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1429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内容摘要:
,应以地网覆盖范围大于雷电冲击半径为检测标准。 另外,在本项检测中还要检查地网的设置是否符合联合接地的要求 ) 接闪器 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焊接制成,其高度应符合 GB50057附录四保护范围计算要求,其直径应不小于下列各值: a) 针长 1米以下:圆钢为 12mm;钢管为 20mm。 b) 针长 1~ 2米: 圆钢为 16mm;钢管为 25mm。 (注:各类 通信局 (站 )宜采用经济、可靠的常规接闪器,不应使用非常规避雷针等产品 ) 避雷网和避雷带 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避雷带应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应不小于 8mm。 楼顶避雷网网格应不大于 10m10m或 12m8m。 并应保障其每个交叉处的焊接点可靠电气连通 (其中扁钢与扁钢的焊口为扁钢宽度的 2 倍,且至少三面施焊;圆钢与圆钢 (或扁钢 )的焊口为圆钢直径的 6 倍,且双面施焊;扁钢和圆钢 与钢管、角钢、互相焊接时,除应在接触部位两侧施焊外,还应增加圆钢搭接件 )。 焊点必须涂敷沥青或者沥青漆防腐,每年应进行一次防锈和防机械损伤运行维护检查,当出现机械损伤或局部腐蚀时应及时修复,当锈蚀部位超过截面的三分之一时,应及时更换。 雷电引下线 埋设在 通信局(站)外侧 混凝土 柱内作为雷电引下线的 应符合其设计要求; 通信局 (站 )明设的雷电 引下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圆钢直径应不小于 12mm、扁钢的截面积应不小于 160mm2; b) 引下线应均匀对称布放,其间距应不大于 18 米,数量应 不少于两根; c) 对于高度超过 30m 的建筑物, 30m 以上应每向上间隔一层应设置一次均压带,并应与各引下线及建筑物金属构件电气连接。 引下线的焊接和日常维护应符合 规定。 (注:对于 已利用其建筑物的柱钢筋作为雷电流引下线的通信局 (站 ), 不必再专门设立引下线 ) 等电位连接 通信局(站)等电位连接是建立在联合接地的基础上,应满足下列要求: 楼顶的各种金属设施均应分别与楼顶避雷接地线就近电气连通,在楼面敷设的各类电源线、信号线的金属护层应在两端做接地处理,且每隔 5~ 10 米与避雷带就近电气 连接一次, 接地连接线的焊接和YD/TXXXX— 2020 6 日常维护应符合 规定。 大楼各层的金属管道均应就近接地。 大楼电梯滑道应在上下两端就近接地,且在离地面 30m 高度以上,应每向上间隔 1 层就近接地一次; 大楼内金属竖井及金属槽道 各节之间 应确保其电气连通,应确保金属槽道与机架或 其它金属 加固件电气连通。 接地 连接 线不得使用铝材 ,机房内的接地总汇集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20mm2的铜排 或镀锌扁钢。 通信局(站)室内接地线要求: a) 通信局(站)内各类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水平接地分汇集线之间的接地线,其 截面积应根据可能通过的最大负荷电流确定或者符合表 5 的要求。 接地线不准使用裸导线布放。 b) 配电室、电力室内主设备之间相连接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大于 50mm2的多股铜线; c) 较大型通信局(站)其跨楼层或者同楼层布设距离较远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大于 70mm2的多股铜线; d) 各层接地分汇集线与设备相连接的接地线,当接地线较短时,可采用截面积大于 16mm2的多股铜线,当距离较长时,应采用截面积大于 35mm2的多股铜线,或者增加一个分汇流排,先将其与设备间用大于 16 mm2的多股铜线连接,然后再用 35mm2 以上的多股铜线与各层接地分汇集线进行连接; e) 数据服务器、环境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等小型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大于 4mm2 的 多股铜线;当接地线较长时应加大其截面积或者先设一个分汇流排,该分汇流排到接地汇集线之间应采用截面积大于 16mm2 的多股铜线。 f) 光端机接地线 可 采用截面积不少于 16 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 g) 光缆加强 芯和金属护层应在分线盒内可靠接地,并用不少于 16 平方毫米的多股铜线 单独引到站内接地总汇流排或者与地网直接连接。 表 5 保护地线最小截面要求 相线截面 PE 线 截面( mm2) S≤ 16 S 16S≤ 35 16 S35 ≥ S/2 通信局 (站 ) 均压等电位连接应依据电磁兼容理论,选择网 (M) 型、星 (S) 型和星 网组合型连接方式,以实现均压等电位的优化连接,其具体原理图见下图 2 所示: 图 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M型等电位历史凝结网络系统图 Ss M M m S 型星形结构 M 型网状结构 ERP 组合 1 组合 2 ERP 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基本的等电位连接网 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 ERP : 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 : 等电位连接网; :设备 ERP: 接地基准点; :等电位连接网与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 YD/TXXXX— 2020 7 天线铁塔及天馈线接地要求 a) 必须保障铁塔各金属构件间可靠电气连通,如发现铁塔电气连通不可靠应从塔顶做专用的接地引下线至塔基接地点,并保障其金属构件符合 节的规定; b) 天线馈线的 金属外护层应 按规范要求在塔顶、离塔处和机房外侧,分别作接地处理,高于 60 米的铁塔应在塔身中部增加接地点,机房外侧接地点应由馈线窗外的室外汇流排接地,室外汇流排应直接与地网连接,严禁直接连接在塔身上,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同时馈线破口处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c) 机房接地网与铁塔地网或通信局(站)避雷带必须可靠电气连通。 通信局 (站 )进局电缆雷电防护 通信局 (站 )进局电缆雷电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进局电缆宜采用带有金属护层的屏蔽电缆或将进局电缆穿金属管后引入; 进局电缆应至少埋地 15m 引入,如果实施确有困难,则应在局站入口处采用高一量级的电源 SPD; 电缆内的空线对和金属构件、金属管或电缆金属外护层在进入局 (站 )处必须做接地处理,其 接地引入点应 尽可能 避免在通信局(站)外侧柱内或作为雷电引下线的柱子附近设立或引入; 接地线应 与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分开敷设 ,特别要避免 在同一线束内 布放,应使其与机房内的地线汇流排连接线的距离最短。 接地线应采用外护套为黄绿相间颜色标识的电缆,并且在两端增加路径标识。 a)截面在 10mm2以下的单芯或多芯接地线可与设 备直接连接; b) 接地线截面在 10mm2 以上的多股接地线与设备及地线汇流排(包括 10mm2 以下的单芯或多芯 PE线与地线汇流排)连接时必须加装 铜鼻子 ; c) 安装接地线时必须对安装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并 加装平垫片和弹簧垫片,确保其电气连通的可靠性。 无特殊保护的通信 信号线与其他管线及电力电缆之间应保持一定隔距 (见表 6 和表 7), 表 6 通信信号线与其它管线的净距 其它管线线缆 通信信号线缆 最小平行净距( mm) 最小交叉净距( mm) 防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煤气管 300 20 (a) 通信系统等电位连接的基本结构 (b) 通信系统等电位连接方法的组合方式 图 2 通信局 (站 )内等电位连接方式的具体原理图 间距 YD/TXXXX— 2020 8 注:如线缆敷设高度超过 6000mm 时,与防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按下式计算: S≥ 式中: H — 为交叉处防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 mm); S— 为交叉净距( mm)。 表 7 通信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的净距 类别 与通信信号线缆接近状况 最小净距( mm) 380V 电力电缆容量 小于 2kVA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 槽或钢管中 7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0 380V 电力电缆容量 2~ 5kVA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80 380V 电力电缆容量 大于 5kVA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30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注:当 380V 电力电缆的容量小于 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即两个不同线槽或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小于等于 10m 时,最小间距可 以是 10mm。 通信局(站)内部雷电过电压防护 电涌保护器 (SPD)保护模式选择: SPD 保护模式应依据通信局站供电方式进行选择,通信局站的三相供电常采用两种供电方式 (图 3 和图 4 分别为 TNCS 和 TT两种供电方式的 SPD安装示意图 ) : a) 一种是 TN 系统 (包含 TNS 系统、 TNCS 系统和 TNC 系统 ) ,对于 TN 系统供电方式可选用 4 模式或 7 模式限压型 SPD 或者 3+1 模式的 SPD(LN为 3个限压型 SPD, NPE为 1个开关型 SPD); b) 另一种是 TT 系统, 对于 TT 系统供电方式必须选用 3+1 模式的 SPD。 图 3 TN- C- S 系统 SPD 安装示意图 YD/TXXXX— 2020 9 图 4 TT 系统 SPD 安装示意图 SPD 的配置:电源防雷器按照本表 8 进行配置,信号防雷器按照本表 9 配置。 表 8 低压配电系统雷电过电压保护器配置 条件要求 供电 方式 安装 位置 SPD 性质 标称放电电流 (kA) 通流容量 (kA) 性 质 地 理 位 置 类别 雷暴日 有专用变压器的通信局 (站 )交流供电 第一级 限 压型 25 60 城市 平原 ABC 25~40 第一级 限压型 40 100 高大、孤立建筑物 ABC 40 第二级 限压型 15 40 第一级 限压型 25 60 郊县 丘陵 ABC 25 第二级 限压型 15 40 第一级 限压型 25 60 郊区、山区 25 第一级 限压型 40 100 高山 40 第二级 限压型 20 50 第一级 混合型 40 100 无机房 野外、空旷场地 C 无专用变压器的通信局 (站 )交流供电 第一级 3+1 型 25 60 AC 25 40 100 AC 40 第二级 限压型 20 50 A 25 太阳能供电 限压型 10 25 直流供电 第三级 限压型 5 15 民用单相 对称 1+1 15 40 D 25 YD/TXXXX— 2020 10 供电 20 50 D 40 注 1: 第一级( I/B 级):表示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或配电室配电屏终端入口处; 第二级( II/C 级):表示电 力室交流配电屏终端入口处;第三级( III/D 级):网络等专用机房的配电箱内;第三级( III/D 级精细保护)控制系统、计算机拖板式插座内,以及直流配电的保护。 注 2:开关型(间隙型)及开关组合型电源 SPD 不应在通信局 (站 )中使用; 注 3:第一级大通流容量的防雷箱不得用“ C 级防雷模块”并联组装制作。 注 4:直流供电用 SPD 应根据设备和雷电环境确定其是否安装。 注 5:多级保护器的退耦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 9 信号用雷电过电压保护器配置 条件要求 线型 SPD 安装要求 SPD 性质 标称放电电流 (kA) 通流容量 (kA) 环境 性质 局站类别 雷暴日 网络数据线 楼内用户线 50m 一端安装 GDT+SAD 或 SAD 3kA 或300A 8kA 或 800A 城市 A 40 设备间距 50米以上及楼。yd1429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相关推荐
析出后 ,可加快降温速率 .当结晶液降至接近冷却 水温度后 ,将结晶液送人离心机分离出氯乙酸后包 装出 售 .母液一部分供结晶用 ,另一部分经深冷回 收氯乙酸后外售 . 无论是采用硫磺作为催化剂还是采用醋酐作为 催化剂 ,所用设备及工艺均无大的差别 ,只是控制氯 化温度稍有差异 .因醋酐比硫磺售价高 ,从控制成 本考虑 ,有的企业原采用醋酐作为催化剂现改用硫 磺作为催化剂 .经过多年的发展
情况,我们努力坚持开拓新局面,引进一些资质水平高,管理优良,施工质量好的建筑企业进驻我公司建筑领域,为公司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添砖添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严格基本建设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基建处严格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依法、依规办事,公开、透明,责任明确,管理到位,严格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严格工程质量,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对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绝不手软
収出应急报警信号,同旪报告车辆的位置、速度、状态等信息,幵以红色警 示提醒值班人员该车遇险;如果车载智能终端连接的有摄像头呾 SD 卡、录音麦兊风;可设置当车辆应急报警后,对该车迕行图片抓拍呾录音。 系统收到车辆应急报警 当用户监管中心收到车辆的应急报警消息后,系统操作员可通过几种方式确讣报警消息的真伪性:通过回拨电话里的监听功能,触収车载智能终端按指定的电话迕行回拨,监控人员可监听到车内的情况
用。 在农村,要以“党建扶贫双推进”为核心,引导党员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争做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丽新农村的表率;在城市社区,要以“区 域和谐”为目标,引导党员更好服务群众、促进发展、凝聚人心、维护稳定;在机关事业单位,要以破解机关党建“灯下黑”为突破口,以增强机关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机关党员政治观念不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淡薄
柜盘稳装 外壳接地 柜(盘)上方母带配制 柜(盘)二次线(回路)配线 柜(盘)试验调整 送电运行验收。 :开箱检查 组装灯具 灯 具安装 接线 通电试运行 验收。 :清理杂物 接线 安装 验收。 :电话插座组线箱安装要求 清理箱会 穿线 核对导线编号 接线 验收。 :前端箱内设备安装 传输分配部分安装 用户终端安装 系统调试验收。 :消防系统安装要求 探测器安装 端子箱安装 消防控制设备安装
砂型铸造 ,查书 [15]P57 表 35的铸件质量公差等级为 79 级 ,取 MT8 级 ,查上书 P62表 39查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 F级 ,再查上书的 P59 表 38,确定铸件的单侧加工余量为 ,双侧加工的每侧加工余量为 ,孔在半径方向的余量为 ,两侧面的加工余量等级需比顶面升一级选用 ,定顶面为 MAF 级 ,则侧面为MAE 级 ,查表 38表 ,两侧面双侧加工是单侧余量为 ,查