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急危重症病人诊疗流程管理规范内容摘要:

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疑难、复杂、重大手术 术前必须 经 手术 科 室、酥麻科、手术室、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完成 讨论 , 手术科室 填写《 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申请报告表 》, 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长审批或提交 主 管 副院长审批后,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副主任以上医师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致残手术、二次手术必须报请医务科(行政总值班)批准或备案。 术前 必须 认真 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 对 手术 及 麻醉 进行 风险评估, 充分 做好 的术前准备 工作。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 2~ 3 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 ,充分讨论手术风险、麻醉风险与手术方式,由麻醉科主任决定最终是否实施手术。 建立完善 术前、术中、术后谈话制度, 科主任及 主刀医师要向急危重症病人或家属告知 手术 的原因与风险,尤其是术中 可 能发生的意外、术后 严重并发症等。 与家属术前谈话时必须进行 录音 ,要将患者的主要家属成员均纳入谈话对象中,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学历 、地位及专业知识的成员均要到场,由病人本人或主要家属集体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中发生意外情况 必须及时告知家属与家属沟通。 术前 2~ 8 小时, 由 术者或科主任 负责通知临床检验科、 输血科等医技科室 和后勤保障科室 做好应急准备 ,术前半小时由麻醉科负责 核实相关的准备情况。 临床 检验科、输血科等医技科室和 后勤保障科室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在手术结束前不得离开工作现场。 随时做好应急 保障工作。 围手术期间,必须及时追踪重要的临床检验、检查结果,及时分析、确认危急值,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 临床药师负责对每例围手术期患者 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与指导。 输血科 术前 一天, 必须核对 输血 治疗知情同意书 及血型 等, 及时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并 根据手术大小备足手术用血。 需用血时,血液 1 小时内到位,由手术室护士负责。 6 1 择期手术病人,出现 发热 时 应待体温恢复正常 后 2~ 3 天 方可进行手术。 有菌手术或手术时间较长的无菌手术,严格按围手术期管理使用抗菌药物。 1 若手术探察中发现与预先设计的术式有明显改变, 或出现紧急情况, 手术主持医师 应 逐级上 报上级医师 及医务科 或院总值班 ,直至分管院长, 或紧急会诊决定, 同时 及时告知病人家属,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方能继续进行手术。 1术中 根据病人情况 需要, 及时 采集 标本,进行必要相关检查。 标本由手术室护士及时送达检验科, 要优先检测抢救病人项目,严格按急诊报告时限准确发出报告;如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 医技科室人员 应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 手术室 , 以指导处置。 需做冰冻切片的, 术者 要在术前一天通知 病理 科 做好准备。 1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在手术室稳定生命体征后方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送 至 ICU 或 病房 抢救室 , 至少 观察 24~48 小时。 与病房值班医师及护士进行床头交接,并 做好记录。 1有术后各种并发症处理预案 及术中突发事件报告处理流程。 1危重病人的手术记录 、 术后第 1 次病程记录 和麻醉记录 应在手术结束后 1 小时内完成 ,同时将重点内容、注意事项记载在交班本上。 1术后 值班医生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置并发症。 术后24 小时内的患者或术后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值班医师每小时要掌握一次生命体征 ;有引流管的病人,值班医师每小时要观察引流管理通畅情况及 引流袋的内容物、颜色及 准确计 量,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1术后第 1 天,麻醉医师要做到至少 2 次访视; 术后 3 天内,术者每 天 要做到至少 2 次查房,并做好病程记录 ; 科主 任 每天至少 1 次查 房。 (三)特殊治疗管理 人工肝治疗管理 ( 1)严格掌握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 对首次行 工肝治疗 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完成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充分告知医疗 7 风险与疗效。 ( 2) 需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必须经指定医师会诊同意后方可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