 米,底层采用水磨石地面,采用砖砌勒脚。 试绘出外墙勒脚的剖面构造详图。 标出主要标高和各部位做法。 用图说明散水的两种构造做法,并用引线说明材料做法。 图示举例说明明沟的构造做法。 图示举例说明外窗台的构造做法。 图中圈梁被 窗洞口截断,请在图中画出附加圈梁并标注相关尺寸。 绘一砖墙的剖面详图,要求表明墙脚、窗台、过梁三个部位的构造大样。 根据以下几种窗洞立面形式,画出节点详图。 标注材料符号、尺寸及做法。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图示内、外墙变形缝构造各两种。 试述混合结构中学教室采用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承重两种承重方式的优缺点,并绘出结构平面布置简图。 1 图示并说明组合墙中设保温层的构造做法。 1 某采暖建筑的外墙为砖墙,谓减少冬季传热,请设计外墙的细部构造,要求包含过梁、窗台及墙身内部等方面。 1 图示墙体隔蒸汽层的构造方式,标注构造层次及主要尺度。 1 绘图说明散水与勒脚间的节点处理,并用材料引出线注明其做法, 第七章 基础与地下室 一、填空题 基础依所采用材料及受力情况的不同分为 、 基础依所采用材料及受力情况的不同分为 、 [1].(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 ( )。 地基分为 和 两大类。 地基土质均匀时, 基础应当 ,但最小埋深应不小于。 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 、 、 、 、 等。 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 “ 允许宽高比 ” 为。 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应埋置在 约 200mm 的地方。 基础的埋置深度除与 、 、 等因素有关外,还需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程特点。 洞口圈梁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二、选 择题 基础的“埋深”是指( ) 砖混结构的承重墙常采用( ) C. 筏片基础 框架结构的基础常采用( ) C. 筏片基础 当地下水位位于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下时 ,地下室只需做( ) 基础埋置深度不应小于( ) D. 当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标高时,地下室需做( ) 砌筑地下室等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时,宜采用( ) 一般的民用建筑中,常采用下列哪种地基来满足结构对基础和地基的要求。 ( ) 地基 如新建筑的基础埋深比老建筑的基础埋深大,新建筑基础应离开老建筑基 础一定的距离,并满足( ) A. L≤( 1~ 2)△ d B. L≤ 1- 2△ d C. L≥( 1~ 2)△ d D. L≥ 1- 2△ d (△ d 为两基础底部高差, L 为两基础底部净距) 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 )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 A 最高水位 200mm; B 最低水位 200mm; 答案请看我的博客(百度空间): C 最高水位 500mm; D 最高与最低水位之间。 三、 简答题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 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 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有哪几种。 什么是深基础。 什么是浅基础。 刚性基础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四 、 绘图题 绘制地下室的外包防水构造做法。 绘制砖基础大放脚构造。 绘制地下室的 外包防潮构造图 . 第 八 章 楼 板 层 、地坪层构造 一、填空题: 楼板层通常由 、 、 组成。 噪声的传播途径有 和 两种 . 根据构造的不同 ,顶棚可分为抹灰顶棚 , , 三种。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楼板分为木楼板, 和。 根据钢筋。[工学]房屋建筑学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可制备自密度,大流动性混凝土, 采用泵送溶流新工艺,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外加剂。 还能减少混凝土搅拌,成型过程中的能耗,消除震耳欲聋的噪 声危害。 混凝土中掺加着色剂。 可制成各种装饰混凝土。 外加剂的分类 17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1)改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 主要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灌浆剂、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主要包括缓凝剂
电流和电压分别为 ( 1) V)60 4si n(23o1 tu ( 2)V)75 4co s(52 tu ( 3)A)90 4sin(2 o1 ti (4) V)45 4cos(252 ti 写出有效值相量,画出相量图。 解 (1) V6031 U,相量图如图( 1) (2) V )15 4si n(5)75 4co s(52 ttu
6 图 22 零件选材技术路线图 8 图 23 工件在炉内排布图 11 图 24 Fe — Fe3C 状态图 13 图 31 KSJ 系 列 箱 式 电 阻炉 15 图 32 机械抛光过程图 17 图 33 金 相 显 微镜 18 图 34 HRS150 数 显 洛 氏 硬 度计 18 图 35 45 钢 热 处 理 显 微 组 织 200 19 图 36 Q235 钢 退 火 处 理 显 微
44H FF DD 12345H DATA ENDS (2)内存分配: DS:1060H G1 20H FFH 31H E6H DS:1064H G2 F6H 0FH 64H 10H DS:1068H G3 05H 00H 05H 00H 05H 00H DS:106EH G4 46H 00H „„ „„ DS:1200H F2 11H 22H 33H 44H DS:1204H FF 45H
AL MOV AX,DX MOV DX,0 MOV BX,100 DIV BX SHOWCHAR AL MOV AX,DX MOV DX,0 MOV BX,10 DIV BX SHOWCHAR AL MOV AX,DX MOV DX,0 MOV BX,1 DIV BX SHOWCHAR AL POP DI POP SI POP DX POP CX POP BX POP AX ENDM。
点流体静压强的大小作用面方向无关,只与该点的位置有关。 ①层流区 ②临界过渡区 ③紊流光滑区 ④紊流过度区 ⑤紊流粗糙区意义:比较完整地反应了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沿程阻力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在于将流场划分为两个计算方法不同的区域,即势流区和附面层。 在附面层外的势流区按无旋流动理想流体能量方程或动量方程求解;在附面层内,按粘性有旋流动流体能量方程或NS方程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